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界热议:《大分流重探》带给我们哪些启发与认知?

重探大分流的 格致出版社 2021-06-18
按 | 2020年8月上海书展开幕前夕,《大分流重探:欧洲、印度与全球经济强权的兴起》终于付梓与众人见面,在此之前,学界已有不少同仁对其开展热议,并在豆瓣上标记了“想读”。该书宣称,其颠覆了加州学派的大分流叙事,以坚定的定量数据给出解释。有议论道,这对于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来说会不会过于“浮夸”?但通过阅读,读者是信服的,学界是认可的。
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员特聘教授赖建诚为本书中文版做了推荐序,通过这篇精彩的序言,可以让我们一窥《大分流重探》所传递的理论价值和突破性的学术意义。




推荐序
大分流这个议题,在学界热论将近20年,还在纠缠不清,我对此事的态度一直是冷眼旁观。人类和黑猩猩的DNA差异不到2%,人猩对比更证实一句老话: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拿张飞和岳飞对比,能得出什么启发?还有人用长三角部分城镇的零星数据,对比伦敦的生活水平,得出结论说17—18世纪的中国,发展水平不低于英国。

这类手法基本上是用极端证据,得到以偏概全的结论。若我用各国最穷(或最富)人口的0.01%来对比,得出各国经济水平的排序,这种结论能信么?也有人以中国和欧洲为单位,互比发展阶段与成熟度。这两个对比的单位未免太大,单是波兰与荷兰就很难相比,犹如云贵与东北难以并论。

本书是作者博士论文的修订版,当时他在牛津大学,接受著名经济史者罗伯特·艾伦(Robert Allen)指导。作者原先协助艾伦建立长期数据库,他延伸出印度的数据,对比印欧粮食市场的长期整合趋势。虽然此书名为“大分流重探”,但书中对大分流的争辩,并未预设明显立场或评论。这是我欣赏的手法:让数据说话,观棋不语。作者的分析手法,是先解说印欧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政治架构的歧异、行政效能的高低,然后呈现印欧诸多城市间,粮食市场整合趋势的迥异型态。

他的目的不在对比欧高印低,而是以坚实的数据,呈现市场整合的跌宕历程。这种态度与手法,是大分流论者应学习的:十分证据说七分话,一步一脚印,不操弄理论与术语。山川异域,各有苦难要克服。表面性地对比哪国在哪时期,曾比某国某地好,基本上都是空话。有用的分析,是找个好样本,建立各项长期数据库,呈现史实的DNA,判断哪些段落有过哪些结构问题。长时段的史实最雄辩,表层的对比总是浅。希望此书会成为大分流论述的分叉点。

赖建诚

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特邀教授

2020年7月



学界热议

Jan de Vries,美国经济史学会前会长:

彭慕兰《大分流》的核心论断是:欧亚大陆的主要经济体,在1800年之前,经济表现大体接近。如果该论断成立,那么小麦、稻米等基本商品市场的价格行为,也应该显示出类似的市场整合水平。施图德于是利用欧洲和印度的市场价格,来检验这一命题。运用经济学家的统计技术,施图德得出了清晰有力的结论: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以任何指标度量,印度粮食市场都显示出很低的整合水平。因而,欧洲与印度之间大分流的时间,“至少要追溯到17世纪或更早”。将宏大的历史论断转化为可检验的命题,然后收集所需证据,运用相关统计方法进行合理检验——《大分流重探》是做到这一切的典范。施图德这本书是重大的贡献,应该引起历史学家的重视。


Cormac Ó Gráda, 美国经济史学会前会长:

东西方经济体之间的大分流发生于何时?这是现代经济史中的大问题。罗曼·施图德建立了一个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理论框架,结合最新数据和前沿分析,巧妙而让人信服地证明:在工业革命之前很久,西方世界商品市场的整合,就已经孵育出了高于东方的经济增长率和生活水平。


Barry Eichengree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施图德提醒我们,加州学派考察的中国并不能代表亚洲。他的分析发现,在18世纪和19世纪,印度各地的粮价差异要大于欧洲。而地理特征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因为水运成本只是陆运成本的十分之一,而欧洲有便利货运的可通航河流和天然港口。铁路的修建的确促进了印度各地的市场整合,但那要等到19世纪中叶才会发生。施图德对数据的处理十分细致,也运用了合适的计量方法,他的结论完全令人信服。而他对欧洲和印度的两个内陆山地地区(瑞士和普纳)的对比分析,再次显示出了欧洲的优势,表明地理因素虽然重要,但也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


Tirthankar Roy,伦敦经济学院:

《大分流重探》聚焦于市场整合与贸易成本,将国际经济不平等的起源之争,导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罗曼·施图德论述老练,统计分析严密,得出的结论让人信服。这是无可争议的大作。


