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万医护合写“敬业福”,陶勇:医护敬业不是一种褒奖
导读
敬业是一种日常……
来源:医脉通
作者:莲灯 小脉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集五福又开始了!
今年的“敬业福”有些特别,是由中国医师协会邀请全国医务工作者一起写福,最终,有40多万医护人员写下“福”字,经技术合成一个特别的福字,出现在敬业福卡上。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赞同。
@脾气暴躁的白犀牛:致敬逆行者。
@只是阿猫阿狗:感谢医护在疫情期间的努力。
@超薄手术刀k:收到了要打印了贴起来!最适合的人送来的最美丽的祝福!
@水丽净水器:其实,医护才是我们的“护身福”。
据中国医师协会介绍,临近春节时,有不少网友留言说,今年医务人员才是敬业福本福,因此诞生了这个想法:由他们来写敬业福,为大家送上祝福、送去福气。
写下“福”字的40多万医务工作者中,有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北京急救中心医生贾大成,还有2020年疫情最严重时逆行前往湖北的医疗队队员,包括援鄂医疗队的安徽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王琪、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成员丁淑怡、江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陈钰浠等等。
陶勇医生写下“福”字后,在微博发长文诉说了他理解的“医护敬业”。
在这篇长文中,陶勇说出了很多医护人员的心声,他说:
“去年冬天我受伤时,正是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养伤期间,我看到钟南山院士连夜坐高铁奔赴武汉,电脑还亮着,钟老已疲倦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我感到酸楚,我知道他一定没睡,心里还揣着千斤重的担子。
我们朝阳医院的唐子人主任,也带着团队赶去武汉。他给我发来短视频,我刚从重症监护室出来,看着视频里他们疲惫却坚毅的样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如果没受伤,我很可能是他们中的一员。
我知道他们的工作状态,远不是“敬业”两个字就能简单概括的。”
“在医疗行业,敬业不是一种褒奖,而是一种日常,每年过年留守的人群中,医护从不缺席……医生的敬业天然沉重,医好病人时,我们的敬业是被认可的。医不好病人时,付出有时会变成遗憾。”
“医护的敬业,很多时候充满着无奈。患者太多,医生有限,生活也很难,当人在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中艰难维系时,单薄地称赞医护“敬业”,我心里是百味杂陈的。”
……
2020年初武汉疫情暴发的情景还未远去,仅仅回望一下刚刚过去的2021年1月,各地散发的二次疫情,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冲在一线,真的无愧“敬业”二字!
口罩与护目镜上的冰柱
1月1日是元旦节,因为天气寒冷,不少人都选择待在温暖的家里。
而来自辽宁善古堂中医骨科医院的护士陶卫秀正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顶着寒风进行核酸采样检测。口罩勒痕也印在脸上,手指冻得如同一根红萝卜。加上因为天气寒冷,呼气和汗水凝结成冰,冰柱悄悄挂在了她的护目镜和口罩上。
图源:见水印
累得倒地睡着的“大白”
同是1月1日,在沈阳苏家屯区一小区内,有这么一群“大白”以各种奇特的姿势坐在地上靠着墙壁睡着了。
据社区负责人说,他们这都是累的。小区有1.8万余户,20000多人,社区内设置5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4名工作人员,要检测4000人,也就是平均每位医护人员要检测1000人。即便他们马不停蹄地工作,也要从上午6点工作到晚上10点,有时候忙到1点钟都来不及吃午饭。
她被自己的女儿叫“阿姨”
被自己的女儿叫阿姨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的护士刘沫涵就亲身体会了一把这样心酸的感觉。
1月2日清晨,她和几名同事被分在了铁西区一个社区的核酸采样点。12时,一名小姑娘来到她面前。她心中一喜,竟然是自己的女儿。
因为身穿防护服,脸戴护目镜和面罩,女儿并没有认出她。采样结束后,女儿还甜甜地对她说,“阿姨辛苦了!阿姨加油!”
