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TA会长沈韬:北京地区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价新进展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卫生信息技术协会2015年学术年会上,北京卫生信息技术协会(PHITA)会长沈韬做了《北京地区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价进展》的报告,对北京地区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的现状作了介绍:北京地区医院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但也存在整体应用水平偏低、首都区位优势没能充分体现以及产品市场集中度不高等问题。“电子病历是信息化基础,但不能急于求成。评级不是电子病历应用水平等级评价的目标,以评促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是根本目的。”沈韬说。
北京卫生信息技术协会会长 沈韬
鼓励参与国内电子病历等级测评
在电子病历评级方法上,国内医院参评较多的有两个:一个是美国HIMSS发布的电子病历采用模型HIMSS EMRAM;另一个是国家卫生部2011年发布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
经过历年的评级实践,美国发布的电子病历采用模型实际上也是呈现出不对称的分布:等级越高的医院比例越小,完全处在0级即没有电子病历的医院至少有一成。
沈韬介绍,美国HIMSS 组织的电子病历评价模型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参评医院需要缴费,然后在网上填写信息,填写的信息有些与电子病历有关系,有些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若申请6、7级,还需要专家到现场进行考察评审。这可能有几个问题:第一,商业味浓;第二,评判标准不透明,通过或不通过的标准并不明晰;此外,采集的数据比较多,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侯岩司长就曾公开表示,反对中国的医疗机构参加国外机构的营利性等级测评。
与美国HIMSS评级不同,国内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是完全公开的,而且每项评分细节都有明确说明。“中国的电子病历评价标准是原卫生部医政司委托医院管理研究所和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拟定的,分为0到7级。基本原则一方面是功能上是否给予医生工作支持,另一方面借鉴了美国Meaningful Use的理念,即不但功能上做到,而且要确确实实地用起来——这是很重要的,很多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评级都‘栽’在这儿,虽然功能都有,但是应用率很低。”沈韬介绍。
在评级步骤方面,国内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也需要先进行网上填报,填报时有不明白的可以打电话咨询。申报级别超过4级的,申报材料要报到医管所,并提交相关证据,以证明系统已达到相应水平;初审通过后,医管所将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检查;通过认证的,医院管理研究所颁发证书。“与国外不同,我国电子病历等级评价更加注重应用率,一般基本项要求达到8成以上,可选项达到5成以上。”沈韬介绍。
北京地区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任重道远
“2012年,北京市20家医院参与电子病历应用水平等级测评,结果显示大部分医院处在0到3级之间,平均等级为1.77级,平均得分为100.3分,等级与评分均为全国第五。”沈韬介绍道,“1.77的平均等级,100左右的平均得分,竟然还名列前茅,由此可见全国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困难重重。”
据了解,北京地区现在应用电子病历系统的医院占60%以上,院感、手术麻醉的应用比较低。2014年北京地区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参评结果显示:67家医院集中于中心城区,郊区县参与少。从整体上看,北京地区电子病历应用水平的平均等级为1.75级,平均得分117.49,高于全国平均值。前20名医院中,高级别不多,其中:5级一家,6级一家,4级较少,大多集中于3级。与此对应,2012年北京地区平均医院IT投入为800万元,到2014年减少为500万元,平均占医院收入的0.67%。“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一些水平层次较低的医院也参与到了等级评价中,从而使得数据整体上有所降低。”沈韬解释道。
“虽然名列前茅,但却只有1.75分,部门内共享还未达到,参与评级的区县医院评级很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张文中主任就说过,对于北京地区来说,进步不快,就是落后。首都的区域优势没有体现。我们需要反思推进的措施、方法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沈韬发出加快电子病历建设的呼声。“现在主流厂商的产品趋同,差别不是很大,电子病历系统做得好与不好,要看医院下的决心。领导的意愿强,就能建设得很好,否则,电子病历工作很难持续推进。在实际推动因素中,医院因素所占的分量更重。”
“在进军医疗信息化(HIT)的道路上存在‘三座大山’,北京地区HIT也存在这些问题。”沈韬谈道。一是HIT人力资源依然不足,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信息管理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 统计,在中国,医院信息技术部门平均全职职工是7人,北京是13人,与美国HIMSS统计的美国医院信息技术部门平均员工27人相比相差甚远;二是投入与经济发展不匹配,医院信息化投入占医院收入比为0.67%,远远落后于医院经济增长速度,信息化投入与收入不匹配;第三,平均每家医疗IT厂商只有三个用户,甚至有7家厂商只有一个用户,市场集中程度不高。“没有集中到实力强的供应商手里,将为以后的整合带来隐患。”对当前有些医院选择的供应商,沈韬深表忧虑。
以评促建
在HIT界,几乎人人都会谈电子病历,谈以电子病历为载体的医疗数据。那么电子病历等级评价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它能清晰地反馈医院各个项目处于第几级的水平,这样就对自身医院建设水平有个更直观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方法。2011年出台电子病历评价方法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就下发了《关于推进首都地区电子病历工作的意见》。”在沈韬看来,电子病历建设的目标并不是去评价它,而是用它来促进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
如今,医院日益重视电子病历建设,国家要求也愈发紧迫,2015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推进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逐步实现医院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在关于分级诊疗的国家文件中没有一个不包括信息化的,要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这要求是很高的,压力很大。”沈韬介绍,“在这种情况下,医政部门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以前都是检查,现在需要上报相关数据,完全是数字化监管。大数据的应用客观上也促进了电子病历的应用。”医院正刮起一场电子病历“以评促建”风。
如今,很多地方都推行了以评促建的办法。例如,江苏省就明确规定,到2017年全省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等级测评要达到4级,二级医院要达到3级。“北京虽然有相关文件,但是具体的参考指标还没有,我觉得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做法。”对北京市电子病历测评工作,沈韬发出自己的意见。
“我们推动电子病历的评级是希望以评促建,通过评级来促进医院改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这才是我们的根本,评级本身不是目标。”
不可急于求成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自2011年问世以来至今已有5年光景,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电子病历评价方法及标准也在不断完善。“电子病历评级体系的成绩是主要的,它是我国自己的评价方法,并且证明是有效的。此外,它的标准是公开的,总体上是公正的,从全国范围来讲,很大地促进了电子病历的应用。”尽管电子病历评级目前还存在着诸如数据核实、应用率测评等方面的不足,但在沈韬看来,电子病历评级体系对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目前,全国范围内医院普遍存在病人ID、门诊与住院之间信息不通等问题,包括北京也还有不少医院存在此问题。“医院自己部门之间的信息都打不通,更别谈全院的互通了。国务院正在积极推进各种卡的应用集成。在我看来,这些卡将共存,所以要设定唯一的ID,用哪个卡都可以进行信息的关联。”沈韬强调,“当进行5、6级电子病历评价,构建闭环管理时,一定要支持移动应用,这也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
此外,医院在推动电子病历建设时还强调要进行集成平台的建设,希望建设自己的集成平台,从而进行大数据挖掘。“医院这些想法应该说有他的道理,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条件成熟,领导又支持,建设集成平台是有好处的,但是需要做好很多准备工作,并且花大精力转换,做好安全工作。”沈韬强调。
“医院电子病历需要领导的重视,但并不意味着要急于求成。医院信息科最怕急于求成的领导,下令三个月达到5级,导致信息科成为不能完成任务的出气筒。”在沈韬看来,这样的领导属于另类计算机盲,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尽管阻碍重重,但依然需要精细规划,逐步、系统地推进。
微信:HIT180com
投稿: public@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