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A 展览 |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正在展出!
另一方面,艺术,不仅仅是为了美学角度的欣赏,它是人类文明和精神生活中早期的一个重要现象,深深植根在人类的生物本性和社会实践中。正因为“儿童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往往极具启发意义,它总能直指事物的本质”,艺术史上不断有成人艺术家回溯儿童艺术,重新审视艺术的本质,从最基本的人类表达和探索动力中寻找新的灵感。
展览分为四个版块:“洞穴微光”、“时空涟漪”、“群星闪耀”和“碳硅纪元”。
银川当代美术馆公共空间现场
壹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
洞穴微光
《这是不是一群动物》陈粉丸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
©银川当代美术馆
贰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
时空涟漪
儿童是一类群体的集合,也是人类成长过程的一个时间阶段,在这个角度下我们无法忽视时间的概念。我们都是,或者曾是儿童。那些记忆是如何被留存的,那些经历又是如何影响到个性乃及整个人生?有不少成熟的艺术家回溯儿童艺术取其灵感,另一方面,儿童时期对参与艺术活动的感受和印象,其实能够延续并且影响到艺术家的整个创作生涯。作为一个观察者,我们可以选择儿童的群体样本或者个体样本。但不能否认的是,儿童艺术不管是对自身还是他人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影响值得共同的重视,因为时间是不可逆的,童年所留下的影响和记忆亦是。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enheim)提出:“早期阶段的视觉再现形式之所以引起我们的注意,不仅是因为它们对我们的教学有价值,还因为那些成熟艺术的基本特征,都可以在儿童艺术和原始艺术中见到。虽然从儿童艺术和成人艺术中会得到同样的启发,但在儿童艺术那些简单的式样中,一眼就会发现那些支配视觉创造的基本原理和趋向。”[2]李维伊在2019年重新“临摹”了自己儿时的绘画,进入了一场自我的考古。在这场考古里发现二十多年前的自己,在还没有被任何系统性的教育打扰的时候的这些画里,无比认真地描绘着这个世界,这一过程恰恰与 “天真烂漫”毫无关系,因为画里的“任何决定都是严肃的”。欧阳春的作品以孩童般的风格为人所知,他的创作源于“艺术创作与精神和肉体的直接联系”,《神灵庇护鲸鱼》创作于欧阳春离开家乡西安,初到北京的激扬式绘画时期。他带着孩童般的热情创作了数件承载着个人印记的作品,并向自身所处的这个时代致以敬意。Yusra Al-Abbadi 是一位约旦的儿童美术老师,她的作品可见的更多是一种童趣,或者是艺术家回归到儿童的状态在寻找自我情感表达的出口,这也对应了艺术家教育专家的身份,用儿童的语言来教导儿童。田地的两件作品分别是他11岁时制作的2D动画,讲述了自己创作的角色“耳朵人”的冒险故事,和他23岁时制作的3D动画。从这两组作品可以窥见从幼年时期开始,艺术对他的影响和伴随他成长的历程。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耳朵人特邀小艺术家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
骆馅饼则用羊毛毡材质创作自己的世界,绵软模糊的质感,半敞开的房子,就像童年的记忆一样轻柔、温暖,在脆弱与独处中生出了一份安然的自洽。乔乔兔是Ken Lee以小朋友为原型创作的,乔乔兔就像小王子守护自己的星球一样怀里抱着自己的星星,钝感力十足,像孩子一样永远乐观,拥有温暖的治愈力量。而甲板“抄袭”自己孩子的涂鸦,变成了自己的作品,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汲取儿童艺术特征并进行转换的例子。
©银川当代美术馆
绘本在儿童的成长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蒙作用,也带给成年人心灵的慰藉,汪桦的互动作品是由其创作的绘本衍生而来,灵感源自艺术家对时间与空间的深入探索,通过与家人和小动物相伴的点滴回忆,虚构了一个关于陪伴与关怀的故事。这些艺术家都在“回溯”儿童艺术,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毕加索“名言”,学习拉斐尔尚可按图索骥,模仿儿童却需要穷尽一生。而现在主流的艺术培训是让孩子画的更像大人的作品,或者教他们画的像“儿童画”。苏斯渝、秦悦珊、许艾琳、牟翊鑫、黄睿清五位小朋友的学习和创作方法恰恰避开了这一点,展览选择他们的大量作品作为案例探讨,而他们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儿童所特有的童真和创造力。
