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OCA 展览 | 镇馆之宝官宣回银,“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展”银川站开展!

银川当代美术馆 银川当代美术馆
2024-12-30
2024年3月,银川当代美术馆包括镇馆之宝郎世宁的《乾隆皇帝半身冬装像》,乔治·钱纳利的《自画像》、煜呱的《澳门南湾全景》、史贝霖的《牧羊女》、林呱的《十三行总商伍秉鉴的肖像》、南昌的《海岸风帆》以及馆藏地图等130件馆藏原作赴北京、天津、广州、澳门地区巡回展出。展览以“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展”为主题,以“19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澳门,广州及通商口岸的城市景观与历史变迁”为主线,采用全景式和沉浸式的方式,以其独特视角呈现了19世纪澳门及广东地区的多样面貌,传递着作品所承载的历史。

2024年11月26日,这批作品正式官宣回银,以新的逻辑再次为观者带来一场以全球化的视角和辩证的历史观来诠释视觉文化平等交流的内涵与意义视觉盛宴。



“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展”北京站

“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展”天津站
“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展”广州站

“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展”澳门站

“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展”银川




01

“乾隆皇帝”官宣回银


银川当代美术馆镇馆之宝,由郎世宁所作的《乾隆皇帝冬装半身像》,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对于郎世宁应该都不陌生。事实上,从明朝开始来华传教士非常多,但是郎世宁一定是他们当中最出名、最为人所知的一位。

郎世宁是意大利米兰人,27岁的时候来到中国,历任了康、雍、乾三朝,见证了三个朝代的发展。《乾隆皇帝半身冬装像》是比较罕见的再现40岁左右的乾隆皇帝半身便服像,他已经蓄有八字胡和长髯。该画作说明了乾隆皇帝被画像时的真实情况,展现了一个四分之三侧面的形象。尽管贵为一国之君,其画像无可避免地被要求体现庄严肃穆以符合统治者身份地位,但皇帝的个人喜好更能决定最终的绘画表现。

郎世宁 

《乾隆皇帝半身冬装像》

1756-1757年

 高丽纸本油彩

 62.6 × 51cm

郎世宁融合了西方和中式的绘画方法,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新体画”。事实上,乾隆皇帝其实对于过于美化的个人肖像并不推崇,他多次向传教士画家提出要注意他左眉的缺陷,要求真实地在画面中体现出来。此外,乾隆皇帝还十分大方地为画家摆造型,画像时,画家与皇帝之间的距离不过一米远。传教士的书信中也提到了皇帝曾穿着便服接见他们,令人称奇,因为皇帝除了头冠上的红丝绸顶子别无其他特殊标记。



02

钱纳利和他的高徒

本次展览现场,呈现了乔治·钱纳利(George Chinnery)的十四幅杰作。作为19世纪欧洲赴华画家中最为著名且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乔治·钱纳利在澳门及广东地区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记。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精湛的绘画技艺,更促进了中西绘画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乔治·钱纳利

《自画像》

1802-1825年

布本油彩

24.6 x 19.1 cm

乔治·钱纳利(George Chinnery)于1774年出生于伦敦,年轻时便展现出了卓越的艺术天赋。他曾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深造,并受到了雷诺兹爵士等大师的影响。随后,他前往印度,成为英属印度最主要的艺术家,声名远扬。1825年,钱纳利抵达中国沿海,开始了长达27年的中国之旅。在中国期间,钱纳利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绘画技艺,描绘了大量反映中国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的画作。他的作品包括富商、传教士、渔民、铁匠、郎中、烟鬼、挑夫、理发师等各阶层人物,以及澳门街头的民间百态。这些画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成为了研究当时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此外,钱纳利还将西洋画中透视、阴暗对比等技法传播到中国,对中国早期的洋风画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到来,催生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外销画家,如林呱等。林呱在钱纳利的熏陶下,迅速成长为一位极具天赋的画家,并以其精湛的肖像画技艺享誉中外。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广受欢迎,还远销欧美市场。

