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的教训!护士好心喂患者一颗糖,医方赔付74万元 | 医眼看法
导读
只有无知,才能无畏,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在医疗圈里也不见得是好事,执业生涯分分钟会毁于一旦。
来源:医脉通
作者:刘严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重大抢救中,往往很少有人犯错,很多差错事故总是在不经意间造成的。时时警醒,处处谨慎,才是执业之道。
2017年,老年患者杨某,男性,因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半天入住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住院15天时,出现呕吐、喘憋明显等症状,经抢救无效死亡。患方认为,患者死亡是由于护士为患者口服糖块,导致患者窒息死亡,遂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判令医方赔偿医药费1961.08元、死亡赔偿金873 684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2万元、丧葬费50 802元、交通费5000元、护理费3000元,并且诉讼费、鉴定费由医方负担。
医方否认患者的死因为窒息,不同意患方的诉讼请求。医方指出,患者因病入住消化科,入院后对患者进行了相关治疗。2017年7月20日上午,护士在行晨间护理时,发现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苍白等,但可以听到医生的呼唤,医生询问是否有不适,患者未回应。后考虑患者一夜未进食,护士给患者吃了一块糖。后因抢救无效,家属放弃抢救,医方宣布患者临床死亡,当日家属签署尸体解剖告知书,但家属不同意进行尸检。医方认为,医方对患者进行的相关治疗正确,符合医学原则和规定,患者的死亡原因有窒息可能,但不排除心肺原因导致死亡的可能性。
法院根据患方申请,依法委托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2018年11月9日,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出具鉴定意见书。鉴定结论认为医方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存在以下医疗过错行为:
1. 在患者出现大汗等症状前未给予任何辅助检查,尤其是血糖测量,而直接给糖尿病患者糖块口服,指征不明确;
2. 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直接给予糖块这类较硬、粘性的食物治疗,未充分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存在不妥;
3. 糖块并非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治疗药物,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给予糖块治疗存在不妥,且未见相关处理医嘱护士直接针对病情进行处理,存在过错。
医方上述医疗过错与对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建议医方占主要原因,最终的责任程度尚需法官结合本案其他证据材料进一步确定。
法院最终认为,就患者的死亡原因,根据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出具的鉴定意见书,医方给予患者口服糖块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判决医方承担60%的赔偿责任,赔偿患方医疗费一千三百七十二元七角六分、死亡赔偿金六十一万一千五百七十八元八角、丧葬费三万五千五百六十一元四角、精神损害抚慰金七万元,以上共计人民币七十一万八千五百一十二元九角六分;鉴定费负担一万零五百元,负担诉讼费九千七百三十七元。共计约七十四万元。
低血糖症治疗方法要仔细学习
低血糖谁不会治啊?先来看看教科书上是怎么写的。
笔者上学的时候用的是第三版教材,隐约还记得对于低血糖症的描述没有这么详细,也就是50%葡萄糖液静推,然后继续输注葡萄糖液,注意监测血糖等。如今改版到第九版,内容真是丰富,不但有根据病情的治疗方法,还有风险防范、注意事项等。突然感觉应该把第九版内科学仔仔细细、逐字逐句地学习一遍。
对照教科书可以看到,本案中医方在处理患者的时候,确实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1.考虑低血糖为什么不查血糖?
教科书指出,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应及时测定血糖。如果是没有血糖仪无法及时测量的小诊所就罢了,一个三级医院的内科病房怎会不能检测?本是很简单的事情,测量血糖即可明确低血糖症诊断,或排除低血糖症,但医方没有那样做。而且,也没有多考虑一下其他的问题,完善相关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如果一个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出汗、面色苍白,考虑突发情况还挺多的,起码血压和血糖要测一下,心电图查一下,心率快除了考虑低血糖、低血压可能引起,消化道再出血也有可能。如果都没事,是不是要考虑脑血管病,进行神经查体、影像学检查。
2.护理人员给糖块是常规做法吗?
教科书指出,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及时给予50%葡萄糖液60~100ml静脉注射,继以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必要时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mg和(或)胰高血糖素0.5~1mg肌内或静脉注射。这是医务人员应该给予的治疗方案,而给予含糖饮料、糖块、甜点等方法一般都是轻中度低血糖症的处理方法。而且临床上,一般医护人员都会指导患者或家属实施饮食治疗的方法,很少会有护士亲自喂食糖块的。笔者最多只这样做过:用注射器抽取高糖溶液,直接推入患者口中的事情,当然是特别小心翼翼地缓慢朝着颊部,避开咽部推注。
3.风险防范做到位了吗?
教科书上明确规定,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避免呼吸道窒息。这一点即使不说,临床工作中也应该注意。护士应该非常清楚,无论什么原因导致意识不清的患者都要注意误吸风险,一般头扭向一边,防止窒息。在这里特别强调避免窒息,想来也是临床上出现过很多危险情况,需要特别提示。
本案中,患者本来就是一个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昏迷后可能会有呕吐、误吸、窒息风险。医方的护理人员显然是经验尚浅,风险评估不足,未采取防范措施,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安然度过大风大浪,却溺死在小水坑中
细节决定成败!医疗工作中细节问题无处不在,很多时候医疗质量决定于细节。如果注意细节,手术做得漂亮,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预后佳。如果不注意细节,会发现治疗过程不顺畅,甚至可能遭遇麻烦。
很多医生在危重症抢救时表现出色,诊断正确、评估全面、抢救及时、治疗合理,而却在处理一些“小事情”的时候,因为疏忽而出错,导致严重的后果。“不经意”间,风险丛生,威胁执业生涯。
有人说,医生越干越胆小,畏手畏脚。是因为见的多了,担心的事情多了,行事更加谨慎了,自我保护意识更强了。只有无知,才能无畏,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在医疗圈里也不见得是好事,执业生涯分分钟会毁于一旦。
做事循规蹈矩可能很难功成名就,但最起码会安枕无忧。临床工作中要坚守诊疗规范,新版教科书翻一翻,没有一句废话。从目录开始,看看那些病名,在鉴别诊断的时候可以比较容易想起来。每个疾病从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到治疗的重头戏,句句斟酌必有收获。新发指南及时更新,国外的先进思想可以先不管,先把国内的指南读明白。治疗方案首先要坚守治疗原则,焦点不能只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章节,一般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康复治疗也非常重要。
小心使得万年船,只有注意细节、谨慎处理细节,才能事事顺遂。还是笔者院长常说的一句话——医疗无小事。要想不阴沟翻船,执业生涯顺利,业内口碑佳,就需要细心,处理患者时刻警醒,多思多想。
执业有风险,诊疗需谨慎;入行不易,且行且珍惜……
案例来自于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
http://www.bjcourt.gov.cn/cpws/paperView.htm?id=100869312144&n=8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