今天的儿童最多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我们的教育大多倾向于规范和统一。但埃伦·温纳(Ellen Winner)指出,有天赋的儿童是“根深蒂固不守规矩的人”[3]。在强调标准化的过程中,恐怕唯有艺术才具有直面探讨问题的可能。银川当地的兴庆区实验二小集团的孩子们选出了自己最苦恼的九个场景,用艺术作品来呈现,这是孩子们勇敢的探索和发声,是通过其进入与世界上人与物的对话[4]。正如“补交作业计划”发起人李维伊所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美术课程,是这个社会中所有人都会体验的、最初始的(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关于艺术的经历。从这一段早期艺术历程,到一个成熟艺术家的创作之间的空白到底是什么呢?对于艺术家自身而言,这种基础艺术教育又意味着什么呢?”她发起的“补交作业”计划。有展望、李明、谭天、蒋志、高磊、武子扬、葛宇路、杨圆圆八位艺术家参与,职业艺术家用教材的作业要求去完成自己的一份小学作业,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了解并发现标准答案之外的更多解法。
这一版块的最后,王礼军用自己孩子上学的经历和自己的童年记忆组成两件互相呼应的作品。面对孩子,我们除了对他们施加带有权利的指导和情感外,还有很多需要反思的角度,王礼军打造了一个给我们成年人的“小黑屋”,提醒我们这些拥有“权利”的成人进行自我反思。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甲板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葡萄》汪桦作品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来自彩虹桥的陪伴》汪桦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对话》银川市兴庆区实验第二小学教育集团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补交作业”项目,蒋志、展望、武子杨、谭天、杨圆圆+宋雨桉、李明、葛宇路、高磊作品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耕耘树‘艺’,乐享其‘种’”项目,发起团队:银川当代美术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王礼军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观展现场
©银川当代美术馆
叁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
群星闪耀
艺术家们本身就是一群最善于用作品表达和沟通的群体,宋冬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经,“希望她长大了,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在生活上与我有相同的情趣:看艺术电影、看现代舞演出。哪怕她以后从事的与艺术无关,但会欣赏艺术,在生活中有品位。”作品《筷道 未来》的主题是女儿,宋冬和尹秀珍约定主题和时长,15分钟,然后两人各自去拍摄。共同的舒缓悠扬的背景音乐下,却是不同的视角。与孩子一起做作品,在这个艺术之家也许只是日常。同样是艺术家的单凡,通常从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入手创作作品,但他旅居海外,与女儿不但有个性差异,更有中、西方教育文化冲突的影响,这种多元文化身份与环境的背景中,裘佳敏导演拍摄的作品《爱如竹》给了我们另一个思考的角度。
《筷道 未来》(现场视频)宋冬&尹秀珍&宋儿睿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爱如竹》(现场视频)裘佳敏&单凡&单远西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
姚志燕的作品是来自单亲家庭的两个孩子用自己的玩具和衣物缝补的一块织物,作品柔和、安静,但透露着生活的痕迹与智慧。赵延斌的作品常常以小学生的在校场景展现,但这看似轻松戏谑,充满怀旧与灵气的绘画,中间透露出多重的体察空间:儿童与成人,学校与社会,个体与集体,规范与个性。
诗歌教育公益组织“是光诗歌”的作品《诗藏彩虹》,通过诗歌鼓励乡村儿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诗歌在乡村孩子的童年里播下一颗种子:关于热爱生活,关于自我表达,关于健康的亲密关系……这些简单、真挚却又充满力量文字也为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穿梭奔波的成年人建起一座串联内心、观照自我的彩虹桥梁。
“恩密克撕”项目,姚志燕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诗藏彩虹》“是光诗歌”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家李博发起的项目“无声合唱团”,是用艺术的方式与聋哑儿童建立连结,作品似乎都在帮助这些孩子实现自我,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是这些孩子救赎了我们参与的每个人,他们解决的是我们观者自身的问题。《风,是什么颜色》来自艺术家徐佳辰与盲童小可的深入交流接触,小可用被我们忽略的感知去探索世界,而相机帮助我们看到她所“看到”的世界。墙面上纸张的盲文触点,普通人摸上去很锐利,触感强烈,却不可阅读和理解。伊拉克艺术家Juman Al-Nimri的作品是三个玩具娃娃,他们在这里不是玩具本身,而是孩子的投射。《期望》、《遗忘》和《侵犯》,正对应了孩子们可能受到的对待:声音不被听到,需求被忽略,来自成人各种各样甚至不切实际的要求,甚至是看不到面目的施害者伸向他们的黑手,那种惶惑不安、孤独恐惧是否能让成年人可感可知?
