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恒专栏 | 年度回顾展望:踌躇前行、心向远方(下)

吴恒 HIT专家网官微 2022-11-03

导读

未来能成为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的,一定是那些重构医院服务流程,助力医院数字化转型,开辟门诊、住院之外的第三业态(互联网诊疗),促进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分布,让患者更加便利地获得医疗资源的公司。

亚马逊有个“踌躇哲学”。所谓“踌躇”,就是在放弃、退缩,与勇往直前之间的一种状态。勇往直前是因为你看到了明确目标,然后冲着那个目标去;退缩、放弃则是因为你看不到目标。但还有一种情况是:你看着眼前这件事情,并没有看得多远,但看得越来越深。在别人看来,你并没有很快地往前走,似乎在原地打转,找不到明确的方向;但实际上你是在那个地方持续痴迷地探究用户显而易见的需求背后的需求,新需求背后更新的需求。
“看似没有前进,实际上是在前进。它是一种迂回的、走走停停的方式,不断地接近并超越现有的目标。”这就是亚马逊踌躇哲学的本质。笔者认为,这也很符合目前医疗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新年伊始,疫情防控已成常态,严厉的医保监管也将开始。面对不断涌现的挑战,医疗信息人既要勇于面对繁杂工作这些“眼前的苟且”,也要敢于放眼数字化转型的“诗与远方”。展望2021,让我们踌躇前行,心向远方。
一、互联网医疗的初心和使命
互联网医疗从2014年初具规模,经历了慢慢升温、疯狂烧钱到日渐趋于理性的发展过程。没想到一场疫情让互联网医疗再次火爆,几乎成为三甲医院的“标配”。
老牌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百度早就抢滩登陆,互联网新贵京东、美团、字节跳动也开始在互联网医疗领域频频出手,似乎互联网医疗迎来了“第二春”。不过,无论是老牌巨头的“圈地”策略,还是“新贵”们提出的大健康、医药险闭环等新理念,其核心模式都是药品保健品及健康相关器械的销售。用一句话形容——相逢何必曾相识,都是互联网“卖药人”!
笔者认为有必要谈一谈互联网医疗的初心和使命。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扯点题外话,谈一谈工业革命与城市化。所谓“城市”,就是去本地化的云端赋能结构,我们之所以生活在城市,就是为了方便获取更多种类、更多数量、更丰富的资源。
在工业革命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城市与农村的差别不大,许多资源的获取都是本地化,例如凿井而饮、砍柴生火。正是工业革命快速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人们获取的资源开始非本地化,有了专业的管道和网络提供水、电力、燃气,实现了资源在家中就可以触手可得。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城市化,解决的是物质的自由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城市化,解决的是能量的自由移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的城市化,解决的是信息的自由移动;而我们现在所处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城市化解决的是资源的智能化分布,让物流、能量流、信息流三者的流动变得更加合理,让端点(居民)获取资源的可能性相对趋于一致。
从这个意义上看互联网医疗的使命,笔者认为是促进医疗资源的线上扩容,实现医疗资源的智能化分布,辅助患者就诊决策,合理规划就诊行为,最终实现医院数字化转型与患者便捷式就医的双赢。
未来能成为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的,一定是那些重构医院服务流程,助力医院数字化转型,开辟门诊、住院之外的第三业态(互联网诊疗),促进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分布,让患者更加便利地获得医疗资源的公司。
从这一点上看,我更推崇那些以此为愿景的互联网医疗原生态企业,希望他们早日实现“用普世的心,做理想的事”——赋能医院,普惠患者!
二、医保严格监管能否赋能医院运营管理变革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的发展模式以“做大做强”为主。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做精做细”的内涵式发展逐渐成为趋势。这两种发展模式的优劣显而易见,不过医院管理者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动力不是太足。毕竟在“做正确的事情”和“做容易的事情”之间选择时,人们往往选择后者。
2020年,国家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对于医院必将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冲击,医院的经营思路将从“收入为王”转变为“成本管控”,需要优化收入结构,降低治疗成本。
新的医保支付方式,无论是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还是DIP(按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医院病案首页的质量和病案编码的规范是基础。编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医保支付的顺利执行,关系到临床医生的评价结果,关系到患者的根本利益。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的病案编码是通过编码员手工完成的,这种模式缺乏有效校验及质控手段,而且编码员人力不足与编码规范精准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由手工编码模式过渡到智能辅助编码模式已成为硬需求,病案智能编码辅助系统在2021年将会有一个爆发式增长。
病案智能辅助编码系统首先通过抽取、清洗、挖掘、整合病案数据,构建双首页编码平台(病案首页、结算清单),为医生提供首页智能校验、提醒,从源头上提高病案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其次通过完整引用国际编码规则和医保审核规则进行智能筛选、校验、审核、质控,提高编码质量和效率,实现精准编码,从而提高医保基金返款率,减少因病案质量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最终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病种结构、费用结构,提高效率与收益,为医院的绩效考核、运营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三、中台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近几年大热的“中台”概念始于互联网公司,医疗信息化公司也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2020年,卫宁健康发布新一代医疗健康科技产品WiNEX,提出了构建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的理念。
