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10位女性里,就有3位曾经或正在遭遇家暴……

医脉通 2022-09-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第十一诊室 Author 六团队



导读

面对家暴,我们能做些什么?


来源:第十一诊室(ID:consultingroom_11)

作者:六团队





11月25日,凭借蒙娜丽莎仿妆走红的美妆博主@宇芽YUYAMIKA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视频,揭露了前男友@沱沱的风魔教长期对自己进行家暴的罪行,引发了数百万网友支援。


宇芽遭前男友沱沱家暴,图源:微博


从25日起,“家暴事件”在微博持续发酵,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网友、官媒的积极关注,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蒋劲夫家暴”、“家暴的四种形式”、“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等话题在微博热搜上居高不下。


宇芽发布的“电梯拖拽视频”可谓触目惊心,看到视频的每一个人的心头可能都萦绕着相同的恐惧和担忧:“如果此时被拖拽的那个人是我,我有没有把握能够逃离这个恶魔?如果被拖拽的人是我,我当时的内心该有多绝望?


而真真切切经历了这地狱般事件的当事人宇芽,在经历了渣男的5次家暴、无数次精神施压、洗脑、恐吓后终于鼓足勇气站出来,告诉大家“我被家暴了,过去的半年我仿佛活在噩梦里,关于家暴的这一切,我必须说出来!”,并通过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而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经历的女性其实数不胜数,却有很多人有苦难言,因为各种各样的顾虑选择沉默、隐忍,被打碎了牙只能往肚里吞,不知道自救或找不到途径自救。





30%有性伴侣的女性曾遭遇家暴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估值表明,全世界大约有三分之一(35%)的妇女在一生中曾经遭受亲密伴侣的身体暴力和/或性暴力或者非伴侣的性暴力。


而大多数的暴力是来源于亲密伴侣的暴力——全世界有性伴侣的妇女中有近30%的人报告称,她们一生中曾经遇到由其亲密伴侣实施的某种身体暴力和/或性暴力,甚至全球高达38%的妇女谋杀是由男性亲密伴侣所为。


如果没有看到这些血淋淋的数字,大概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女性同胞正处于或曾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事实上,与男性相比,力量更加弱势的女性的生命、人身安全权益一直都是全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2015年年底,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中国第一部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并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在这部法律里,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家庭暴力的范畴: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法律还设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这意味着家暴不再是普通的家庭问题,而是涉及到法律责任,任何做出相应违法行为的人都要承担法律后果。


而且在该法律条文中还明确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婚姻关系,有同居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暴力也参照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法律规定执行,受法律约束。


所以,既然已经有了明确的法律条文来保护我们的正当权益,那么当遭遇到侵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采取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家庭暴力的4种表现形式


在微博上浏览相关新闻时,我看到很多网友在表达自己关于择偶的强烈担忧:“怎么也没想到很多人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人,人后居然变得这么狠毒,要是在婚前就能看清他的本质就好了,那是否能够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预测他有家暴倾向呢?”


说实话,并没有这样的标准去预测对方是否有家暴倾向,但是在很多家暴案件中,专业人员通过对施暴者的分析,还是能够总结出一些施暴者的共通之处的,并且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也大致相似。通过了解相关知识,我们可以减少自己遇见此类潜在施暴者的几率。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男性施暴的危险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低;具有儿童期虐待史;遭遇过针对其母亲的家庭暴力;酗酒;从态度上接受暴力行为和两性不平等规范;认为对妇女享有权利。


除此之外,施暴者大多通过身体威胁、精神威胁的行为模式来获得对伴侣的控制权,家庭暴力还有一些可以被辨别的、相似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身体暴力


具体表现为:逼迫家人负担过量家务;给家人提供不健康的食物或者不提供食物;以物理上的暴力行为伤害家人身体,例如拳打脚踢、扇耳光、使用尖锐物品抽打等。


宇芽吐露遭遇前男友沱沱家暴,图源:微博
蒋劲夫女友透露被家暴,点击查看大图,图源:微博


2.精神暴力


这一方面的表现形式很多,包括冷暴力、情感操纵、隔离、语言攻击、恐吓、威胁、打压、指责对方,令对方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等。


宇芽吐露遭到前男友沱沱精神控制,图源:微博


3.性暴力


强迫伴侣性交;长期拒绝发生性行为或刻意刁难、以不同意性交来威胁伴侣;对伴侣的性器官和性能力的侮辱嘲笑;以性方面的事情来威胁伴侣等。


具荷拉遭前男友威胁,图源:微博


4.经济暴力


具体表现为:不提供或严格限制合理游玩和招待的费用;不提供或严格限制生活费;胡乱挥霍家庭财产或赌博欠下债务;恶意破坏家庭财产;过度把持家庭财产;限制或妨碍配偶工作。


宇芽被沱沱索要钱财,图源:微博
蒋劲夫折断女友电脑、银行卡,图片来源:微博





面对家暴,我们能做些什么?


