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急救实纪:2个小时的搜寻、呕吐物沾染的救护服……

纳洛酮 医脉通 2018-08-21



导读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用医护人员的汗水,一滴一滴地凝结而成的。



来源:医脉通    作者: 纳洛酮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本本白纸黑字的120院前救护电话记录,上面的每一条记录,每一次120完成的任务,都浸透着所有急救队员辛勤付出的汗水。




 
耗时2小时10分的艰难搜寻
 
8月3日21:41,120急救指挥中心突发出车指令:关王庙尤河,胸闷。


盛夏的夜晚,暑热仍未消退。救护车迎着热风,向着呼救现场的方向驶去。


一看呼救地点,急救队员就知道,这是一趟“远车”——来回最少也有20公里以上。在救护车上,急救三人组(医生、护士、司机)提前与呼救者取得了联系,患者接通电话后,只会一个劲儿地说“难受”,急救队员进一步询问,患者却说不清究竟是怎么了,更让急救队员忧心如焚的是:患者孤身一人在屋里,身边没有一个人!


救护车越往北走,离市区越远,车头转向乡间的小路,两边的玉米长得一人多高,郁郁葱葱,形成盛夏中原大地特有的青纱帐,这情景在白天还好,看上去很美,可是到了夜晚,却变得阴森恐怖。此时此刻,急救队员只感觉救护车平日庞大的身躯,被这一望无际的黑暗所吞噬,像一叶小舟,在波浪中颠簸、漂浮……


为了精准定位、确认呼救者所处的位置,再联系患者时,可那电话却再也无人接听。


一遍又一遍地拨打,还是无人接听。


是患者病情突然加重?还是突发意外?这深更半夜,四处无人,举目都是黑洞洞的青纱帐,去哪里寻找呼救者?急救队员又急又怕,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在这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穿行,急救队员的自身安全也是堪忧。


此时,呼救电话既是一条生命线,也是一条帮助急救队员尽快找到呼救者的唯一联系方式。电话不通怎么办?向指挥中心汇报、寻求协助,指挥中心值班调度也是焦急万分,他因为他们的手里也仅仅只有这个电话号码和呼救者的姓名佟XX。

 

听着不像是“假警”,怎么办?回车?肯定不行!呼救者也许正在盼望着120急救队员的到来,急需医者的救护,那就继续再找!


120急救,履行的是神圣的救护职责与使命,绝不轻言放弃,继续往前找!凭着以往的出车经验,救护车继续往前行使,以期望在无边的黑暗中能看到一丝光明,可以下车询问。


一路拨打呼救电话,一路往前搜寻,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也在不停地拨打,期盼着患者赶快接通电话,以尽快找到呼救者。


走过一个又一个黑漆漆的村庄,越往里走,路越狭窄,两边的玉米叶向路边延展,几乎看不到路,只有一条蜿蜒的细线,好不容易才在路边看到有一家亮灯的小院,赶紧上前去敲门询问。


在疯狂的犬吠声中,院里走出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经过询问后这个地方真有一个姓佟的老人,自己一个人住在隔壁!在这名好心邻居的帮助下,急救队员上前敲门、大声呼唤着老人,好心的年轻人又去后院去喊呼救者的弟弟。


呼救者的弟弟来了,急忙把房门打开,原来,呼救者因年迈在拨打求救电话后,自己都不知道何时把手机按成静音了,难怪大家都联系不上他。


呼叫者弟弟打开手机,果然有二三十个未接电话,这些都是120急救指挥中心和急救队员为了找到呼救者而拨打的。每一条来电显示,都透露出急救人员的一分焦急!


子夜时分,救护车载着患者,安全返回医院。患者佟xx,男,84岁,以“恶心、呕吐伴心慌、胸闷10小时”为主诉呼叫120,初步诊断:急性心梗?120急救指令一下,救死扶伤神圣使命重任在肩!


危急时刻谁显身手?唯我120急救!


 



被呕吐物沾染的救护服
 
凌晨1点钟,120突发指令:富强路安居新村,“头晕,内科”!夜班急救人员快速出车。


呼救现场是在这个小区的一楼,救护车进到小区,但是无法靠近呼救者的居民单元楼,距离呼救患者还有80多米的时候,急救队员掂着担架、急救箱、氧气,步行进入患者室内。

 

急救队员随即为患者进行了现场查体、评估,此时的患者主要症状就是眩晕不适,伴有呕吐、痛苦不堪。患者身边只有一个85岁的老伴,别说照顾患者了,自身行动都是问题。老人言谈很有素养,对急救队员深夜赶到家里施救一再表示感谢。


一名医生、一名护士,面对头晕不适、不能行动的患者,还有一个年迈需要搀扶的患者家属,没有担架工,没有可用的患者家属,夜半无人援手,即使有担架也没用,怎么办?


患者情况危急,还在不停地呕吐……急救医生老王见状,没有丝毫犹豫,只见他蹲下身去,背起老人就往救护车跑去,急救护士掂着急救箱,扶着颤颤巍巍的患者老伴,医护二人协力,直到把两个空巢老人艰难地转运到了救护车上,才发现急救服已被汗水浸透,还被沾染了呕吐物……


120院前急救记录:患者张xx,女,83岁,患者以“突发性头晕伴呕吐10分钟”为代主诉,疾呼120,现场查体:神志清,精神差。1:40回车,接回医院后头颅CT示:小脑梗塞,转往病区住院治疗。


看似轻飘飘的几行字,凝聚着120急救队员多少汗水与辛勤付出!






年轻的急救队员接过了急救棒
 
3月28日9:57分,120急救出车指令下达:置地大道与乐山路某小区,内科,脑血管病。急救小组接到指令,立即集结出车!


救护车到达呼救地点,这是一座老式居民楼,没有电梯,医生苗子、护士小莉掂着沉甸甸的急救箱、担架步行上楼。


患者,女,78岁,双下肢虚弱,无力行走。经过初步评估,急救队员与患者家属沟通,需要把老人从楼上转运到医院,以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现场,只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唯一的患者家属还有腰伤,想要把老人抬到担架上,从四楼往下转运成了难题。


怎么办?


小苗医生没有丝毫的犹豫,弯腰就把老人背在身上,护士张莉在后面托住老人,医护二人艰难地把老人,硬是从四楼的家中,一步一步地背上了救护车!


这就是120急救,急救队员在伤患们危难之时,及时伸出援手,解伤患于危急。在前任老王因腰伤退出急救一线之后,年轻的继任者小苗们接过接力棒,继续发扬急救精神,他们原本与患者非亲非故,就因为这一声“120”,一下子拉近了医患关系。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大声而骄傲地说,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用医护人员的汗水,一滴一滴地凝结而成的。





精彩回顾


➤ 提前辞职是否该赔偿?医生应该这样维权!

➤ 在阻止医生多点执业的路上,三甲院长越走越远……

➤ 见证过无数家庭的传奇故事,一名医者眼中的“活着”

➤ 严打商业贿赂!天津各大医院约谈药商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