关于中台的概念有许多阐述,笔者非常认可著名商业评论家吴伯凡对于中台的定义:“就是一个数据中心,它每天都在收集、挖掘各种各样的数据。它真正的产品是外界看不到的,那就是不断向内部生长出越来越清晰的用户需求。用户需求画像是它真正的产品。”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小前台、大中台”了:如果一个公司的中台存储了大量的资源和能力,当一种新场景被发现的时候,大量的资源和能力可以快速地注入前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
由此可见,中台之于医院、之于医疗信息化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1.中台之于医院——“运营指挥中心”
中台之于医院,笔者认为就是刘喻主任提出的基于物联网技术与数据平台支持的“运营指挥中心”。
刘喻主任在《让客服中心成为医院航母的指挥中心》一文中这样描述:”现在许多医院的信息集成平台围绕三个主体开展工作:决策者(BI)、医护人员(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工,仅仅是信息的堆积,更没有很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患者安全目标、危机值紧急处置、重点病人紧急抢救的指挥、有效的沟通与支持等。联想到军事上的作战指挥中心、航空母舰的塔台调度模式,建立以医院数据总线为平台的客服中心,建设以病人为中心的无线移动物联网,再加上基于LBS手机定位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摆到了我们面前,成为我们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根据刘喻主任的这一思路,笔者认为目前医院要建立“服务、呼叫、应急”三位一体的“运营指挥中心”,该中心有两大功能。
首先是运营管理功能,包括:(1)患者服务中心,统一患者服务入口,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服务,完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就诊全流程闭环管理,使医院的满意度不断提升;(2)内部呼叫中心,统一医院内部服务入口,对医院后勤、设备、信息网络等支持系统的运行维护集中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前发现隐患,最终达到支持系统的相对“零故障”无感运转。
其次是应急指挥功能,其功能有三:(1)应急评估:利用信息技术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应急终止四个阶段建立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模型,进行医院应急能力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应急预案及时调整人员、设施设备、物资储备。(2)应急预测:开展信息预警监测与风险识别,提前发出预警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响应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3)应急指挥: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进行应急指挥,统一调动人、财、物等应急资源,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协调能力,从而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中台之于医疗信息化公司——中台思维
对于医疗信息化公司,笔者认为要在医疗信息系统架构的规划设计中引入中台思维。每个医疗信息系统的使用者都有自己的习惯,都会有那种“意中有,言中无”的潜在需求。就拿电子病历来说,低年资医生需要的是合理合规的指导提醒,高年资医生需要的是信息降噪,过滤常规式提示,提供重要临床决策的辅助建议。
医疗信息系统设计思路的“千人一面”,将来必定不能满足使用者对于“美好系统”的向往。所以要在医疗信息系统架构的规划设计中引入中台思维,利用中台技术获取使用者的习惯,收集整理使用者的潜在需求,进行“微迭代”,达到“千人千面”的使用体验,即不同使用者的界面不同,得到的提醒提示不同,让使用者感受到技术的温度。
为此笔者建议医疗信息化公司,与其无序地扩张产品线,不如在产品规划设计中引入中台思维,利用中台技术积蓄知识管理的“暗能力”。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经过中台的加工处理转变为可以使用的知识,再反馈给使用者辅助决策,最终实现系统与使用者能力的“双向提升”。
就像冯火在《我从WiNEX中学到了什么?》一文中提到的:WiNEX先从“医学院”开始,把解剖学、诊断学、药理学、影像学、临床学等知识,数据标准化之后录入系统;再搭建一个“中台”,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推荐运算,反馈给前台帮助医生决策;同时,医生的每一个操作都会回馈给中台,循环往复,系统越来越聪明。这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不是单纯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而是以行业经验或者说大部份人的经验为基础,实现智能化!
最后,来点“心灵鸡汤”结束全文。作为医疗信息化的从业者,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评审评价的工作压力、突如其来的任务状况,难免出现悲观、烦躁、无奈的负面情绪,如何调整对于每个人都是考验。
“搬运”一下心理学中“情绪浮力”的概念。所谓“情绪浮力”,就是人的乐观情绪与悲观情绪的比重。乐观情绪多,情绪浮力就大;反之,情绪浮力就小。如果情绪浮力不够,你就会沉溺于挫折阴郁中,不断下坠直至触底!如果情绪浮力过高,你就会沉浸于自我满足里,失去锋利随波逐流!
为此,心理专家建议悲观情绪和乐观情绪的比值是1:3,必须要保持四分之三的乐观情绪,同时要保持四分之一的悲观情绪。在任何环境下,尤其是在不利的环境下,我们要保持一定的情绪浮力,做一个谨慎乐观的远行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与诸位同道共勉!
作者简介
吴恒,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党委委员、党办主任,199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疗信息化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院协会人工智能与临床大数据管理分会副秘书长、常务委员。
近期热文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长按二维码可申请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投稿:gong_chen@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