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和境外输入病例增多,或在中国引发新一波疫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八点健闻Plus Author 健闻谭卓曌
导读
4月1日开始,无症状感染者终于列入每日通报。
昨天(3月31日)下午,国家卫健委第一次公布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截至3月30日24时,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为1541例,其中境外输入205例。
并且,从今天(4月1日)起,无症状感染者情况将列入每日通报。
而自2月26日,中国报告首例境外输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之后,境外输入病例呈现增长态势,至3月30日累计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71例(更新31日数据)。
无症状感染者和境外输入病例,都已经在中国产生了关联病例。最近几天报告的确诊病例中,除了占绝对多数的境外输入,还包含3例境外输入的关联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关联病例、1例武汉本地新增和2例从湖北输出到外省的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和境外输入病例,会不会成为中国可能发生的第二波疫情的源头?随着湖北和武汉的解封,又会不会带来新的病例增长?
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关联病例
3月28日,河南省的一例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牵出了3例无症状感染者。
59岁王阿姨是河南省漯河市图书馆保洁人员,3月24日晚,突然出现头痛症状,3月26日下午17:00左右自测体温38.5℃,28日确诊。经流调发现,王阿姨在3月21日10:00左右在漯河汽车站乘坐长途客车到平顶山市郏县汽车东站,在其郏县同学张某某(郏县人民医院医生)驾车陪同下到乡下扫墓,在郏县期间与张某某一同就餐3次。
而张某某在3月13日晚与刘某某、周某某(二人也为郏县人民医院医生)等人在饭店同桌就餐。刘某某曾有武汉出行史,返郏后自行隔离14天期满。3月25日,郏县人民医院对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在核酸筛查中发现,张某某、周某某为无症状感染者,刘某某核酸检测为单阳性,同样没有症状。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它有两种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始终是无症状感染状态;二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3月26日,广东惠州惠城区龙丰街道出现了1名湖北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一病例是惠州市华阳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门员工,其持有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出具的健康绿码。3月17日,自驾车从湖北荆州出发返回惠州。3月25日,街道通知做核酸检测,后被确诊。据本人反映,2020年1月23日曾与其舅舅吃饭,1月28日其舅舅确诊新冠肺炎,此后一直在湖北老家居家隔离。但,返惠前后其本人及共同居住的家人都没有发热、干咳症状。
湖北荆门钟祥市在3月29日,也通报了新增一名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磷矿镇一名村民因患甲状腺疾病到荆门一医(南院区)就诊入院。根据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新入院的病人都要进行核酸检测,3月28日,经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该患者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这两个病例都没有计入通报数据中,此前,无症状感染者不在通报之列。
在3月27日举行的“病毒演变、进化、传播的基础研究与防治实践(从SARS到COVID-19)”研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谈到。“无症状携带者他们携带病毒延续时间会超过三个星期,隔离期结束后若病毒仍是阳性,会造成极大传播风险。这正是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
“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很强,即使在实施隔离政策的地方,RO值也可能达到3甚至3.5,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传染3到3.5人,这个数字是非常高的。”在接受CGTN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介绍。
关于中国国内“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钟南山认为,目前了解得很有限,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的传染率很高,但是中国近期新冠肺炎新确诊病例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在不断下降……这可以说明:中国还没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监测、追踪无症状感染者,已成为防控重点。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防治无症状感染者,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要求,严格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公开透明发布信息,坚决防止迟报漏报,尽快查清来源,对密切接触者也要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4月1日开始,无症状感染者终于列入每日通报。
境外输入771例
近期中国报告的确诊病例中,境外输入病例是最大来源。3月13日,境外输入病例(7例)首次超过本土新增病例人数(4例)。至今,这一状态仍在持续,目前累计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71例。
早期境外输入病例的来源国以伊朗、意大利、西班牙、英国为主,但之后,范围扩大到了欧洲中部的瑞士和法国、美国、中东的沙特阿拉伯、非洲的埃及、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央视新闻近日做了一个大数据分析,截至3月26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病例已达595例。这595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来自英国的输入病例有182例,占所有来源国的1/3;其次是美国、西班牙和法国。
图源:央视新闻
北京、上海、广东的境外输入病例均过百,三地合计386例,约占所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的65%。目前,甘肃接收的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中东、中亚和非洲国家,福建省和广东省的则多为东南亚国家的输入病例。但,北京、上海和广东的输入病例来源国较其他省份更多样复杂,防疫压力更大。