微博上有个话题“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很多网友深以为然,甚至还有不少人站出来现身说法,也有一些反对的意见,说不能太绝对。


但是不管这个说法是否过于绝对,我们对待家暴的态度都应该是0容忍,因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胁迫都不应该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也不应该成为当代法制社会下的常态。
如果你是正在经历家暴的受害者:


当家暴发生后,一段关系中的弱势一方可能会出于性格、传统观念、没有认清现实等原因,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她们也真的相信对方的道歉是出自真心,他会像自己保证的那样以后不会再犯,但是残酷的现实与数据告诉我们,大多数施暴者即使信誓旦旦做过保证,也依然还会再次出现家暴行为。


所以,如果你此刻正在经历家暴,并且对方已经多次再犯,你一定要先把双眼擦亮、认清现实,不要再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蒙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并不是一句空话。


其次,家暴涉嫌违法犯罪。如果我们能够保留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对我们实施了暴行,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录音、视频、施虐照片、聊天记录、就医记录等都可以作为证据,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留存下来。


第三,无论如何,都要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作为第一准则,如果发生冲突,不要激怒对方,保护好头、胸、腹等关键部位,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周旋,直到自己脱离危险环境为止。如果受伤,一定要及时就医。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要保持沉默,一定一定一定要知道如何寻求外界的帮助,有时候,在面临强大的、超出我们应对范围的威胁的时候,个人的力量可能太过微不足道,但如果能够及时求救,亲人、好友、法律、社会组织都会是你坚实有力的后盾。


作为旁观者:


在这次的“宇芽被家暴”事件中,我们看到很多热心的旁观者发声支持宇芽,鼓励、支持或是给她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令人感觉非常暖心。


但也有很多人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受害者不在第一次被家暴时就赶紧分手,为什么被打了还不报警,明明这是显而易见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的事情呀。


但其实如果不能够身处其中去经历这些事情的话,也许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真正做到对当事人感同身受。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旁观者,我们最好的做法不是质疑也不是追问,而是倾听、信任、支持、鼓励、必要的时候可以帮忙作证等。


如果你怀疑身边有人遭遇了家暴,可以适当地给予关心和鼓励,因为有时候你的一句鼓励说不定就能带给对方自救的勇气。


其次,对待已经遭遇家暴伤害的人,我们要认真地、不带评价地去倾听对方的倾述,并告诉对方“遭遇家暴不是你的错”。


即使实在没办法理解受害者的感受,那也请不要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尽我们所能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就好。



最后,还想再提醒大家一句,无论是什么原因,不管是1次还是多次,只要你觉得对方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或者精神健康,只要你在与伴侣相处的过程中感觉到了恐惧,一定要及时求助,即使不能制裁对方,也要想办法远离对方。


发生恶劣的家庭暴力时,我们可以拨打110报警,也可以拨打12338妇女维权热线寻求帮助,也可以就近向所在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组织投诉、反映或求助。


不再沉默,对家暴说“不”!


早安,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Wikipedia-domestic.violence[EB/OL].(2019-09-22)[2019-11.27]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B6%E5%BA%AD%E6%9A%B4%E5%8A%9B.

[2]who.int/zh-Violence.against.women[EB/OL].(2017-11-3[2019.11.27]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violence-against-women.

[3]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主席令第三十七号)[EB/OL].(2015-12-28)[2019-11.27]http://www.gov.cn/zhengce/2015-12/28/content_5029898.htm.

[4]chinanews.com/中国首部反家暴法面世,明确定义家暴行为[EB/OL].(2015-12-27)[2019-11.27]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2.27/7689881.shtml.


合作授权转载自:第十一诊室(ID:ConsultingRoom_11 ),由专业医生团队为广大女性提供专业可靠的女性健康知识与服务,倡导新时代女性的健康生活方式。如果喜欢,欢迎关注。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yunying@aksorvice.com。





精彩回顾


➤ 一位17岁患者的坎坷求医路 | 心路医路

➤ 和医生朋友最舒服的相处方式

➤ 医生义务救助去还是不去,“好人法”到底能不能保护“好人”?| 医眼看法

➤ 手术中主刀医生突发心梗,生死关头他这样做……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