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大附院辛海燕:在临床科室普及应用三维影像后处理系统

姜浩整理 HIT专家网官微 2024-01-09

导读

建设有用的信息系统,为临床的精准医疗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核磁、CT等设备所产生的医学影像数据为“原材料”,三维影像后处理系统能够构建患者器官的三维影像,360度解析病灶及毗邻器官关系,帮助医生通过这一数字化手段全方位“透视”病灶内部结构、体积及侵占范围,提高疾病诊治能力,辅助医生制定手术规划。也因此,三维后处理系统越来越多地走入存在这类需求的临床科室。

近日,在由HIT专家网主办、GE医疗协办的“释放医学影像数据价值”在线论坛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管理部主任辛海燕分享了医院建设高级三维后处理系统并推广至临床科室的实践经验。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管理部主任 辛海燕

临床医生迫切需要三维影像重建系统

经深入调查,辛海燕了解到,为实现精准医疗,医院临床科室在三维影像系统应用方面面临以下挑战:

医院放射科一般是以固定视角和固定空间关系重建三维影像,能够满足临床科室的部分使用需求,但无法全面提供临床渴望的分析视角。比如,在术前访谈时,外科医生为患者家属讲解手术病灶,家属很难理解,双方沟通困难;在术前规划时,医生恨不得亲手绘制患者器官图像,需通过“想象+经验”进行手术模拟;在随访时,系统无法自动对比病灶变化情况,需人工比对,病情进展、疗效分析困难;在临床教学方面,当遇到复杂病变、解剖关系时,教师难以准确描述,不便于教学。

由此可见,临床医生对于更贴近自身需求的三维重建系统的应用方案需求极为迫切。为此,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建设了高级三维后处理系统,并在相关临床科室进行应用普及。该系统采用独立服务架构,与PACS系统集成,可从PACS存储中读取影像数据,在日常应用中能够全面覆盖临床医生的需求,包括疾病评估、手术规划、术前访谈、术后随访、临床教学等方面。

高级三维后处理系统助力临床科室实现精准医疗

据辛海燕分享,心内科某医生曾向信息管理部提出诉求:放射科CT报告虽然提供了主动脉脉瓣病变的描述与诊断结论,但其提供的三维后处理影像是按常规套餐建立的,缺乏主动脉瓣膜评估的内容。在自行使用高级三维后处理系统后,心内科医生可以按需生成主动脉瓣的3D图像。系统提供的全自动径线测量功能,让手术耗材及人工瓣膜的选取更加准确。系统自动生成的TAVI(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报告可以精准地完成术前评估和规划,让心内科医生对手术方案更有信心。

神经外科某医生在治疗一位患右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时,同样遇到了上述问题:放射科重建的三维影像是固定角度和模式的,在评估责任血管上无法满足临床医生的要求。因此,该医生提出了个性化定制三维影像的需求。在应用高级三维后处理系统后,该医生重建出患者血管、三叉神经和脑组织的三维影像,通过融合技术,使三者之间的解剖空间关系更清晰,探查病因的证据更充分。该医生在术后反馈:“系统准确定位责任血管,使医生对手术规划会更有信心,术中帮助医生将4-5小时的手术时间缩短至1小时,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量,显著提高了手术效率,也提升了患者预后效果。”

呼吸内科某医生在对比患者的历史检查数据时反映:CT报告只提示双肺多发小结节,仅显示病灶的长、短轴的测量长度,缺少大量数据,无法评估疗效。在应用高级三维后处理系统后,该医生评价:系统自动测量并计算病灶的变化率,实现了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准评估与治疗规划。同时,系统通过对比肿瘤在2D和3D上的变化,让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估更加客观、准确。

系统建成一段时间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管理部对学习并应用了高级三维后处理系统的医生进行回访,临床医生们纷纷表示:三维重建为临床提供了“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所谓‘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即个性化的精准医疗方案。可见,高级三维后处理系统为我们家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提供了看得见的帮助。”辛海燕说。

建好系统不算好,用好系统才算好

要把三维后处理系统推向临床科室,必须做好用户培训。辛海燕介绍说,2014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放射科内部署高级三维后处理系统后,初步尝试让临床科室医生学习系统使用方法。2019年系统升级后,信息管理部邀请系统开发者定期对临床医生进行初、中、高阶一对一培训,历时8个月,共培训了16个临床科室、45名临床医生。之后,这些临床医生再在科室内开展内部培训,带领科室成员共同探索如何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将三维后处理技术和临床病例进行更深入的结合与实践。

辛海燕感慨,过去医院信息部门专注于医疗流程与信息共享,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与之相比,信息管理部在建设高级三维后处理系统并将其推广至临床科室后,收获了临床医生们更多的赞扬。这种积极的反馈也进一步加深了医院信息工程师们的工作信念:建设有用的信息系统,为临床的精准医疗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是医信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期热文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长按二维码可申请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

寻求“商务合作”,长按二维码可快速与我们取得联系


投稿:gong_chen@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HIT专家网和原作者所有。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文章内容进行传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