乔治·钱纳利

《南湾》

1825-1852年

布本油彩

33.9 x 59.6cm

此次展览动线的调整,一方面是对乔治·钱纳利艺术成就的致敬,更是对中西绘画艺术交流与融合的一次深刻回顾。通过对钱纳利及其学生作品的了解,观众不仅可以感受钱纳利的魅力,更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火花。



03

 伍秉鉴和十三行的行商

在3号展厅,不仅展示了人物肖像,还有晚清时期风俗画,其中,重点展示了清代广州十三行行商的生活风貌,特别聚焦于伍秉鉴及其伍家花园。

佚名

《河南伍园》

1860年代

布面油彩

90.5x128.3cm

十三行是18世纪至19世纪中国唯一合法对外贸易的场所,是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的专门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伍秉鉴,商名浩官,诞生于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他不仅荣获大清王朝的三品顶戴之荣,更是富可敌国的存在。西方学术界赞誉伍秉鉴为“世界商业资本的巅峰,天下第一富豪”。关于伍秉鉴的财富规模,据1834年伍氏家族的内部估算,其资产总额已达2600万银圆,这一数字超过清政府年度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伍秉鉴的成功之道,在于他与外商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作为广州十三行的总商,他深刻认识到外商对于贸易的重要性,通过旗昌洋行等贸易渠道,将中国的茶叶、丝绸等商品远销海外,同时引入大量外国商品和技术。这种跨国贸易活动,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为伍秉鉴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回报。

林呱

《十三行总商伍秉鉴的肖像》

1830年代

布面油画

64 × 48.9cm

鸦片战争前夕,伍秉鉴被朝廷委以重任,负责处理外贸相关事务。伍秉鉴凭借其巨额财富、显赫地位与卓越智慧,被誉为行商之领袖。尽管他“富可敌国”,却乐善好施,深受各界尊重。其肖像画被众多美国商人收藏并展示,这幅画像很可能是伍秉鉴赠予美国合作伙伴的珍贵礼物。画像忠实地刻画了伍秉鉴精明干练的形象:身形清癯,前额饱满圆润,下巴尖削,蓄有八字胡须,神态从容自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顺呱

《浴火重生的广州十三行风光》

作于1845年/1845

布面油画

57.9x71.2cm

中国国际贸易历史悠久,而广州十三行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以洞悉这一历史时期的贸易风貌。




04

罕见的玻璃镜面画回来了

玻璃画,作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独特之处在于艺术家于平板玻璃或玻璃镜的背面进行创作,而观赏者则需透过玻璃的正面来领略这些画作的风采。此艺术形式不仅巧妙地利用了玻璃的透明属性,还展示了独特的绘制技巧:与常规的绘画方法迥异,玻璃画采取了一种反向的绘画次序,即先绘制近景,再逐步延伸至远景,而传统绘画则通常遵循由远及近的顺序。

史贝霖

《牧羊女》

1770-1790年

玻璃油彩

90.5x81.5cm



银川当代美术馆共藏有8件清代广州外销玻璃画作品,包括 《牧羊女》《中国少妇像》《卿卿我我》《关羽》《清宫玻璃画挂屏——香山九老图》等。其中,《清宫玻璃画挂屏——香山九老图》为清乾隆时期节庆装饰用玻璃画挂屏,乾隆时期宫廷开始有玻璃作画记录,郎世宁等艺术家与乾隆的艺术互动推动了这一画种形成,18世纪中后期欧洲贵族定制广州出口的玻璃画可能受宫廷新画种影响。

