查看原文
其他

张莉:谁在偶然之间改变我们的命运——评铁凝《信使》

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 2022-04-10

评 论

谁在偶然之间改变我们的命运

     ——评铁凝《信使》 

作者:张  莉


  《信使》是铁凝的新短篇,以“信使”为题着实让人好奇。毕竟,依赖“信使”的时代已经逝去。以往,日常生活中的“信使”帮助我们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是我们与远方之人维系情感的重要纽带。而现在,我们与朋友的关系已不再倚重“送信人”,只要敲敲键盘或者用手指点击,便可以直接将心意传达出去。

  《信使》中,年轻的陆婧和李花开生活在信件时代,那时候,网络还未出现,电话还没有普及。如果想向远在他乡的那个人充分表达思念,人们只能写信。当年,陆婧爱上了远在北京的肖团长,但他有家室。因此,肖团长频繁的情书便不能寄到陆婧的单位,李花开及其丈夫起子住的小院作为收信地址则相对安全。于是,李花开和起子,便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传信人”。传送偷偷摸摸的情书给这位叫起子的男人带来隐匿的“不满足”和“优越感”。他偷看他们的情书、拍下缩微照片,并在李花开出差之际要挟陆婧,遭到拒绝后,他则把照片寄到单位告发。最终,肖团长、陆婧为此付出了代价。

  起子是小说中曾经的“信使”,是帮助陆婧和肖团长增进情感的人,但是,很快他便不再是“信使”,因为他辜负了信任,他以偷窥与告发的方式直接破坏了陆婧与肖团长的关系、陆婧与李花开的“闺密”情感。事件发生后,李花开提出离婚。“她上了房,站在房顶逼他同意,不然她就跳下去。他跪在院子里求她,不松口,不信她会真的跳。刹那间她迈前两步,眼一闭就跳了下去”。这是李花开人生中的危急时刻,对于怀孕的女人来说,跳下去意味着什么?

  李花开把身子靠上椅背说,谁愿意不要命呢,可当时我已经站在房上了。我站在房上往下看,索性想着跳下去无非就是两条,要么死得更快,要么活得更好。

  “要么死得更快,要么活得更好”。这是属于不向生活低头的句子,也是进入整部小说的密码。从房顶跳下后,李花开腿瘸了,但她也由此脱离了和起子的婚姻,回到家乡和本就喜欢的锁成结婚,生下孩子。

  小说中,“信使”这个词由李花开主动提起。谈起当年,她对陆婧说自己必须从房上跳下来,因为有“信使”给鼓着劲,所以别无选择。——在李花开的语意里,“信使”指的是陆婧,但这里所指的并不是简单意义的送信人,而是给她命运启示的人,事实上,她对陆婧解释了为何称她为“信使”:

  其实你也是我的信使。我第一次把信送到你手上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了。到最后,没有那些事,没有你摔电话,我也下不了决心去奔真心想要的日子。

  在他人看来荒唐的“爱之疟疾”、在他人眼里并不体面的信有如“神启”,使李花开顿悟。某种意义上,陆婧的际遇让李花开重新理解何为人、何为爱、何为人生的值与不值。正是在此意义上,李花开将陆婧视为人生的“信使”。当然,陆婧并不知晓自己对李花开所构成的启示。所谓命运意义上的信使,与作为信使的人有关,更与“收信者”的“心有所感”有关。

  用房子换取爱是值得的吗?在和起子结婚之初,李花开表达过她的疑问。听说大学同学的母亲因为单位分房不公而吞食了过量安眠药,她再一次想到值与不值的问题,“李花开说,房比命大么?陆婧说,房是命的一部分吧。李花开又问:你说值吗?”事实上,当李花开决定从房顶跳下时,其实她也以此作了回答:房子不比命大,为独院放弃真的爱情并不值。因为李花开有疑惑、有改变生活的渴望,她才有可能幡然醒悟——陆婧之所以成为李花开的“信使”,是因为她的电话最终促使李花开不将就、不苟且,而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谁能忘记小说中陆婧面对起子的威胁时愤怒地将开水倒进炉子的场景?多么畅快、多么有血性!而李花开从房顶跳下那一幕也同样让人震动。这两位女性在某一时刻所作出的选择如此相近,她们几乎都是以“暴烈”的方式对生活说“不”,绝不任由他人摆布,一定要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当然,代价也是惨重的,陆婧失去爱情而远走他乡,李花开则失去了一条腿。——这个世界上,即使有一百种斤斤计较、让人安逸和沉湎的庸常生活,我们也该知道,还有另一种选择、另一种道理、另一种活法。《信使》诚实地写出了人面对世界时所遭遇到的种种“苟且”,同时写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体面、光明、亮堂和磊落。《信使》中,铁凝写下了这个时代的“实然”,写下那些算计,人在生活中的为难;同时也写下了世界的“应然”。以陆婧和李花开两个人物,她写出了人之为人的能量,人应该有的人格,人应该有的样子。

