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引起的小缝合手术,1岁8个月男孩为什么进了抢救室?
导读
一个摔跤引起的小缝合手术,为什么会导致儿子进了抢救室?为什么会导致休克?为什么会插氧?为什么会注射肾上腺素?
来源:“淼哥故事会”微信号
作者:刘夏爸爸
大清早,好朋友发来一篇文章,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就发生在昨天。
6月2日
14:30,接到老婆电话,电话里老婆很慌张,1岁8个月的儿子在撕声裂肺的哭。
我潜意识想到,宝宝应该摔跤受伤了,因为以前儿子摔跤都会接到老婆电话。
老婆说:老公,快!儿子头摔破了,破了一个大洞,到处都是血......
老婆自从认识我以后,就几乎没有出去工作过,尤其有个儿子以后,就全职在家带宝宝,所以宝宝磕伤、碰伤老婆难免紧张慌乱。
接到电话的时候,因为公司还在做活动,我和同事刚吃完午饭,所以告诉老婆赶紧带宝宝去社康中心(就在小区楼下),让医生赶紧先止血,然后看医生怎么建议。
老婆照做,带着背包(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都在包里)下楼就往社康中心的方向跑。
14:39,给老婆电话,老婆已经在社康中心,说医生建议赶紧到市儿童医院,需要立马缝线。
因为以前擦碰,社康一般都能解决,我意识到这次问题应该很严重,在车上瞬间眼眶开始湿润。
早上离开家的时候,老婆知道我们是在早教中心做六一活动,还说想带着儿子陪我一起去,我觉得不太方便,就没同意。
这一刻我后悔不已:如果带了他们一起,儿子是不是就不会摔伤?
查了一下导航,到家要31分钟,于是赶紧打电话给住在小区的朋友,看看方不方便帮忙带老婆和小孩,和我直接去医院汇合。朋友因为在外面有事没有办法,所以决定让老婆打车到医院。
14:43,再次给老婆电话的时候,老婆说在小区遇到一个邻居(陌生人),看到小孩状况,立刻叫自己老公开车送我老婆到医院。
非常感谢她,只有当妈妈的人,才能真的理解和支持。
自己赶紧开车到儿童医院,中间和老婆又通了两次电话,都是邻居接的,说宝宝在社康已经止了血,让我不要担心。
15:06,到了医院急诊室,立马给老婆电话,老婆说还有两公里到医院,再次叮嘱我赶紧去挂号。
挂号后去分诊台,没有排队直接插队(谢谢其他家长理解),告诉医生宝宝摔跤摔破了额头,需要马上缝合。
医生说:等宝宝到了再带过来给他看。
15:16,再次给老婆电话,老婆说最后一点路有点堵车。
15:21,宝宝终于到了医院,看到宝宝的时候,他的额头社康医生已经做了处理,并且贴了纱布止血。
第一感觉,因为缝合以后最多留点疤,对于一个不重视颜值的爸爸来说,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
同时看到了邻居陪在老婆身边,嘱托老婆加一下邻居微信,好等宝宝好了以后感谢人家。
15:30左右,进入急诊室外科,医生一边了解宝宝的情况一边说:怎么过了个六一,这么多宝宝摔伤。
看了一眼手术室里面,果然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刚缝合完额头。
接下来都是流程化的处理,开单、缴费、等待缝合。
15:40左右,宝宝开始缝合伤口。
首先是清洗伤口,医生让我按住宝宝脑袋,妈妈按住身子,医生拆掉纱布,清洗了一下伤口,就给宝宝打了局部麻药。
看到鲜血从自己儿子的额头不断流出的时候,老婆再次控制不住情绪哭了起来,一直说都怪自己没有看好宝宝,自己很后悔……
我安慰老婆说坚强一点,缝合好就好了,并让老婆转过头去不要看,尤其医生用夹子夹着酒精棉塞到伤口里面消毒的时候,血更像溃堤一样,需要不断用棉花球去擦拭干。
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可是我不能让老婆看到,怕她情绪失控所以只能悄悄地抹去眼泪。
伤口深到可以塞进去一个棉球绕一圈消毒,哪个爸爸妈妈看到不会心疼?