艾启蒙

《清宫玻璃画挂屏——香山九老图》

18世纪中后期

玻璃油画

画心79×120cm

17至18世纪末,“中国风”风靡欧洲,洛可可风格盛行,欧洲人向往中国装饰艺术和园林艺术,将中国元素融入家庭装饰和园艺,中国风格用品和艺术品广泛销往国外,玻璃油画成为晚清洋风画外销产品早期形式,结合中国传统风景绘画笔触和欧洲油画技术,形成新颖艺术品。在银川当代美术馆的馆藏作品中,还有一组《玻璃画八仙挂屏》,是中国外销欧洲玻璃组画,画框富丽堂皇,体现洛可可风格与中国贵族装饰结合,八仙人物像采用传统线描加彩色渲染技法,画框纹饰展现中国本土风情。18世纪后半期,中国外销艺术借鉴西洋艺术范式和技法,出现西化现象,但《玻璃画八仙挂屏》等作品保留中国传统书画意趣和典故,其艺术价值极为珍贵。

佚名

《玻璃画八仙挂屏》

约18世纪中后期

装饰玻璃油画

外框89×164cm

厚12.6cm

而史贝霖作为公认的最早掌握西洋绘画并出口玻璃油画的中国画家,其艺术生涯可追溯至18世纪60年代晚期,创立独特中西合璧绘画语言,18世纪70至90年代许多中国绘制西洋画归附于其名下或称为“史贝霖画风”。其中,《中国少妇像》等作品展现东方美人风韵,融合中西元素,史贝霖带原框玻璃画作品罕见,可能由欧洲贵族定制;《书香门第》画面描绘了奢华贵族生活,室内陈设考究,墙上小尺幅花鸟画便是可能受清宫玻璃画影响而创作。同时,画面中南方元素显著,如蓝色幕帘和黄埔塔景背景。

(传)史贝霖

《书香门第》

18世纪晚期

玻璃镜背面油画

51.4×68.8cm

(传)史贝霖

《书香门第》

18世纪晚期

玻璃镜背面油画

51.4×68.8cm

玻璃画不仅是清代东西方科技与文化交融的体现,也是跨文化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展现。而银川当美术馆所藏8组作品,各有其独特性,其艺术和历史价值对研究世界玻璃画发展与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05

 广东与澳门地图来串门

“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展”自展出以来深受社会各界欢迎与学界关注,展览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与热烈回应,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做出贡献。本次展览中,不仅重新梳理了银川当代美术馆馆藏地图的脉络,还特别“邀请”了17幅分别藏于荷兰国家档案馆、博德利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荷兰国家档案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地的广东与澳门地图来银川当代美术馆“串门”,丰富了展览的历史与地理维度,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19世纪澳门及广东地区的图像世界。这些地图不仅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它们与展出的其他图像作品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多元的文化交流场景。

《珠江周边地区地图》

拉格朗日

1698年

63X91cm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进入19世纪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活动的日益繁荣,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地图绘制技术日趋完善。这一时期的东西方地图,不仅记录了澳门与广东珠江沿岸地理环境的动态变迁,还深刻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差异及观察海洋的独特视角。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广东与澳门地图,涵盖了“澳门城地详图”、“海防属总图”、“广东省海岸线综合地图”等。这些地图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再现,更是历史进程的生动写照,让我们得以窥见澳门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城市发展脉络与变迁轨迹,同时也凸显了广东作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重要枢纽的地位。

《澳门港城图》

弗朗索瓦·费罗杰

1699年

26X35cm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广东省海岸线地图》

亚历克西斯-休伯特·贾约特

约1700年

57X85cm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澳门葡萄牙制澳门城及周边平面图》 

拉菲特

1781年

75X102cm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亚洲地图》

维克多•莱维塞尔

1856年

52.4×35.2cm

银川当代美术馆藏


-END-


文本来源:《视觉的调适—中国早期洋风画》展览画册

展览名称: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 19 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展

开展时间:2024年11月26日起

展览地点:银川当代美术馆2层 3号、4号展厅


银川当代美术馆

银川市兴庆区禾乐路12号 华夏河图艺术小镇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银川当代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