  《信使》带给人感动、震动、感慨,它是我们时代短篇小说的宝贵收获。我尤其着迷于这小说的调性,饱满又舒缓,纯粹又丰饶,清澈又复杂,温柔又苍劲,令人难以忘怀。李花开这个人物多么令人着迷!小说两度书写李花开迷人的脖子,令人念念难忘:“她的脖子洁净、细润如骨瓷,女孩子拥有这般脖颈,会显得傲然,且十分方便左顾右盼。可她并不自知自己有条好脖子,不会搔首,亦不懂弄姿,还常常爱犯轴脾气。”多年后再见,陆婧看到这优美的脖子“依旧柔韧、光润,且不松垮。从房上跳下万一戳中了脖子……”这些语句与段落里,有隐在属于李花开的高贵,以及与这种高贵相匹配的“无邪”。

  出身贫寒,但又有傲气和骨气的李花开朴素、强大而有光泽。当李花开说出“要么死得更快,要么活得更好”时,那分明是“宁愿玉碎,不为瓦全”的现代表达。那一刻,你会意识到李花开身上弥漫着古风,她仿佛从《左传》《春秋》《史记》里走出来,高高地昂着头。从古至今,沧海桑田,这个世界变化如此迅捷,但我们民族血液中的某一类因子从未改变,那些信条、那些信念一直流淌在我们骨血里,一如在李花开身上所闪现的。

  李花开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信使?她诚实守信,有着一腔孤勇,绝不苟且、绝不将就,这个女人几乎是以断腿的方式完成了自我重生,从而获得了对自我情感和命运的掌控。小说中,她那得了冠军的长跑运动员儿子多么争气、多么让人欣慰,又多么富有象征意味!《信使》是现实主义的,有我们时代的现实土壤,但更有超越时代的魅力。

  读《信使》,想到铁凝四十年前发表的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安然是八十年代的新人,可是直到今天她一直闪耀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安然身上,铁凝写出了人的时代性,也写出了人对时代的超越。一如李花开。李花开当然是我们时代的新人,但她身上也写着我们时代的理想人格。

  谁在偶然之间改变我们的命运?当然是美好的“信使”。今天,现实层面上的“信使”在慢慢退隐,但作为隐喻的“信使”从未消失。“信使”无迹可寻但又无处不在,时刻等待我们去谛听、去相遇。尤其奇妙的是,他只与那些敏感、丰富而心中有渴望的人发生生命联结。我以为,《信使》关于表层意义上的“信使”故事,但同时也书写了形而上层面的“信使”故事。这部小说,是铁凝在向生活中那些有着孤勇之气、义无反顾的平凡人致意,在向那些有生命能量拼尽全力过好朴素人生的普通人致意。

  ——读《信使》会意识到,每个心有理想的人都有可能与“信使”遭逢,每一个倔强的人也都会成为他人命运的“信使”。

铁凝,女,1957年生于北京,作家。现为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说《哦,香雪》《永远有多远》等100余部,以及散文、随笔等共400余万字。作品曾多次获“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文学奖,另有小说、散文获中国各大文学期刊奖30余项。其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土耳其、泰等多国文字。2015年5月,被授予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8年,获波兰雅尼茨基文学奖。


