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你!”一位工作12年的医生带着困惑选择了离职……
导读
可笑的是工作十几年,最终折磨并击败我的居然是复杂的人际关系。
来源:医脉通
作者:竹雨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从医院辞职已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一直处在轻松的氛围,本不想思考,但想到自己的性格,唯恐以后后悔现在的决定,于是记录当下的心境,提醒下自己。
在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已经12年,决定辞职甚至是改行的那一刻前,我一直是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顺从父母的心意,一路读书到硕士毕业。2007年进入医院工作,2009年顺利取得主治医师职称,我一直以为我会像读书一样,按部就班的工作,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就这样直到退休,毫无悬念也毫无波折地度过一生。
但现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与顺利,职场不是青青校园,在职场里工作真的可以用“摸爬滚打”来形容。可笑的是工作十几年,我从来没有因为和病人之间的矛盾或者薪资的问题所困扰,最终折磨并击败我的居然是复杂的人际关系。
图源:摄图网
“我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你”
毕业时因为爱情,我选择了离家千里之外的一个二线城市三甲医院就职,所在科室是省重点专科,虽然觉得当时的男朋友(现老公)太没有魄力,不敢选择省会城市打拼,心里有点遗憾,但来到这座旅游城市后,还是被它的山水景色所吸引了,年轻的时候总会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又美好。
我是医院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刚刚从学校毕业,充满着青春的无畏及斗志,感觉走到哪里都会带来一阵旋风。加上本人是北方女子,性格直爽不娇气,很快就胜任了一线临床的工作,值班、倒班、会诊根本不在话下。
晋升主治医师后觉得自己不能停留在单一重复的工作中,看到其他高年资医师都有专家门诊,我自然也是有所期盼。主治后三年看着其他科室的小伙伴们都开始坐门诊,于是趁着主任心情好的时候,我试探性地问了句“什么时候可以安排自己出门诊”,他说:“好啊,那你就每周六日上午出门诊吧。”
于是我欣然接受,周末两个上午的门诊让我的诊疗思维以及应变能力大有提高,但只持续了近一年后,医院为给医务人员减负取消周末门诊。
不安分的我又去找主任申请安排门诊,这次主任并没有明确表态,只说慢慢看,几个月后我再次提出申请。
那是一个下午下班后,湿热的空气将人们熏蒸地有些昏昏欲睡,我推开主任办公室门后表明了自己的意图,主任面前的电脑屏幕正在播放着宫廷剧,他眼神都没离开过屏幕说:年轻人急什么!
我说我希望有所提高,主任抬起眼皮透着不屑说:“坐门诊就提高了?急功近利可不好啊.......”我从来没想到自己积极工作会给主任带来这样的印象,急忙辩解道不是那个意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多接触一些病人,多一些积累。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主任坐直身体往后一仰,躺在老板椅上说:“我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你。”
到现在我都记得他当时说这句话的表情与神态,永远记得这句话带给我的震撼和羞辱。一时间我竟然不知道该怎么答复,主任的这句话居然让我哑口无言,我困惑着退出了办公室。
那天晚上,雨下得很大。
图源:摄图网
“不能做社会的渣子忘恩负义”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从那个时起我开始变得消沉,开始反思自己到底哪里做的不对,是不是太张扬了?是不是太轻狂了?是不是不够尊重领导?随之后来的工作状态已经不像当初的那样投入和积极,我开始带着一丝小心翼翼,一丝疑虑和困惑,变得开始质疑自己。
这个状态持续了近一年,我工作很不开心,病患带给的成就感已经不足以维持我的自信心,正好这时孩子不期而至,作为女人最幸福的阶段,工作的不顺心已经被生活的小幸福所冲散。
直到休完产假后上班,主任说:“你现在的状态不能倒班,我们商量之后决定安排你坐门诊”。
一听门诊我心里有些小激动,主任接着说:“你到分院区门诊吧。”他的话刚说完我就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口中的分院区相当于一个社区医院,门诊几乎荒废,每天看不到什么病人,但当时的我却异常平静地答应了。可能是骨子里从来没有过叛逆,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怎么为自己争取。
