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族主义、战争与民族国家 | 威默《战争之波》出版


为什么民族国家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并迅速涌现?在当代,这一进程和战争之间究竟有何种关系?瑞士学者安德烈亚斯·威默的《战争之波:现代世界中的民族主义、国家形成与族群排斥》(以下简称《战争之波》)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长时段数据进行分析,从变化的权力构型和合法性入手,对上述问题做了回答。民族主义者在权力构型有利于他们的时候,就会建构民族国家。在帝国崩解之后,民族主义者自治的理想逐渐风靡世界,并且解构了帝国统治的合法性。本书探索了现代世界中政治发展的两大主要方面,论证了为什么民族国家形成与族群政治对于理解过去两百年间的内战与国际战争是至关重要的。
继《国家建构:聚合与崩溃》《族群边界制定:制度、权力与网络》之后,《战争之波》中文版也已于近日问世,这三本书互为补充,共同形成了威默对国家与族群问题的论述体系。本文是威默为《战争之波》中文版专门写作的序言,提纲挈领地概括了《战争之波》的主旨和内容。


中文版序
诚然,没有任何一个历史事件会重复,但是由无尽的事件编织的历史地毯却充满大量且重复的模式。本书正是强调了这种模式,并假设从宏观历史和比较的视角入手,来看待过去两个世纪的全球历史。但是,本书并不是一本传统的历史书。它没有像迈克尔·曼(Michael Mann)的皇皇巨著《社会权力的来源》(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1993)那样叙述西方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兴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冲突、共产主义的扩散、苏联的解体、东亚经济的兴起以及当前多极世界中的政治紧张局势。相反,它试图发现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都重复出现的模式。
以下各章对模式的阐述是相对简洁的:在现代阶段的起始点,大约是法国和美国的革命开始的时候,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都是由庞大、多族群的帝国(中国、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奥斯曼帝国等)或者王朝国家(如托斯卡纳大公国或者泰国)进行统治的。今天,几乎世界上的每一个地区都是由民族国家来治理的,以民族而非神意或者朝代的名义进行统治。这一转变是由民族主义在全球的扩散并最终形成霸权所导致的,其理论根据是统治精英与民众应该源自相同的民族背景,这些精英应该根据民族的利益而不是他们的宗族、等级或者信仰来治理国家。
向民族国家的转型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战争。在这一进程开始的时候,许多帝国或者王朝国家都在抵制日渐壮大的民族主义力量。正如民族主义者喜欢说的那样,许多国家都是在经历了血腥的,有时甚至是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才从帝国中分离出来,或者推翻了王朝政权。一旦进入后帝国时代或者取得独立,新国家面临的问题便是以哪个民族的名义进行统治。因此,谁才是控制后殖民国家的实体?应该在哪里划定国家的界限?究竟哪些语言群体、宗教或者按种族定义的群体才是国家的一部分?谁又是对合法统治很少提出要求,最终成为新成立国家外围人群的“少数族群”,甚或“异族”,对未来没有任何发言权?
在这里,故事展开的情节开始出现分岔。在诸如瑞士、博茨瓦纳或中国这样的国家中,形成了在人口与语言上占多数的主体族群与少数族群共容的更具有包容性的联盟。相应的是,民族被以一种扩展的方式想象,从而拥抱了国家中的大部分公民。在其他的案例中,一个特定的族群——通常是多数族群,有时也是少数族群——“俘获了”国家并且宣布它们自己才是民族,从而将其他族群或者种族排除在权力之外。然而,这造就的政治等级制度侵犯了民族主义的核心原则之——自治,即在国家中,每个人所属的群体都有权在政府中拥有一席之地。反过来,对自治理念的侵犯则导致了国家间战争与内战的爆发。
周边的国家可能会代表被排斥的群体来介入这些冲突,这通常是因为它们彼此都属于相同或者相近的族群共同体。由此导致的两国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升级为国际战争。政治排斥与相应的合法性缺失可能导致在政治上不利的群体拿起武器,为分得更多的政治权力而斗争。这些叛乱通常表现为恐怖袭击或者游击战的形式,但是有时也会升级为武装部队之间的全面对抗。一旦族群政治不平等的问题得以解决,那么民族国家的形成就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它既可以通过驱逐少数族群(像在希腊和土耳其那样),也可以通过强迫接受主体族群的同化(像在法国或博茨瓦纳那样),还可以通过更温和的共容与权力分享(像在加拿大那样)方式加以推动。
由此形成的历史模式看起来就像一个倒U形曲线,对此,第四章将给出更具体的经验分析。在从帝国转向民族国家的 20 年中,我们看到了分离主义性质、反帝性质的战争数量的上升。在转型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达到了巅峰,它们多是内战、与邻国的战争,然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逐渐下降,并大约在50 年后回归到平均水平。