Gregory Clark,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亚当·斯密的核心论点是,经济增长产生于有效率的市场。这本新锐著作复兴了斯密的传统,指出有效市场创造了增长,但有效市场仅局限于前工业时代的欧洲。这本书是重要的贡献,帮助我们理解工业革命为什么出现在西方。


Anand V. Swamy,威廉姆斯学院:

《大分流重探》的论述始于亚当·斯密的一个直观洞察:市场整合促进了经济增长。基于这个洞察,施图德比较了1600—1900年之间欧洲和印度的市场整合。施图德有力地指出:体积大、价值低的商品价格,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趋同,能够反映市场的整合水平。施图德研究的是粮食市场,他运用一系列统计技术,考查了市场之间的价格联动,以及当冲击发生时,不同市场间的价格比率回归至长期水平的速度。全书证据确凿地表明:早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很久,印度的市场整合水平就落后于欧洲。


Pim de Zwart,瓦格宁根大学:

现代经济增长为什么发端于西方?施图德的《大分流重探》是对解答这个历史之谜的一个重大贡献。基于坚实的经验证据和严谨的统计技术,施图德有力地证明:更有效率、更加整合的商品市场,是欧洲领先的原因。本作毫无疑问将会对大分流之争产生持续影响。任何对这一争论感兴趣的人,《大分流重探》都值得一读。这本书文笔优美,条理清楚,是进入市场整合文献,以及从大分流角度探讨欧洲和印度经济史的文献的窗口。


▌ Bishnupriya Gupta,华威大学:

施图德的研究对象,是亚洲两大经济体中的印度,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欧洲和印度之间的大分流,能够从市场整合中找到起源吗?基于这两个地区粮价的全新数据集,以两个市场间的距离作为解释因子,施图德对不同市场之间价格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这样的经验分析表明:早在17世纪,欧洲就有了更大面积整合的区域性市场;而印度各地的市场一直是相互割裂的,价格之间的相关性,也仅仅局限在短距离的市场之间,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19世纪晚期铁路时代的到来。这本书是对大分流和市场整合文献的重要贡献,也是第一本将印度纳入大分流之争的学术研究。


Joshua Sooter,纽约大学:

加州学派认为欧亚之间的大分流发生得相对较晚,且是由生态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造成的。但最近一些学者,利用印度次大陆的数据,挑战了这种观点。施图德的《大分流重探》是其中的代表作。施图德对欧洲与印度的粮食价格,包括印欧内部各地粮价的相对趋同,进行了定量分析,据此比较了欧洲和印度的市场整合水平。施图德的分析证明,瑞士与欧洲粮食市场的整合度,分别要高于西高止山脉地区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整合度,因而瑞士享有越来越大的经济繁荣,而西高止山脉地区“市场的特点是规模小且相互隔绝,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



目录


推荐序致谢
1. 导论
▌ 第一篇  宏观图景2. 市场整合的决定因素3. 衡量市场整合水平
▌ 第二篇  差异与拓展4. 地理和“多个欧洲”的故事5. 欧洲和印度的市场与气候
▌ 第三篇  综述与解释6. 印度和欧洲的经济整合7. 结论
附录参考文献译后记





《大分流重探:欧洲、印度与全球经济强权的兴起》

[瑞士] 罗曼·施图德 著
王文剑 译
赖建诚 校
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8月
👆点击封面 即可购买


▌以坚实的定量数据,颠覆加州学派的大分流叙事

▌运用计量史学方法,还原300年欧亚经济演进史


— 果如加州学派所说,19世纪之前,亚洲与欧洲发展不分伯仲吗?

— 欧洲兴起的“大爆炸”假说,能够得到定量证据支持吗?

— 市场力量何时取代地理环境,成为塑造人类经济活动的核心因素?

— 民族国家及其疆界,对贸易和经济发展有多重要?


基于丰富的微观历史数据,讲述大分流的宏大故事,本书是经济史“用数据说话”的典范。与学术界的流行看法不同,本书认为,欧洲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并非源于工业革命,更不能用煤炭和殖民来解释。运用17—20世纪的最新历史数据,作者令人信服地证明:大分流应该追溯到17世纪之前甚至更早。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了影响深远的结构变迁,确立了欧洲的世界霸权,但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已经具备明显的优越特征:更强大的交通系统,更大的贸易流,规模更大、运转更好的一体化市场,更高的生产率,以及更高的生活水平。本书主要对比的是欧洲与印度,但结论和研究方法具有普适性,也适用于其他地区。


作者简介:罗曼·施图德 曾先后供职于学术机构和私营企业,现为瑞银集团瑞士政府事务部主管。曾任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伦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论文获2009年度美国经济史学会“格申克龙奖”,这是授予国际经济史年度最佳论文的奖项。曾任苏黎世大学瑞银社会经济学研究中心首席运营官。







往期导览




扫码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始终专业 始终学术




点个在看 不再与好书擦肩而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