医生第一次缝合的时候说,伤口的肉已经烂掉的,第一次缝线在收紧线打结的时候线直接拉破了肉,医生不得不重新缝合,这个时候我的眼泪又流了出来。
缝合时老婆一直问医生会不会留疤,能不能用不留疤的技术,毕竟现在医学这么发达。
我赶紧让老婆不要说话,因为我怕她的情绪影响到医生,只想早点给宝宝缝好伤口,不要让宝宝受罪。
每一针下去,宝宝都会撕心裂肺的哭,作为爸爸的我能接受宝宝有点疤痕,对于妈妈来说,自己的儿子应该永远是最帅最完美的。
15:55左右,缝合手术完成。
老婆抱着儿子,我拿着医生开好的单据去注射科排队打破伤风针。到了注射科看到好多家长都拿着针剂,问了一下医生需要先拿药,就让老婆带着宝宝在门口等,我去拿药。
拿到药给医生后,医生说需要先皮试,测试宝宝会不会过敏,同时问了宝宝有没有药物的过敏史,我和老婆想了一下,告诉医生宝宝出生后有过湿疹,没有过其他过敏症状。
16:04,宝宝打了皮试,又哭了起来。医生告诉我们20分钟后找她看结果。
16:24,我们带宝宝看了医生,医生说皮试正常,没有过敏反应,于是宝宝的屁股上又打了一针破伤风。
我想着终于可以结束了,因为晚上公司还有工作,所以想着送完老婆回家后,还可以来得及。
然后医生说,需要继续留在医院,观察30分钟。我算了算时间,也还来得及,就继续和老婆带着宝宝在医院玩。
16:39,还在和公司同事聊宝宝的情况。
16:40,宝宝终于不哭了,也有了笑容,状态也好了很多,也愿意自己到地上玩了,就拍了一张照片发给同事。
同事说,看着都扎心。而谁也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扎心!
16:42,宝宝突然开始呕吐,我安慰老婆说,宝宝今天摔了跤,又来医院做了缝合手术,多少会有些惊吓到,呕吐也是正常情况。
问了老婆宝宝吃了啥,老婆说宝宝中午吃的粥,就没再往心里去。一分钟后......
16:43,宝宝还在继续呕吐,我用纸巾擦干净宝宝吐在妈妈身上的粥,拿去丢在垃圾桶回来的时候,发现宝宝已经闭上了眼睛,全身发紫,嘴唇已经发青,第一反应就是叫老婆抱着宝宝赶紧和我去找医生。
到了注射科,注射的医生看了一眼,也没说话,就带着我和老婆七拐八拐直接进了一间看以来不一样的病房。
到了病房,值班医生第一个动作就是测宝宝心率、血压,了解完情况后把给宝宝做缝合手术的医生也很快到了病房。
医生当时给了两个方向的判断:(1)宝宝颅内出血;(2)宝宝过敏。并且给宝宝吸上了氧气,身上也多了很多只有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检测仪器。
这个时候,我已经没有时间去考虑太多,医生开好单后,让我赶紧去缴费,并且嘱托我不要排队,并且在收费单上盖了一个章:病危重症。
我拿着单离开病房去交费回头看了一眼,门上三个很醒目的大字:抢救室。
真不明白,只是摔了一跤,做一个缝合手术,怎么就突然变成了病危重症?抢救室?
事实证明,我确实太大意了......
到了收费处,很多人排队,我和第二个排队的人(一个很慈祥的大姐)说我儿子重症,能不能先交一下,大姐自然是同意的。
可是到了收费窗口,差不多5分钟都有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在和收费员讨论一个好像是4.9元退款的问题,即使我把收费单给了收费员,即使我告诉收费员和旁边这位大叔我儿子重症,他们还是不依不饶的在继续讨论。
交完费回到抢救室的时候,儿子已经在输液,还是一动不动,脸色发青......