她当时有些哽咽,想告诉孩子自己就是她的妈妈,但想到身后还有那么多人在排队,而且眼泪会沾满防护镜,她选择了转过身去。
直到晚上,她和女儿视频通话时才告诉女儿,今天为她做核酸检测的就是自己。女儿知道后,直呼“妈妈伟大!”
这张照片,我们不敢直视
最近,有这么一张照片,让不少石家庄人泪奔了。
1月6号,凌晨3点,当时室外温度已经达到零下12度,地下车库已经是滴水成冰,一群医护人员却走进槐底社区开始工作。因为太累了,他们甚至顾不上揉一揉冻僵的手脚,只能背靠凳子眯上一会。
1月7日,石家庄新增50例确诊病例,67例无症状感染者。沉甸甸的数据让不少石家庄人心头一紧。
而这张照片,让1100万石家庄人彻底放心了,有他们在,便是这个城市最强的底气。
家里有弟弟尽孝,我在这里为国家尽忠
1月6日晚上,对于辛集市中医院护士张丽芳而言,注定是个难眠之夜。正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工作的她,突然接到消息,这一夜,最疼爱她的母亲去世了。听到消息,她瞬间蒙了。
她原本可以选择回家奔丧,但还是毅然选择了留下来。她满眼泪水地站在路口,面向家的方向深深鞠了三躬。
她说,“家里有弟弟尽孝,我在这里为国家尽忠……”
第六次,出发!
2020年:
2月7日-4月7日 湖北武汉
4月11日-5月16日 黑龙江绥芬河
7月19日-9月1日 新疆
10月14日-10月30日 山东青岛
11月1日-11月下旬 新疆喀什
这是被誉为湖北抗疫“重症八仙”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康焰在2020年5次前往疫情之地的行程表。按照上面的时间粗略一算,这一年里,他已经超过150天待在抗疫一线,仅武汉一地他就连续坚守了60天。
而2021年,1月12日,在河北疫情爆发之后,他选择再次扛起了抗疫大旗,奔赴河北石家庄,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提供支援。
担架上送来的是急诊护士长的丈夫
1月15日临近午夜零点,正在黑龙江省医院急救中心忙碌的护士长何桥像往常一样准备接收120送来的病人,却意外发现,担架上躺着的竟然是自己的丈夫安东旭。
安东旭是一名警察,在昏倒之前,他已经连续工作了6天,尽管期间身体出现不适,他也一直强撑着工作。
看着担架上昏迷不醒的丈夫,何桥浑身颤抖不停。她既心疼,又内疚,埋怨自己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关注丈夫的身体。现在她要一边忙着救治病人,一边细心照料丈夫。好在抢救及时,丈夫脱离了危险。
何桥说:“我们夫妻原本认为这个春节都很难踏踏实实在一起,却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形影不离……”
2020年,注定是个不太平的年,好在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终于控制住了疫情。
没成想,2021年,疫情又再次爆发。尽管相比去年,这次的疫情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各地医护人员依然不敢掉以轻心,时刻待命。
在河北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纷纷驰援石家庄。
1月7日,浙江援河北核酸检测医疗队103名队员连夜出发驰援河北;
1月9日,北京天坛医院援冀核酸检测医疗队携带5套检测设备和仪器、5万份核酸检测试剂、30天使用防护物资,驰援河北邢台南宫;
1月10日,湖南省23名流行病学调查队驰援石家庄;
1月10日晚,一辆长15米、高4米,价值500万元的整体车载移动CT星夜驶出武汉大学,
驰援河北抗疫;
1月11日上午9时,由21名队员组成的江西省流行病学调查队出征前往石家庄;
……
去年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今年又上一线,可以说,这些医护人员就是我们最强大的底气和护身“福”。
感谢每一位医者仁心,坚守岗位、敬业的你们往后的每一天,一定有福!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