©银川当代美术馆
英国摄影师莫里森的作品《孩子们睡觉的地方》是对全球2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1个孩子的状况展现。卧室贯穿了艺术家的童年,反映着他拥有些什么,以及他是谁。这让他产生了观察各种不同环境下儿童卧室的构思,并以此来调查研究影响当今儿童的一些复杂情况和社会问题。贫困、财富、气候变化、枪支暴力、不平等、教育、性别和难民危机……他的摄影作品让人直面那些出生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孩子——而他们本不该为此负责。在科技发展、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该项目正是思考这些复杂当代问题的一个媒介。
©银川当代美术馆
儿童艺术创作的背后,也浮现出各地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俄罗斯艺术家、儿童教育家冉妮娅与小朋友们共创的《海湾边有棵绿色的橡树》,就来自著名诗人、文学家普希金的同名诗歌,他的童话《萨尔坦皇帝的故事》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还为其创作了绘本。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涵盖了水墨、拼贴、丙烯、纸雕等各种形式在内的作品,表现出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奇思妙想的画面,学校为他们营造出的当代艺术学习空间和自由挥洒的氛围,从中可见一斑。法国艺术家亚历山大·唐在他的创作中,一直致力于推广“环保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本次展览因地制宜,用葡萄藤的意象与当地儿童共同创作,以艺术的方式呼应拥有世界上最著名葡萄酒产区的法国,和宁夏之间的另一种奇妙联系。
©银川当代美术馆
李思遥善用身体和表演的方式创作,2016年,李思遥在与剧团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发现当下孩子所面临的困惑和家长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冲突,鼓励孩子自主创作的他,开始收集孩子的“烦恼”,并将这些“烦恼”通过集体创作的形式演出——当代儿童剧场作品《我从未对你诉说》由此诞生。作品关注现当代儿童教育的问题,通过组织孩子们进行大量的行为表演,展现了两代人世界观的对冲。
今天,摄影已经成为记录和表达最常用的方式,文芳的项目“哪吒行动”就是在乡村小学给孩子们教授艺术摄影课程,希望孩子们可以借由摄影看到自我的宝贵,守护日常生活里那些细腻的触动和小小的美好。让我更关注的是孩子们认识和观察世界的方式媒介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此引出展览的最后一个版块。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我从未对你诉说》李思遥作品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哪吒行动”项目,文芳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观展现场
©银川当代美术馆
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
碳硅纪元
在科技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艺术的媒介和观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后人类主义”的概念重新升温。也许此时此刻,面对艺术、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都处在一个转折点,并且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如同时间一样不可逆转,这也是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点”。这个时代的儿童更是天然地沉浸在数字洪流之中,显然他们更容易接纳科技带来的观看和参与社会的方式(有人称之为“数字原生代”)。现代文明带来了便利和广阔视野,开启了虚拟现实与物理实体之间的互动与界限,那么这一切将带来更加自由和多元的价值观,还是造成了同质化和自我决策的丧失?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并且保持个体独立性和创造性,成为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元点”是必要的文化反思和创新的思考节点。我们亟待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技术如何重新塑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张钊瀛的《24小时艺术史》,是艺术史面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经典艺术是否会被颠覆,艺术史是否会被结构,未来将会如何面对艺术,当传统绘画的形式面临AI到来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田太权尝试用小孩的天性纯真的表达与AI的执行力结合,创作出全新的作品。AI可以看作是一种工具,这一点也在探讨艺术中传统“基本功”的必要性。科技时代,不但绘画方式在改变,材料和记录方式也在变化,周巍每年把女儿的身体扫描并用3D打印出来,由于孩子的好动,记录的样子都是碎片化的,作品如同凝结的雪片一样静谧又易于消散,就好像孩子的童年总是转瞬即逝。也许在未来,这种“高科技”的方式很快就会过时,那么这种记录方式也将成为带有时间印记的过往。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24小时艺术史》张钊瀛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拥抱AI”项目,耳朵人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时间的肖像》周巍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移动互联和自媒体的崛起势不可挡,“既然很多人都已不仅仅是媒体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媒体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媒体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也就成了所有人共同的责任”。