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一张儿科病床奖5万?没有医生参与的医改是耍流氓!
导读
新增一张儿科病床奖5万?如此直接且实惠的政策,一经发出还是在业内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来源:医脉通 作者:常乾坤
近日,福建省财政厅下发通知,将“以奖代补”,鼓励“倾斜、优先发展”:县级医院每新增一张床,就奖励5万元。据悉,这是福建省财政厅自2018年起,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每年增设的专项“奖励资金”,总计2亿元,此举也是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如此直接且实惠的政策,一经发出还是在业内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基层医院到底缺什么?不是床位而是人才!
如今儿科医疗资源短缺在各地已是普遍现象,大力推动儿科学科的发展早已迫在眉睫。但我们需要牢记的原则是“病急不能乱投医”,不能简单地将看病难问题归结于床位不足。
一方面,尤其在县级及以下级别的医院,有些地方不但不是想象的忙碌,甚至可以说是门可罗雀,这些地方缺少的并不是床位,而是群众认可的儿科医生。有数据显示,2016年,福建省为每千名儿童配备0.46名儿科医生,略高于全国的0.43,但与全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水平相比仍然相差甚远。
另一方面,当下不少县级医院的床位动辄上千张,而今还要鼓励他们增加床位,极易误导不正常的扩张,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儿科患者不少都是门诊性质的,从严格的诊疗规范上来说,并不需要住院。增加床位就意味着,将有更多不符合住院指征的患儿被住院,并由此带来抗生素滥用等一系列问题。
推动医改的协调发展少不了医生
床位数量增加了,医生数量却原地踏步,必将会产生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医生负责的床位已经是上限,不少医生的管床都在10张以上,而今无疑是把增加的床位,再分给已经超负荷、超标准的医生身上,极易造成管理的疏忽,增加医疗风险,对患儿来说不公平;另一方面,医生的工作量也将进一步加重,目前劳累猝死事件早已屡见报端,此举之下极可能让仅剩的儿科医生更加不堪重负,他们的健康谁来关怀,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医院想要健康发展,合理的床护比、医护比尤为重要,资源优化配置才能促进医院的整体进步。因此,若增加床位,那就要相应地增加医生;加大对床位设置的资金投入,那就要增加对医生的培养资金。否则单方面地推进某方面短板,只增床位不增人才的做法,是过度榨取医生劳动价值的行为,不但发挥不到正能量的效果,还会引起这个群体更加强烈的不满,产生使人泄气的副作用。
要知道,医生不是改造对象而是医改主力军,没有医生参与的医改是耍流氓!
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这原本是欢欣鼓舞的政策,但也应当认清行业的现实基础,找出儿科学科发展瓶颈,有针对性地采取举措,综合配套,系统推进,“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