我的心都碎了,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一般,后面的顺序会有一些混乱,因为我的大脑已经完全空白。
输了一会儿液,大概两三分钟,老婆问我:我手机呢?在所有包包里找了一遍,才发现老婆的手机找不到了。
我用自己手机拨通了电话,一个很和蔼的女性告诉我在椅子上捡到了手机,让我去拿,我和老婆交代了一声就离开了病房。
出门后再次电话确认地址后才发现我又想错了,在我感觉过得很快的几分钟,手机已经不在医院,我必须步行去把手机拿回来(附近一个很近的地方,可是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没有方向感)。
出门不到5分钟就接到一个座机号码,医生打过来的,说你什么时候回来,要赶紧去缴费拿药,并且要送血去检查窗口。
我说很快很快,拿到手机回来的路上又再次接到医生电话,我以百米速度冲回了病房,前后不到十分钟。
回来再次缴费、送完血回到病房,儿子还是一动不动,我想着有医生在,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
17:10分左右,缝合手术的医生和抢救室医生沟通后,开了CT的单,要检查宝宝是不是颅内出血,不过CT要求宝宝一定要睡着,让宝宝睡熟的办法就是灌肠。
灌完肠后不久,护士、老婆、我带着宝宝去做CT检查,宝宝刚放在床上,就开始乱动,这个时候妈妈的怀抱对他来说是最安全的港湾。
我们不得不带着宝宝回到抢救室,回来后宝宝就一直挠屁股,我们以为是灌肠的原因,过了差不多五分钟,老婆看宝宝还是一直挠屁股,就想去帮他拍拍,结果打开纸尿裤,发现宝宝屁股上全部是蜂巢状的红色疹子。
在次之前我和医生讨论过,我坚持宝宝是打针造成的过敏,因为打完针在观察期间出现的针状非常迅速,我自己感觉明显是外因刺激造成,不可能是颅内出血。
医生坚持双方向诊断,就是因为宝宝一直没有出现过敏应该出现的症状。除了昏迷、血压低、心率低,而这些颅内出血也都有可能造成同样症状。
接下来很快,甚至是瞬间,宝宝全身(屁股上、腿上、脚上、耳朵、脸上、手上)所有地方都是红色的片状的疹子,这个时候医生判断有了过敏反应,应该是过敏造成的昏迷。
是“应该”,因为我们在问医生的时候,医生还是说:有可能。
与此同时,宝宝心率和血压都出现了很大的异常(高还是低我根本没有时间了解)。
处理方案就是打抗过敏的针剂、输抗过敏的药液,这个时候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安慰一直在哭的老婆,同时缴费、取药、缴费、取药。
打完针剂输完液以后(感谢现代医学的发达),宝宝很快稳定下来,同时身上的疹子很神奇地消失不见了。
我和老婆都认为,这次可以放心了。老婆还是一直说:好后悔,都怪自己没有看好儿子。
其实她不知道,我永远不会责备她,1岁多的宝宝摔跤谁能预防呢?
对于老婆,我一直都是深深歉意,认识我就一直陪在我身边,我走到哪里跟到哪里,甚至都没有给她一个像样的婚礼。除了歉意和玩命的努力,我还能做什么?
18:00左右,这个时间不一定准确,因为这一段我思维混乱了。
测试儿子血压、心率的机器突然报警,老婆哭喊着叫来了医生,医生给的建议是刺激宝宝,让他赶紧醒来。
医生说:是宝宝输了抗过敏的药,又熟睡导致的。
现在我觉得自己就是傻子,医生已经开始给宝宝除颤,宝宝已经没有了呼吸,而我居然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除颤后宝宝有了一点呼吸,这个时候医生叫来了医院的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来之后我记得两句话:打肾上腺素,继续输液增压。
而我还是只能:缴费、取药。这个时候我还就能做什么?只有坚定地相信医生,相信医生的专业。
的确要感谢医生,从这个时间开始,宝宝在熟睡中渐渐恢复了正常。
20:30前后,我和老婆、护士带宝宝做了CT,半个小时候出了结果,宝宝颅内一切正常。
这个时候老婆问护士,现在确定是打破伤风针导致的过敏了吧?护士说:基本上可以确定。
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医生说过宝宝昏迷的确切原因。
我问过医生,如果宝宝不打破伤风行不行?医生说:即使皮试测试出了过敏,也一样要打,因为一旦破伤风,就只能等死。
22:00多,宝宝转到了留观病房。老婆三次要求过宝宝住院治疗,医生都没有答应,可能是因为医院病床不足吧。
凌晨00:00-02:00,宝宝还在输液,老婆陪他睡觉,我拿出手机查了几个词汇。
肾上腺素:
[功能主治]用于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进行心脏复苏的主要抢救用药。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休克表现,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其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伴有一些过敏性相关症状。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儿子是休克不是昏迷,原来儿子又在鬼门关走了一回。
“又”,是因为儿子是难产出生,所以给儿子起名字的时候,给他起名字叫“刘夏”,谐音“留下”,只想他健健康康地留在我们身边。
感谢所有为了我儿子康复付出的医生,是你们“又”一次让我和老婆最爱的儿子留下,留在我们身边。
可是我只想知道,一个摔跤引起的小缝合手术,为什么会导致儿子进了抢救室?为什么会导致休克?为什么会插氧?为什么会注射肾上腺素?