[6]在大多数人都变成了屏幕奴隶的当下,许毅博的作品有力的展现出儿童角度的屏幕暴力,也许这将伴随着从儿童到成人的漫长时间。当年波兹曼把电视视为令童年不再的罪魁祸首,那么移动互联的当下,屏幕对于儿童又是何种角色呢?邓大非一直致力于推广以家庭为美育单位带领孩子们进行艺术创作,本次他联合多个组织,面向未来和自身,以及后人类主义展开,创作了五组作品。这里有对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综合体的探索(《复活机器人》),有对人类二次进化(超人类)的设想(《她叫露西》),也有对“碳基生命的进化与毁灭,硅基生命的星火与桎梏”的严肃思考和创作(《方舟》)。尽管一些流行的说法认为后人类是反人类的和毁灭性的,但我相信这群孩子对人类未来的思索要比普通大众深入且乐观。一如凯瑟琳·海勒(N.Katerine Hayles)的观点:“我们可以精心勾勒另一幅有助于人类以及其他生命形式长期生存的图景。对于其他生命形式,不管是生物的和人工的,我们都愿意同他们共享这个星球甚至我们自己。”[7]孩子们的作品所体现的跨学科参与能力让人感叹。“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规定生长:凝视》许毅博作品
©银川当代美术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复活机器人”项目,指导老师:苏李桂香
©银川当代美术馆“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硅基生命-诺亚方舟”项目,导师:覃锋、劳瑾、李峒澍、刘辰、樊艳洁
©银川当代美术馆“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硅基生命-她叫露西”项目,指导老师:武姝慧
©银川当代美术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蜘蛛大装置”项目,指导老师:邓大非、葛将、苏永健
©银川当代美术馆“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远古巨脉装置艺术”项目,指导老师:葛虎成,张家豪,秦子和,岳雨森,陈雪丽,扶旭梅,马思琪,敬祺铭
©银川当代美术馆
《纸墨剧场》这件作品其实没有过多的“科技含量”,但它是融合了水墨、泥塑、布艺、舞美、编剧、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成果。每当我们面对未来的新问题时,可能会采取全新的方式,但是也很难抹去过往历史在本民族和个体身上留下的印记。作品融入了浓郁的中国传统精神和审美趣味,这也是孩子对“元点”的一种回溯。当孩子们戴着手偶进行演绎时,角色具有了性格和温度,剧场里的故事开始了流动和叙述。这是回望,也是新的起点。
张海超的作品是这个展览的结尾,是一件结合银川当代美术馆所在地的贺兰山岩画与AIGC的数字活化交互作品。作品以岩画中标志性的“太阳神”形象为媒介,构建起与古代贺兰山先民跨越时空对话的数字化元境。当观众触摸作品画面中心点的“元点”图形界面,即可触发生成过程,众多历史岩画与AI虚构岩画形象将聚合于观众面前。作品旨在探讨宁夏地域古文明、数字化公众交互体验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等跨越多个时间维度的议题聚合为元点所形成的全新结构关系,与展览主题呼应。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现场
“纸墨剧场”项目(局部),艺术指导:史方方、张芬,艺术家:梁丽桃、余佩佳、王桐
©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当代美术馆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展览观展现场
注释与引用:
[1]【美】卡罗尔·恩贝尔等,《人类学》,第13版,周云水等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3:218页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166页。
[3]【美】乔纳森·费恩伯格编著,《回望童年》,尹飞舟等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19:28页
[4]【美】乔纳森·费恩伯格编著,《回望童年》,尹飞舟等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19:29页
[5]【美】乔纳森·费恩伯格编著,《回望童年》,尹飞舟等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19:75页
[6]【美】亨利·詹金斯等著,《参与的胜利》,高芳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105页。
[7]【美】凯瑟琳·海勒,《我们如何成为后人类》,刘宇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94页。
展览名称: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
Title:The Journey of A Seed—META POINT
总策划:刘文锦
Producer:Liu Wenjin
展览总监:吕澎
Director:Lu Peng
策展人:赵子懿
Curator:Zhao Ziyi
开展日期:2024年7月13日
Duration: July 13,2024
展览地点:银川当代美术馆 1、2、5、6 号展厅及户外公共空间
Location:Gallery 1, 2, 5, 6 and outdoor spaces of MOCA Yinchuan
主办单位:银川当代美术馆
Organizer: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Yinchuan
银川当代美术馆
银川市兴庆区禾乐路12号 华夏河图艺术小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