《信使》节选

    陆婧的恋爱像是一场无药可救的疟疾。民间对疟疾的归纳有间日疟、三日疟等等,意指隔日发作一次或三日发作一次,高热、高寒乃至抽搐。陆婧的爱之疟疾却持续了近两年。对方名叫肖恩,是她父亲的同学,且有家室。陆婧刚读初中时,肖恩随着他的单位——北京一个大部的文工团来到虽城做集体改造锻炼,他们被安置在当地驻军大院,过着半军事化、半农场农工的生活。军队有自己的农场,平时不准离院,每周休息半天。肖恩在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联系到了他的大学同学,陆婧的父亲。当革命和运动使熟人、朋友都断了消息的时刻,陆家为肖恩在虽城的出现尤为高兴。那段时间,陆婧的家是肖恩吃饭解馋、放松身心之地。每周的半天休息,他差不多都是在陆家度过。那时陆婧叫肖恩叔叔,逢肖恩感冒生病,或者为部队演出突击排练不能前来时,陆婧会自告奋勇地骑上自行车,为肖叔叔送去母亲烹制的鸡汤、榨菜炒肉丝。满满一罐榨菜肉丝够肖恩吃一个星期,也要用掉陆家半个月的肉票。那个推着自行车站在部队大院门口、冒着寒风等待他出来的陆婧,那个围着大红围巾、戴着厚厚的棉巴掌手套、晶莹的鼻头被冻得通红的孩子,给肖恩留下了美且干净的印象。他送给陆婧一双淡绿色斜纹卡其布芭蕾鞋,足尖嵌有软木的真正的芭蕾舞鞋,正热衷于校文艺宣传队各种活动的陆婧,连续一个星期每晚睡觉都把这双鞋供在枕边。后来陆婧并没有在舞蹈方面有所长进,以她当时的年龄,腿已经太硬,开胯也不再容易。当年那些小女孩对文艺的热爱,充其量相当于今天的时尚女生对奢侈品的追逐。

  十年之后,肖恩已是北京那个大部文工团的业务团长,陆婧的父亲也做了虽城文教局局长。肖恩的文工团有时来虽城演出,他带着演出赠票和茅台,到陆家和老同学畅饮。肖团长和陆局长一改从前的落魄,精神、气色俱佳,就像换了个人。陆婧从旁看着想着,人没换啊,换的是人间。

    换了人间。肖恩再见十年后的陆婧,他惊喜地打量着她,喃喃自语着小姑娘已经出落得、出落得……他始终没有完成那后半句话:她出落得怎样?但半句话对陆婧足矣,她尤其喜欢“出落”这个词,一个带有弹性的神奇蜕变的好词。陆婧突然不叫肖恩叔叔了,她叫他肖老师。每逢文工团来虽城演出,陆婧便也忙了起来。她为同学、朋友、同事、近邻向肖恩讨要招待票,她替当地媒体联系采访肖恩以及团里的男女演员,她不是名人,但她已是个认识名人的名人,她为此得意、满足,她和肖恩的关系也就落入了那个时代可能的套路。肖恩开始邀请她去北京看戏看电影——一些尚未公开、只供圈内人优先欣赏的外国电影,陆婧自己也频频寻找去北京的理由。一个地方戏研究所原本没有更多出差北京的机会,多数时间她利用周末自费前往。那些日子她轮流住遍了亲戚家:姑姑、叔叔、舅舅、姨妈。她庆幸他们的家都在北京,就像从前她的父母一样。在北京疯跑的时光里,她作为一个曾经的北京孩子,常常生出些情不自禁的得意和略带焦灼的期盼。

    秘密恋爱固然秘密,却仿佛必得选出一个可靠的人分享才更够秘密。几个月之后,陆婧把李花开约到一家卤煮火烧小馆。她脸色潮红、嘴唇颤抖,十指交叠着扭绞着,忽又神经质地把双手搓来搓去。她的讲述琐碎累赘而又宏大激昂,她顾自笑着,眼里有泪光,她已经为自己这高级的恋爱所倾倒,她的闺密李花开也必将为她这不凡的倾诉所倾倒。

    李花开的嘴里却只是偶尔迸出一句“我娘!”逢关键时刻,李花开的山村口头语还是会冒出来,比如“我娘”!听着生硬,但干脆、有劲。这是一个本身不含褒贬的感叹词,但在此刻,李花开喊出它来表达的是决不同意。两人争吵起来,昏天黑地。陆婧急赤白脸,碗中的卤煮火烧一口没动。李花开连吃带喝,一海碗卤煮火烧下肚,也没能堵住她那张压着嗓音、连呼反对的嘴。直到碗空了,她才发现了陆婧的一脸憔悴,她闭嘴了。或许恋爱中的憔悴才能唤起人的怜悯,而绝对平等的友谊也并不存在,似乎总有一方在紧要关头非服从另一方不可,比如让卤煮火烧和争吵弄得满头是汗的李花开。陆婧判断李花开有缓和的迹象,再添些央告加耍赖的言辞,李花开到底让了步。她答应保密,还答应了陆婧的提议:肖恩写给陆婧的信从此寄往李家。在一场无法光明正大的恋爱里,情书寄往当事人的单位是危险的,李花开的家,那私房、独院在陆婧看来最是安全。

