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设“一套数据标准+一个数据中心+多种应用能力”的物联网整体架构,并以流程和技术驱动医疗物联网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创业慧康张大政:智慧医院物联网建设需突破三大瓶颈 | 2021年南湖HIT论坛
当前,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已成为智慧医院建设的“刚需”,是医院实现“全面感知”的基础。“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临床、后勤管理各类数据的自动化、高效化采集,是提高医院临床诊疗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创新手段之一。”在2021年南湖HIT论坛上,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张大政如是说到。
医院内物联网技术的三大应用领域
通过各类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是物联网技术的一大特性。
“将物联网技术的特性与医疗场景相结合,能够帮助医院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医护负荷,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服务。”很多医院目前都在考虑,具体应该在哪些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采用哪种技术体系?
对此,张大政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智慧医疗领域,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切入点是住院病区,打造以优质护理服务为理念的智慧病区。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负荷;实现患者生命体征自动采集监测、病区环境监测管理、高端病房智能家居管理、医护安全与患者防走失管理等功能。
在智慧服务领域,物联网与互联网组成智慧医院发展的双通道,物联网技术扩展了接入对象,互联网技术扩展了时间和空间,从而将诊前、诊中、诊后,院内与院外进行有机连接与一体化。例如:通过导航技术,实现就诊流程的优化与指引;通过各类终端与统一视频多媒体技术,让患者在医院内任何地点都能接收信息、提示及各种医疗动态。
在智慧管理领域,过去,原始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为医院的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增添了阻力。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医院可以轻松实现水电能耗等数据的自动采集。同时,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医院智慧后勤综合管理平台,能够有效支撑全院的物流管理。
另外,创业慧康对物联网技术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物品识别与实时定位技术(RTLS),可提供院内导航、设备定位、人员定位、物品识别、物流追溯等功能;生命体征、生物传感技术(LVS),可支撑人脸识别、智慧护理、体征采集、远程监测等应用或业务;环境能源、设备传感技术(ES),可支撑水电气能耗监控、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楼宇自控等应用;统一视频多媒体技术(MDS),可支撑信息发布、安防监控、远程会诊、手术示教、多媒体会议、VR视觉应用等业务;空间三维可视化技术(BIM),能够为综合运维提供支撑。
智慧医院物联网建设三大问题
回顾创业慧康的智慧医院物联网建设经历,张大政认为,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医院落地过程中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首先是建设碎片化问题。目前医院内的物联网应用以科室级试点应用居多,各自建设,缺乏规划,涉及厂商众多,各成体系,碎片化严重。不同的物联网厂商所用网络技术各不相同,包括WIFI、有线网络、4G网络、5G网络等。伴随着大量科室级试点应用的落地,将导致医院网络环境愈加复杂,对于这些纷繁芜杂、各自为政的网络建设,医院信息科应如何管理?如何保障网络安全?
其次是数据管理与共享问题。物联网技术自动、高效的特性决定了其数据增量极为庞大,医院应如何管理这些海量的物联网数据?同时,智慧医院缺少有效的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和规范,各物联网系统之间存在大量数据孤岛,数据共享难度极大。由于数据标准、接口标准、软件架构不同,各系统之间如想实现互通,就必须投入大量的接口费用和时间成本。
第三是设备运维管理问题。大量智能化终端、物联网硬件投入使用,使运维管理愈加复杂。医院计算资源、设备、环境能源的一体化运维问题越来越突出,物联网安全问题更是亟待解决,无一不为医院设备科、信息科带来莫大烦恼。
医院物联网建设“三步走”
如何化解上述问题?张大政认为,可探索建设“一套数据标准+一个数据中心+多种应用能力”的物联网整体架构,并以流程和技术驱动医疗物联网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上述思路,张大政将医院物联网建设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是建基础,即建设医院物联网网络。创业慧康将帮助医院构建统一的复合型物联网网络,在充分考虑扩展性的情况下,通过统一网关部署,建立医院物联网服务能力。同时,张大政强调,在统一网关内,要充分考虑5G网络的应用。由于目前医院内的5G终端较少,全面部署5G网络的成本较高,对此创业慧康提出,将所有终端设备、智能设备通过物联网网关进行连接,上行再接入5G,以此实现整个医院的物联网综合应用。
第二步是搭平台,即建立医院物联网综合运营平台。对照医院临床信息化建设,医院物联网建设同样需要一个类似于电子病历系统的核心,创业慧康将采用“接入平台+EDR(Equipment Data Repository,设备数据中心)+AI”方式,组建成医院物联网架构的“中枢大脑”,从而帮助医院实现统一的接入标准管理与数据管理,以及基于物联网EDR的AI赋能。
其中,通过搭建物联网基础接入平台,能够实现全部物联网终端接入的统一管理,以避免过去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先建系统,再考虑集成与标准”的问题。
通过构建符合物联网特性的EDR,能够实现四大功能:标准支撑,建立数据标准体系,通过人员与资产的基础标准库对数据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数据归档,对设备自身运行数据和采集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数据监管,实现对数据质量对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应用赋能,为大数据处理、监控、展示等应用赋能。
第三步是配场景,通过应用拓展,实现医疗对象和医疗流程的高效协作和全过程融合。在实现建基础与搭平台的基础上,医院即可与各类物联网厂商合作,拓展物联网应用,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最大效能,以提高医疗效率,实现院外健康管理等功能。
最后,张大政表示,医院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有更多的医疗机构和医疗信息化企业参与其中,共同建设一个稳定、繁荣的物联网应用生态。
医疗产品需求分析实战解析:如何拆解“一句话需求”?| 钱霁新专栏
刘新平专栏 | 如何绘制医院管理数字化流程地图?
2022年中国医院影像中心建设和云胶片服务抽样调查分析 | 调研
武汉同济医院张晓祥:云平台如何支撑医联体集团稳健发展 | 2021年南湖HIT论坛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文章内容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