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医护篇: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导读
后来,我们经历过风风雨雨,“什么”都有了,但反思过后,也可以有“我们”,那个初心不变的我们。
来源:医脉通 作者:苏沐
近期,最火的电影莫过于《后来的我们》了。
《后来的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十年的故事,时间轴从2007年到2017年,电影镜头从彩色到黑白,再从黑白到彩色的切换,就如林见清所说:“如果伊恩找不到凯莉,那么世界就是没有色彩的。”
十年,对于我们行医者来说,可能只是记录着我们的求学之路——读本、读硕、读博,亦或者只是记录着我们刚刚毕业没几年的摸打滚爬,并没有彩色到黑白的电影镜头,也没有从黑白到彩色的镜头切换,我们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凡人,一个决心终身投入到医学行业的年轻人。
十年前,初到一座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新城市,一所带我们进入医学领域的新学院,此后学习探索,在这条离生死零距离的道路上努力艰难地往前走。
作为其中的一名行医者,你还记得自己当初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学医吗?
知乎网友@易摸易推倒 :高三下学期,我从补习班出来,在车站等车的时候,旁边一个穿着挺破旧的女人主动上来跟我搭话,让我帮她看个东西,然后就从袋子里拿出来一个片子,让我看上面的诊断,问我她是不是得癌症了,我大概记得,诊断的内容写的是乳腺有肿块,遮挡了,不能确定是不是癌症。我就跟她说,这上边没说她得癌症,只是说挡住了,还得再诊断。然后她的眼睛一下就亮了,我第一次相信书上写的是真的,人的眼睛真的会变亮,会发光。如果我当了医生,会治病了,是不是能给更多的人希望,能看到更多人眼里的光。
知乎网友@梁Luke :我学医是受到了家人的影响,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让我无比骄傲的好医生。父亲那种行医的毅力以及对病人的那种态度,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无形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这个职业多具有的,就像无间道里梁朝伟的那句“我是警察”一样,我是医生。
知乎网友@pork :我喜欢听故事,我认为没有哪个行业更能见证那么多的生离死别,那么多的人性善恶,所以我选择了学医。我想去了解每一个人背后的故事,每一段艰辛不易,每一段喜悦欢畅。既然是要从事一辈子的职业,那不如做一份自己喜欢的。
选择一个专业就好比选择一个男/女朋友,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逼的,如果当初没有足够的喜欢,怎么会踏上这条路呢?只是有的行医者厌倦了,或者是没有当初那么喜欢了,选择半路下了船,但那也是极少数的;而大多数的,仍然一如既往地去“了解”它,“爱恋”它。
毕业后,初入社会的我们,不知如何与患者交流,如何与带教老师沟通;初入医院的我们,还不能很娴熟地去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
在没真正体会到救治患者的那份喜悦时,就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患者和家属的讽刺,以及少得可怜的工资给自己带来的经济压力,那时候的日子真的艰苦。但我们仍旧不怕,怀着一股初生牛犊的气势,哪怕处处碰壁也咬牙坚持着。
我们的愿望是在父母几年来默默的付出和支持后,尽快学到真本领,能独当一面,换来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虽然我们嘴上一直说着,一定要努力挣钱,给自己一个好的生活,其实心中全是那些身处困境的患者。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抢救吗?
那晚在紧急的抢救工作中,值班医护人员全体出动,连续几个小时的连夜奋战后,大家虽满是疲惫,但看到被抢救的患者转危为安,心里仍感欣慰,我感叹从来没觉得一夜可以过得这么快!
还记得第一次面对患者的死亡吗?
我参与抢救的第一个病人,是个肝硬化腹水的老人,呕吐咖啡色液体,抽出来的腹水都是红褐色的,抢救了半个多小时,老人还是不幸去世了。参与抢救时,我恨不得自己有八只手,恨不得自己是最棒的专家,能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第一次感知到生命竟如此的脆弱,那种无力感,这辈子都会刻骨铭心。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患者健康出院的背影吗?
那天是个清晨,那位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年轻人在住了15天院后,终于出院了,一个健康的生命伴随着一颗冉冉的太阳,得以重生。有时候医生就像一个雕塑家,一个个的患者就如同一个个的艺术品,当一个艺术品被修复成功、完美成型的时候,也就是自己最有自豪感的时候。
后来,有的患者进进出出,而有的患者进来了,就再也没有出去。突发的抢救和患者的离世,忽然在某一天,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开始变得麻木,无感。
忘记了第一次穿上白大褂时的责任和激动,忘记了治好第一位病人时的喜悦,忘记了第一次紧握住患者双手时的战栗,忘记了第一次经历失去一个生命的沮丧,忘记了……
十年之后,我们再度回首,生命中的所有变化都如此明显,当初青涩的少男少女早已长成了另一种模样,这种变化是无奈的,也是无可抗拒的。
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回到影片,故事剧情接近尾声的时候,林见清父亲的信才是整部影片唯一的泪点。信中这样写道,“这些年她好像突然长大了,我知道是因为你。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这年可能都得等你们老了才能体会的到。做父母的,你们和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
这何尝不是我们的父母最想和我们说的话呢?
这些年来,我们在工作中所受的委屈,所经历的磨难,父母都懂;因为黑白颠倒的工作,忽略了他们,父母都理解。可能当他们以患者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会突然发现我们长大了,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老了。
其实我们也想对自己的父母说:“我们有没有成就没关系,你们健健康康的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健康的话题,我最喜欢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幸存者回忆录》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做孩子的时候,感到无聊,盼望着长大。长大后又向往返回童年。我们浪费自己的健康,去赢得个人的财富,然后又浪费自己的财富去重建自己的健康。我们焦虑地憧憬着未来,忘记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为了现在,也不是为了未来。
除了这一条条源自生活、直击你我的话语,还有一组数据让人震惊不已:
有七成白领有过劳死的危险。
每4个人中就有1人肥胖。
中国皮肤病患者超过1.5亿人。
中国青年近视率世界排名第一。
中国每年猝死人口超过55万。
每天约有10000人确诊癌症。
中国肠胃病患者1.2亿人。
慢性病死亡占死亡人口的86.8%。
一次重症治疗保守估算50至60万,会掏空一个家的几乎所有积蓄。
我们的医学之路和这部影片的风格一样,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平淡中带着深入骨髓的情感,轻而易举就能教给我们流泪。
海明威曾经说过,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行医难,坚持行医更难。后来,我们经历过风风雨雨,“什么”都有了,但反思过后,也可以有“我们”,那个初心不变的我们。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