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艺人高以翔死因查明,这些急救技能你必须知道!
导读
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宁波录制节目时猝死,年仅35岁!来源:医脉通综合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个冬天,注定是一个不太温暖的冬天。
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宁波录制节目时猝死,年仅35岁!
事情从昨晚开始发酵,11月27日凌晨2点17分,有网友发微博爆料,演员高以翔录制《追我吧》综艺时发生意外,心跳停止3分钟,经过十多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
27日上午,高以翔所在经纪公司发布声明,称高以翔经近3小时的急救后,不幸离开。
随后27号中午,浙江卫视《追我吧》官方微博也发布了声明,高以翔死亡原因确认,医院最终宣布其心源性猝死。
高以翔的身高比一般人要高,有195公分,从小学时就非常喜欢运动,为了维持身材还经常锻炼,那么身体素质这么好的他为什么会突然猝死?
有网友透露,《追我吧》节目运动强度很大,梅花桩、飞檐走壁、徒手爬高楼,还是深夜录制,对参演嘉宾的体力消耗很大。据《新闻晨报》报道,高以翔参加的那期节目从26日晚间8点半左右就开始录制,事件发生时,节目嘉宾已经参与了5个小时左右。
运动何以致命?
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h内意外死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心脏病学家的说法,叫做运动性猝死。
人类历史上第一例有据可查的运动性猝死可追溯到公元前490年。
那一年,希腊军队在雅典附近的军事重镇马拉松与入侵的波斯军队展开了一场决定希腊命运的激战。希腊军队大获全胜后,青年士兵菲迪皮德斯奉命跑回雅典报告胜利的喜讯。
但是,当他跑到雅典时,他只喊了一声“我们胜利了”,便倒地死去。为纪念菲迪皮德斯,“马拉松”长跑运动诞生了。
在当代,我们也经常听到马拉松选手猝死的消息,仅在今年10月20日就有2名半马选手离开了我们。
运动性猝死不仅发生于职业竞技运动员,也发生在普通健身者中。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很多关于夜跑猝死的情况,那些参加夜跑的人们,白天工作繁重,身体很疲惫,而他们热爱运动,想要用夜跑来锻炼身体,同时放松疲惫的身躯。但是,大强度的锻炼根本不会使身体放松,而是让身体更加的疲惫,心脏,肺部等承受负担。晚上再大强度锻炼,身体承受不了,导致猝死。
运动性猝死主要与心脏和脑血管疾病有关,其他因素也可引起猝死,但不多见,包括中暑、体能消耗过度引发身体机能衰竭、滥用药物等,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高以翔就是死于这个原因。
猝死其实离我们很近
高强度的工作量,除了明星艺人外,还有我们的医生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在近半年时间,发生猝死的医生就有很多:
此类悲剧屡见不鲜,医生猝死的现象也越来越走向低龄化甚至年轻化,医务人员过劳死问题也一次次被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根据中国医师营养健康状况调研报告,对7000多名医生调查结果表明,现在有1/4的医师患有心血管疾病,1/2的医生患有高血压,40岁以上男性医师患病率是普通群体的2倍;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全国医师人员的健康情况不得不令人担忧。
不可不知的急救技能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居全球之首。然而,目前我国心脏骤停抢救的成功率极低,患者存活率不足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数秒钟内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60s内就呼吸停止,4min就会出现脑细胞死亡,超过10min被抢救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有人突然倒下,目击者(或第一反应人)应立即识别并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PR),并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抢救。
医生手把手教你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操作
AED的正确使用
在救护车来之前,我们应该这样做↓↓
医脉通综合自鲁原心论坛、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等
精彩回顾
➤ 半年内5名心血管专家接连落马!一份判决书,揭开耗材回扣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