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医院飘,如何少挨刀?中国医生最需要的是逃生指南丨医眼看法
导读
对于医生来说,保命很重要。
来源:医脉通
作者:刘严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医生逃生指南"实操版"最早在2014年出现在网络上,之后每年发生伤医杀医案件的时候,都会再被提起,“红遍”医生的朋友圈。这两天,又发生了两件伤医的事情,各大平台在报道的同时,把中国医生逃生指南又转发起来。
对于医生来说,保命很重要。这个时候这个“指南”就成为刚需了,比什么专业指南更有用。
几年来,在老刘的朋友圈和订阅的公众号中,杀医、伤医、医生猝死的新闻铺天盖地,从最初的感同身受到慢慢麻木,毕竟生活还要凑活着继续下去。所以,对于这类新闻经常是选择性忽略,或者一瞥而过。但马鞍山人民医院医生被7人群殴的新闻还是吸引了老刘的目光,当仔细查看始末之后,感觉有话要说。
图源:烧伤超人阿宝微博截图
如何识别伤医高危人群?
对于疾病来说,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对于伤医事件来说,防范比事后处理更重要。如何早期识别伤医高危人群,早期规避风险是最重要的。
对于此问题,中国医生逃生指南"实操版"早已给出了答案。
中国医生逃生指南"实操版"
有些人说,这个高危人群列表可能还不够全面。
老刘认为,光是“对医生有不满情绪患者及家属”就可以涵盖绝大多数伤医者了。看看各种伤医案件,基本都有不满情绪。让医生加号,医生没给加,不满意;看病插队被医生阻止,不满意;医生说话不温柔,态度不好,不满意;看病花钱多,不满意;花钱没治好病,不满意;想住院没床位,不满意;在医院还让家属抬病人,不满意;反正个人意愿没被满足,都不满意。
有些人会把不满意写在脸上,从言语中带出来,恶言恶语比较好识别。有些人的不满意在心里,脸上对着医生笑,嘴里说着拜托、感激的话语,心里却想着怎么弄死你。想想都脊背发凉,但这却是现实。所以,识别高危人群,要注意察言观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每个患者和家属都要保持安全距离。
医生如何自行规避风险?
摄图网
看完这个新闻后,老刘又认真学习了一遍中国医生逃生指南"实操版"。指南里推荐了很多武器装备,比如辣椒喷雾、头盔、防刺背心、防刺手套、轻便跑鞋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感觉好像用处不大。每天都安排上这些装备本就不现实,就算自己愿意,医院也不干啊。一旦发生这种事件,大部分医生的状态还是感到突然、不知所措,应该是跑也跑不了,打也打不过,手中武器极有可能是给施暴者准备的。依靠医院安保系统,包括监控和保安、警察,基本上不太靠谱,关键时间也来不及啊。
想来想去,如何躲掉这些劫才是正题。指南里有了一些推荐意见,基本上都是提前防范的一些措施,很有参考意义。
中国医生逃生指南"实操版"
在看过很多伤医、杀医始末后,可以发现对于大多数的事件,患方的不满情绪都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没有预兆突然出现的伤医杀医事件,其中的高危因素是很容易识别的,只不过没有人在意,没有人进行预处理,结果酿成了悲剧。
比如之前北京急诊女医生被家属割颈的事件,那个患者的多个家属在事件发生的数天前就开始“作”,各种“闹”,不满意情绪还不够强烈吗?还不足以评价为“高危人群”吗?医院和科室有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吗?马鞍山医院的医生去参加司法鉴定听证会,不用细想都是针锋相对的局面,医生一定会说诊疗无过错,家属准定会有不满情绪,一定是高危人群。如此情况下,医生还要只身与患方共乘电梯,是否想到过风险防范问题?
医生如何才能获得保护?
很早之前,听过一个医院高级管理人员讲如何解决医疗纠纷。他说,首先是要倾听,给患方足够的时间去表达不满,而不要打断,也不要解释;其次,在纠纷解决过程中要避免责任医生或护士与患方见面,任何情况下要先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首先,当患者对医生不满意指着鼻子骂、喊打喊杀,或表现出明显不满、反复投诉的情况下,由接受投诉部门去处理。此时将当事医生“藏”好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难操作的。有的医院将医生暂时调到其他院区或其他科室,外出进修学习,甚至暂时休息。对簿公堂时,也不需要主管医生到场,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为何还要去刺激本就情绪激动的患方。病历已在,事实确定,主管医生到场也不见得会扭转局面,书面陈述意见表达也不见得不起作用。
摄图网
其次,当遇到纠纷,感受到危险,如何把自己“藏”好是很重要的。
很多医生可能会说,患者总是有各种不满意,风险持续存在,也不能总躲着不上班。那么,选择安全的场所、行动路线,特意避免与不满的患者或家属针锋相对,就显得格外重要。
比如参加听证会这种事情,一般参加者很少会单独一人。一般负责医患纠纷的老师、律师都会陪同医生出席,医生一方也一般会去两人。无论进场、等待、离场,医方和患方一般都分开,无交流。听证会上,医患双方分别向鉴定专家陈述,而绝不会彼此交流。
摄图网
近期,针对急诊高风险状态,各个医院都被要求在医院入口处设置安检设备,配置足够的安检人员。大家认为这种措施是否有效的?呵呵,想多了。首先,安检设备是否设置到位,控制住所有出入口,是否能够100%检出“凶器”?其次,安保人员是否到位且训练有素?各个医院保安看一圈,感觉能维持好秩序就不容易了,真能敏锐发现异常、妥善处理的保安真是难得。再有,在医院中找个东西当凶器其实也挺容易的,蓄谋已久的凶器难以发现,激情犯罪凶器不用提前准备。律师还提示老刘,遇到危险奋起反抗保卫自己时要掌握分寸,很多时候可能被定性为互殴。
医生我太难了……
作为一个缺乏锻炼,四肢乏力,反应迟钝的急诊医生,遇到歹徒,跑也跑不动,打也打不过,老刘只能盼着自己是幸运的,在未来13年的执业生涯中不遇到危险,平安退休。
顾问律师
向海曼,北京权知律师事务所(原北京仁创律师事务所)律师,长期从事医事法学研究及实务,有丰富的医疗法律从业经验。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
➤ 最高超标574倍!多地抽检违禁成份超标,你吃的豆芽健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