    北京寄往虽城的平信隔天可到,陆婧一个星期至少两次去李花开家取信。那个当初在她看来有点陈旧、俗气的小院,如今在她生命中已变得如此紧要,如此友善而温暖。她多是在晚上下班后赶往李家,弓着身子把自行车骑得飞快。不能用奔向或跑向来形容她的姿态,那是扑向,扑向一团情话或者简直就是一场约会。她进了门,敷衍地和李花开或者李花开的丈夫——那位叫起子的寒暄几句,接过李花开递上的有点压手的厚厚的信封,便逃也似的夺门而去。她不急着回家,此刻家也危险。她急不可待地找一根电线杆把自行车和自己都靠上去,就着昏暗的路灯开始捧读肖恩写给她的大段的文字。她的心大声跳着、酥着、醉着。在夏日,那些粗糙的松木电线杆上爆裂的木刺有时会扎进她的衬衫。当她回家之后脱下衬衫小心择着上面的细刺时,她会偷着笑。她被扎疼过吗?这样的时刻,疼也是幸福。

    有时李花开在厂里加班回家晚,陆婧奔到李家推门进屋后,永远在家的起子会代替李花开把信送至陆婧手中。他并不留她坐一会儿,像通常主人对客人那样。他知道她不需要,就像陆婧也明白起子已经知道了她的恋爱,他和这幢私房、独院共同知道了她这场恋爱,再坐下假装等李花开回家反倒虚伪了。第一次从起子手里接过肖恩的来信,她只是稍显尴尬,也仅是稍显,对肖恩来信的渴望压倒了一切,一切都不在话下。

/试读结束/

节选自《小说月报》2021年第7期,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纸刊阅读全文。

目录

短篇小说


铁    凝          信使

(选自《北京文学》2021年第6期)

潘向黎          荷花姜 

(选自《人民文学》2021年第5期)

畀    愚          城里的月光 

(选自《长江文艺》2021年第6期)

朱山坡          永别了,玛尼娜

(选自《长城》2021年第3期)

宋    尾          找狗的人 

(选自《芙蓉》2021年第3期)

智啊威          安魂    

(选自《青年文学》2021年第5期)

林培源          灰地

(选自《花城》2021年第3期)

郊   庙          无可无不可  

(选自《青年作家》2021年第6期)

程皎旸          两个夏天

(选自《香港文学》2021年第5期)

中篇小说


尹学芸          乌龙球

(选自《收获》2021年第3期)

朱秀海          一枝红玫瑰   

(选自《中国作家》2021年第5期)  

君   婷          大西洋上的胡会计  

(选自《当代》2021年第3期)


往期精彩回顾

纪念孙犁逝世十九周年|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书衣文录全编》

朱秀海:《一枝红玫瑰》聚焦革命浪潮中的小人物

热播影视剧《叛逆者》原著作者畀愚:太阳底下无新事

君婷:《大西洋上的胡会计》是一部针对女性中年危机的写实之作

诵读经典+红色书单 百花献礼建党百年

王怀宇:我突然发现我和他们之间、他们和他们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

海勒根那:有蓝天的地方就有信仰,有水草的地方就是故乡

《小说月报》2020年度之选

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研讨会在京召开


《小说月报》2021年征订启动,

口碑文学杂志,

让经典点亮生活!

全国各城市均有销售,

为了及时读到您心爱的杂志,

可通过以下方式订阅:

百花文艺出版社官方微店

1


通过百花文艺微店订阅2020年新刊

百花文艺出版社淘宝店

2


淘宝订阅2020年新刊,

请输入网址:baihuawenyi.taobao.com 或查询“百花文艺” 

中国邮政微信订阅

3


中国邮政最新开通微信订阅服务,可手机下单付款

《小说月报》                        邮发代号6—38

《小说月报》中长篇专号     邮发代号6—139

小说月报微信 

刊物最新动态,作品精彩文字,作家创作感言,

读者阅读心得,文坛潮流脉动,

随时随地向您报告。

经典点亮生活

长按识别右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本期杂志→选择“商品型号”→选择“2021年第7期”。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