有鉴于此,本书试图去发现并解释这种模式。本书指出,从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到苏联的解体,这种模式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当然它在不同时期也存在不同的变化。本书提供了有关一波又一波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现代历史进程的广义理论,并解释了这一进程在何时以及为何伴随着战争。之前的政治学研究几乎完全忽略了民族主义在现代战争史中发挥的作用。国际关系学者将民族主义视为国家如何为生存与安全而竞争的一种意识形态副产品,它虽然有助于动员大众,但是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如Mearsheimer 1990:21)。而比较政治学者则关注引发内战的物质激励(比如掠夺或自然资源)或者放大了弱国家无法阻止年轻人组建叛乱组织并拿起武器的能力。“不满”——诸如对缺乏政治代表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合法性等问题的抱怨——则被他们视为次要的。相比之下,本书旨在将民族主义——以及合法性的问题——更广泛地置于有关战争与和平的研究当中。
我对现代历史的研究路径与马克思主义有一些相似之处,大部分中国读者对后者应该并不感到陌生。与卡尔·马克思相似的是,我试图发现历史中的规律与重复出现的模式,正如我反复提及的那样。就像马克思主义说的那样,这些模式的产生是由拥有不同利益的行动者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但是,与马克思不同的是,我并不把从经济上定义的阶级以及他们之间的斗争视作历史的主要推动力,即通过阶级斗争推动从一种生产方式到下一种生产方式的过渡。相反,本书关注的是围绕国家权力的政治冲突,而这恰恰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很少关注的话题。相应的是,我将这一因果关系归为意识形态——特别是民族主义——以及政治权力,而不是将它们简化为特定的阶级利益。诚然,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的故事是由不同的阶级和阶级派别来推动的。举例来说,一些早期的民族主义者是牧师,他们的追随者则是商业精英(用马克思的术语来说就是资产阶级),有些时候则是学生和知识分子。有些时候,农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时候发挥作用的则是怨声载道的贵族[比如,请参见Hroch 2000(1968)]。一些少数族群的民族主义形成于农业生产模式,一些形成于资本主义经济,一些则形成于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国家。换言之,民族主义的政治历史通过各种阶级构型与生产模式来编纂自己。在此,我将这一话题交给别的作者,让他们来探索这些构型与模式会不会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政治的进程。
那么本书的这些宏观历史理论对我们而言又有何种启示呢?诚然,过去的模式对未来的预测并不如人意,尤其是因为存在着众多的偶然性、不可预见的事件,它们可能改变甚至完全打乱这种模式。历史不会重演,但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历史也可能存在相同的运作机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东欧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的阶段,此时的少数族群已经接纳了民族主义信条,并且开始动员人们反对他们眼中作为“人民监狱”的多族群的哈布斯堡王朝。而当希特勒试图在已经从哈布斯堡王朝和罗曼诺夫帝国分离出来并转向民族国家的地区中重建帝国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爆发了。我们希望,为了人类的福祉,我们的领导人和世界各国的同胞们能从过去至少吸取一些教训并阻止悲剧的再次发生。


安德烈亚斯·威默
纽约,2022年3月


相关阅读


[瑞士]安德烈亚斯·威默 著
杨端程 译
格致社会科学丛书
格致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点击封面 即可购买


  • 中外众多政治学者、社会学者推荐,安德烈亚斯•威默关于国家建设的又一力作。

  • 2013年美国社会学会战争、和平与社会冲突分会最佳图书奖;2013年美国社会学会巴林顿·摩尔图书奖荣誉奖;2014年美国社会学会全球和跨国分会最佳图书奖荣誉奖。

  • 本书基于比较历史社会学、比较政治、国际关系的文献,将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关系主义与制度主义相结合,展开了对民族主义、战争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精彩论述。