最近一周,国家接连出台多项措施,包括大幅度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暂停持有效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及将飞北京的国际航班改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截至3月29日已累计调整航班总量100班,涉及23157名旅客。其中,在第一入境点经过检疫之后不符合条件留置的旅客达19207人,留置的比例达到82.9%。
从3月25日零时起,所有从北京口岸入境人员不分目的地,全部就地集中隔离观察,全部做核酸检测。对于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4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等原因不适宜集中隔离观察的人员,也要先到集中观察点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合格后,再转送居家观察。
此外,民航局出台了调减国际客运航班的“五个一”新政策,即1家航空公司在1个国家内保留1条航线,1周不超过1班。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二级巡视员靳军号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从3月29日到4月4日,计划航班量仅为108班。这个数字仅相当于疫情暴发前全国国际客运航班总量的1.2%,相比上一周的734班又减少85.3%。
据统计,从3月19日到3月29日,国内航空公司已劝阻443名已有发热症状的旅客从境外登机。通过飞机上的检测,对1626名旅客采取了客舱内的隔离措施,并在落地后移交海关检疫部门。
境外关联病例3例
境外输入病例已经在国内产生3例关联病例。
北京首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疑与确诊邻居走同一楼梯后染病。患者是一名42岁的北京男性,住在海淀区苏州街。3月10日那天,他有点发热症状,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但一周之后再次发热,于3月23日确诊。
奇怪的是,他的妻子,是唯一密切接触的人,目前没有任何相关症状,检测也没有阳性指标。而在发病前两周,他既没有去过武汉、湖北,也没有在其他有病例持续传播地区及境外旅游过。
但楼下邻居李某在3月12日被确诊。3月5日从英国抵京之后,李某一直居家隔离。除了期间有小区内活动和永辉超市购物活动之外,就是在3月7日那天,走楼梯到小区办理了出入证。但两天后发病,3月11日走楼梯步行至海淀医院就诊。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刘某某与李某两人近期均有走楼梯的情况,刘某某可能接触了李某3月11日之前所污染的楼梯环境致病。
另一个病例也是在3月23日被通报。患者常住上海宝山,3月14日和15日,在广东出差,与当地确诊的境外输入性病例有过接触。之后,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温州永嘉籍的一名25岁男性,则是因为乘坐飞机被感染。3月21日,他从北京乘机到达杭州,同航班上有25名从北京转机到杭州的境外人员。因为天气原因,飞机停留时间长达8小时。到达杭州之后,他被家人接回位于海宁市斜桥镇的海宁东泰制衣有限公司(为独栋厂房)。3月22日中午,自驾回温州扫墓,在25日返回海宁,当晚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症状,26日确诊。
同之前北京的病例一样,追溯他所接触人群,都没有任何症状。但同航班中,有一个和他座位相隔5排的乘客,于3月20日从德国出发,经荷兰转机到达北京,再转机到达萧山机场后,核酸检测为阳性。这名乘客目前没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无症状感染者。
图源:摄图网
湖北输出的新病例
湖北咸宁,自2月22日起没有再报告新的新增确诊病例,3月12日全市在湖北省疫情风险等级评估报告中被公布为低风险区。但最近发生两例离开咸宁后被确诊的病例。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人的胡先生,在3月29日被通报确诊。他是在1月14日,从兰州回湖北咸宁市老家,因工作原因,3月22日自驾车从湖北省咸宁市(低风险区)持湖北健康码“绿码”返回兰州,之后被转运到七里河区集中留观点进行留观。3月28日被确诊为阳性。吊诡的是,这名胡先生,在往返途中,都有佩戴口罩,也没有与服务区其他人员交谈、接触。
广东省卫健委通报的3月23日新增省外输入病例也来自湖北咸宁。输入病例系51岁男性患者,湖北籍,在广东工作。患者1月份回湖北居住,3月19日自驾回到佛山。在佛山住所的村口测量体温正常,次日发现发热,3月23日被确诊。在此期间,惠州没有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其周围密切接触的8个人,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这两个病例,是否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有着比目前所知更长的潜伏期?
早在2月28日,钟南山院士团队的论文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中对潜伏期的研究发现,重度、非重度组新冠肺炎患者各有一例患者的潜伏期达24天,发现潜伏期大于14天的有12.7%,大于18天的有7.3%。
研究团队表示,潜伏期主要根据患者上报最近一次接触传染源(疫区人员、野生动物)的时间以及首次出现症状(含疲乏、咳嗽、发热等)的时间确定。
而北京大学团队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合作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潜伏期的估计中位时间为8.13天,平均时间为8.62天。将潜伏期时间从短到长排列并用百分比表示的话,则第90个百分点是14.65天,这也意味着,新冠疾病的潜伏期可能比已知的更长,大约10%的患者潜伏期长于14天。
随着湖北和武汉的解封,甘肃和广东的这两个病例,只是个案还是会不时发生?在未来到来之前,这个问题可能没有答案。
中国会不会出现第二波疫情?
“新冠肺炎刚开始在中国蔓延的时候,就像是一场遭遇战。后来演变成了阻击战,最后就是歼灭战,把大部分的新冠病毒都隔断了,新增的病例多地都清零了。”在3月29日一场全球论坛里,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指出,随着欧洲和美国新冠疫情的暴发,原本计划的歼灭战又变成了持久战,由于境外输入案例的存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中国的疫情防控很可能处在一个焦灼的持久状态。
现在看来,这个风险可能不仅仅来自境外输入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WHO)2月底时在中国的考察组负责人,布鲁斯·艾尔沃德博士(Dr. Bruce Aylward)近期接受了《时代》采访,在回答提问“是否有理由担心中国会出现第二波感染?”时,他说:绝对有可能。
对于这个问题,猜想没有意义,只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在采访之中,布鲁斯·艾尔沃德博士介绍了在考察时和中国各地省长、市长的交流,问“你们现在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正在扩建病床,购买呼吸机;做好准备。我们不认为这种病毒会消失,我们希望尽快恢复社会的正常运行,经济的正常运行,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不希望再次陷入刚刚过去的窘况”。
责编 | 苏沐 苏暄
精彩回顾
➤ 收入仍原地踏步,离职者有增无减……后疫情时代的医生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