去分院门诊安排的是全天,起初我还是天天坚持,一个月只看到过两个病人,后来我开始和家人抱怨业务荒废了,家人安慰孩子还小,就当是主任照顾自己,让我安心带孩子。家人的宽慰让我对自己的状态有些释然,当时觉得这样的状态是主任为我好,于是半忐忑半坦然半怀疑地接受了七个月的“冷板凳”。
边做门诊边看书边等病人,就在那个时候萌生了考博的念头,但那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现在回想,如果当时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考博的信念更坚定一些,也许命运就会因此改变,但终究是“一闪而过”。
终于熬完了一年的哺乳期,我回到住院部,日子似乎又回到从前的忙碌与充实,可是忙碌过后总觉得有些空虚与落寞。为了改变自己的心境,我决定到省会医院进修,半年的进修期很快就过去了,那半年的经历让我又恢复到初入职时的意气风发、自信满满。
回到科室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主任也安排我每周一天门诊,当时的我很自信,也很卖力地去工作,不过在主任面前我更加毕恭毕敬,唯恐什么事情做不好挨批评。
但,这样的平静并没有维持多久。
有一天科室全体人员会议时,主任突然说道:“有些医生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不该自己做的也要逞能,不要忘了自己的荣誉都是科室给的,不能做社会的渣子忘恩负义。”
我当时真不知道他说的是谁,一周后才有护士和我八卦说,我的一个病人家属找到院长投诉主任有多么不负责,多么瞧不起病人,还不如年轻的医生。说实话我真是冤枉,我都已经很小心翼翼了,结果还是踩了雷。
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每天在冷嘲热讽与指桑骂槐中度过。我不知道为什么那时的自己居然没想过改变,没想过反抗,或者说失去了抗争的能力。不知道是“一孕傻三年”,还是部分的精力被孩子分散了,我已经变得逆来顺受,当时只奢求不要点名批评就行,我问心无愧地工作就好。
图源:摄图网
“主任没办成的事被一个年轻医生办成了”
越是想简单的生活,生活越是复杂。
很快迎来了医院三甲复审,有天医务科通知我,因为三甲复审需要成立中医病房,抽调有中医背景的人,而我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又在病房工作这么多年,是最适合的人选。当时主任说这是个好机会,调整岗位对我有好处,于是我被调到了医务科。
医院一直都有中医门诊,中医科主任对筹备病房的态度让我摸不准,有时候很积极,有时候很犹豫,但我毕竟年轻,很想表现?或者很想卖弄?说实话连我自己都搞不懂了。
中医门诊近20年主要是经营针灸、拔罐治疗,针对疼痛类疾病,几乎没有其他的特色治疗。而当时正好盛夏,我提议为给中医病房成立造势积攒人气,开展“三伏贴”、“耳穴”免费大型义诊。
中医科主任当时听了很纠结,毕竟二十多年没有开展过这个项目,相对我们来说,本市其他医院的这些特色治疗已经开始得非常成熟了。于是我和当时一个中医研究生孟医师开始书写方案,并跑前跑后,最终打动主任,义诊活动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
副院长高兴地来到现场,当着大家的面和主任说他没办成的事情就被一个年轻医生办成了。
接下来开始筹备资料,打印编辑三甲试卷及各种材料,购置医疗设备……就这样过了大半年,中医科住院部成立在即,眼看其他人员到位待岗,我却还在医务科,情急之下询问中医科主任,但却没有得到答复。
眼看着中医病房成立,眼看着主任带着其他医师会诊、义诊,而我尴尬了……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做什么?后来才得知,我被“完美”地踢出了局。
有可能真的是自己个性的问题,或者是北方人的个性不适合委婉的南方,为了筹备中医病房的事情我倾尽全力,最后却被质疑有野心、急功近利。
后记
《无问西东》一开始,张果果有这样一段独白: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我也思考着这个问题,但至今没有答案。
现在的我辞职了,离开了那个我曾经非常投入、非常热爱的地方,也许是自己的问题,也许是他人的问题,也许是不懂得迂回与套路,也许是不懂得人情与世故。我不置可否,身为医生的我最黄金的十年就这样度过了。
现在的我很轻松,没有隔四天一个的夜班,没有时刻紧绷的弦,当然也没有了治愈病人的成就感。接下来,我需要停下自己的脚步,好好地想想该怎样度过余生。
精彩回顾
➤ 70岁大娘诉怀孕、20岁小伙子被“爆菊”……急诊医生夜班都经历了什么?
➤ 医学博士桃色事件引发学术造假关注,救护车闯红灯撞死六旬老人 | 医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