愿身边的医生和您认识的医生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如果这是医疗中难以避免的,我接受。如果这是医疗中可以避免的,做为爸爸,至少我要知道可以避免。
坐在儿子床边,颤抖着记录完整件事情,泪水涌出了好几次,老婆每次醒来都说,老公你快去睡,明天还要工作。
如果我真的可以睡着,多好。
淼哥点评:
这位好朋友,在和淼哥沟通的时候,非常理智客观,他说感觉医护人员也很不容易,亲眼看到大家在全力抢救宝宝。
他愿意把这个经历分享出来,除了想弄清楚原因,想知道有没有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更多的是,他想让其他父母看到后引起重视。
淼哥非常感谢他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对医疗行为的配合,其中有几点经验值得大家学习:
1.统筹帷幄:
在意外发生的时候,能够合理安排,分头行动,不浪费时间,不自乱阵脚。
2.胸襟宽广:
从头到尾都没有抱怨妻子,并且一直给予宽慰,再难受也不在妻子面前表现,是个好老公。
3.善于沟通:
在医院排队的时候,知道和前面的人沟通,寻求大家的帮助,世上还是好人多,真正着急后,大家都会伸出援手的,有困难多开口。
4.理性克制:
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特别是抢救的时候,争分夺秒,家属真的是要积极配合,这个时候医护人员是在和死神搏斗,你添乱,害的就是自己的亲人。
5.谨遵医嘱:
这次意外,可以说救了宝宝的,就是父母听从了医嘱:“需要继续留在医院,观察30分钟”。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直接走了,现在宝宝会不会已经没了?
淼哥告诉他,不在现场,我不清楚确切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是随机的,正如地震爆发,只能算出个概率,预估风险,而真正需要提高的,是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的应灾能力。
过敏可能随时随地发生,需要做的是尽量避免可能的过敏物质,并且抓紧一切时间去医院。
常见的药物过敏临床表现有:
一、过敏性休克反应
1.呼吸道阻塞症状:
由喉头水肿、气管和支气管痉挛及肺水肿引起。表现为胸闷、心悸、喉头有堵塞感、呼吸困难及脸色涨红等,伴有濒危感、口干、头昏、面部及四肢麻木。
2.微循环障碍症状:
由微血管广泛扩张所致。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畏寒、冷汗、脉搏微弱及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由脑部缺氧所致。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过敏反应:
如瘙痒、荨麻疹以及其它各种皮疹等。
二、血液病样反应
本组反应类型的区分主要取决于血象检验的改变。主要症状有:颗粒性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三、血清病样反应
其反应症状主要为血清病样改变,临床以突发的广泛性红斑及荨麻疹样发疹常见,并可伴发热、关节痛及淋巴肿大。
四、其他全身反应
由药物引起的皮肤粘膜发疹大部分属于此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过敏性药疹主要有:固定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湿疹皮炎型药疹、多型红斑及重症多形红斑药疹、光敏感性药疹等。
现在好朋友的宝宝,逐渐恢复过程中,祝小朋友日后不再受病魔的困扰,健康快乐的成长。
他的这段经历,值得家长们汲取经验,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