  • 开拓全新分析路径,为保证数据连续性,基于“领土”而非“国家”重新建立数据库,详细拆解战争爆发与各项可能的原因之间的关联。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民族国家形成和战争爆发原因的政治学研究著作。作者基于若干国际主流数据库构建了一个新数据库,覆盖了1816—2001年间发生在150块领土上的冲突。本书通过对该世界冲突数据库进行量化历史分析,重点研究了帝国扩张与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从权力构型和合法性角度入手,解读了过去两百年间,世界上的主要国家类型从帝国、王朝国家、部落联盟、城市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并深入剖析民族国家形成与族群政治两个因素对过去两百年间的战争的影响。

◆ 作者简介

安德烈亚斯•威默 (Andreas Wimmer),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和政治哲学教授。曾任教于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普林斯顿大学等。

◆ 译者简介

杨端程,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联合培养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

◆ 名家推荐

在我看来,本书有三个最值得称道的方面:首先,在文献梳理方面,它对于各种关于民族国家这一国家模式的兴起和扩散的理论进行了非常精准且富有洞见的总结;其次,在理论方面,它或许是迄今为止对于分析不同行动者在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重要性的一部最为系统的著作;最后,在研究方法方面,它将定量研究与比较历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出较高的价值和值得尊敬的尝试。从多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部必读的力作。
——赵鼎新,浙江大学教授、芝加哥大学麦克斯·派里维斯基荣休教授
本书与《国家建构:聚合与崩溃》的理论关注是一致的,即政治认同在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成为理解这一进程的核心概念。在作者看来,战争不仅制造了冲突,同时也塑造了认同,而后者成为构建民族国家的根本动力。民族国家之所以在人类历史进入18世纪方才兴起,就是因为这样的权力构型更有利于民族主义者,而不是某种国际体系的推动。这些观点充满挑战性,当然也将引发巨大的争议。
——陈周旺,复旦大学教授
本书横跨民族主义和武装冲突两大研究领域,强调族群认同、国家建设与军事冲突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辩证关系。它延续了查尔斯·蒂利的思路,但在理论、方法与考察范围上均将蒂利的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在理论上,它在制度、网络与权力理论的前沿成果之间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方法上,它致力于为宏观历史现象提供坚实的微观过程基础,是量化历史分析的典范;在考察范围上,它将蒂利的经典命题从早期现代带到现当代,从西欧带到全球。这是一本值得认真研读的好书!
——李钧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本书是将宏大的理论叙事、精妙的研究设计和详实的经验证据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典范。作者以政治权力与合法性作为主要研究视角,借助新型数据库,巧妙分析了政治精英、族群团体、市民社会等多种行为主体的互动,是如何塑造两百年来民族国家的兴起、扩散以及由此引发的国内族群冲突与国际战争的。本书一经问世,便成为历史社会学、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等领域的经典之作。
——陈冲,清华大学副教授

目    录


中文版序

致谢

第一章 导论与概要

简要的叙述与故事的寓意

主要贡献

四条方法论原则

理论:网络、制度与权力

民族国家的兴起与扩散

民族国家与暴力

局限与意义

第二章 民族国家的诞生

建模策略

交换的博弈论模型

假设与经验上的校正

结果:具有发达公民社会的强弱场景

放大镜下的谈判过程

当文化特征举足轻重时

历史类比:法国的国家建设与奥斯曼帝国的裂解

结论

第三章 民族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

假设与现有的量化研究

数据和建模方法

结果

结论

第四章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战争

传统战争研究中的盲点

从帝国到民族国家:制度主义的观点

新的数据库

发现模式:战争比率的时序变动

变量与假设

两大回归模型

结论

第五章 族群政治与武装冲突

研究族群与武装冲突的主要路径

族群政治与冲突的结构理论

族群权力关系数据库,1946—2005年

变量与数据来源

模型与发现

结论

第六章 和平是可以设计的吗?

民主与民主化

比例代表制、议会制与联邦制的直接效应

包容性越多,越可能引发内斗吗?

冲突结束后的权力分享

国家建设与主权分享?

第七章 结论

总结

超越“认同”对“利益”、“贪婪”对“不满”的二分

为什么是族群?

全球化与历史的终结

附录

第二章附录

第三章附录

第四章附录

第五章附录

第六章附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国家建构——聚合与崩溃

[瑞士] 安德烈亚斯·威默 著

叶江 译

格致出版社2019年10月

👆点击封面 即可购买


族群边界制定:制度、权力与网络

[瑞士] 安德烈亚斯·威默

(Andreas Wimmer)

徐步华 译

👆点击封面 即可购买





国家建构为什么会成功或失败


“我们”与“他们”:族群边界的制定


新丛书 | 格致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