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猛男医生看爆火的“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是什么体验?我已经开始心疼的抱住了自己……
导读
“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
来源:医脉通
作者:顿度李 亦一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这段文字来自于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霎时间刷爆各种社交平台。
最是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故事让人为之动容,可能是那似曾相识的过往,可能是那不甘人后的坚毅……
黄国平博士在文中讲述了自己求学以来的苦涩回忆:十二岁时母亲离家,十七岁时父亲因交通事故离世。家徒四壁,能在煤油灯下读书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关于生计,在高中之前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是主要经济来源……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寒门子弟求学的不易。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黄博士自述到: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因拖欠学费被老师约谈,雨天在课堂里湿漉漉的上课,冬天穿着破旧的衣服打着寒颤……
“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
可是,他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图源:摄图网
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也有好心人帮助解决生活费。黄博士所就读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流传着一句话:我们不会让任何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因为钱的原因读不起书。
黄博士最后说道:“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他历经苦难,却把苦难写成诗句;他从暗黑中来,却活成了光去照亮别人……
无疑,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可联系到自己的求学成材之路,尽管本人猛男一枚,可是还是忍不住心疼的抱住自己。因为他的境遇也同样是很多寒门学子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对于医学生而言,成材之路可能并不比其轻松。
一入医门深似海,从此吃苦是常态
相信很多医学生也是,一路走出小山坳,倔强的和命运抗争,最终学医归来。
可这学医路途中的苦,想必是大多数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所不能想象的,也只有真正学过医、当了医生,才能懂个中辛酸味。
1.在临床上头都熬秃了,可是还是不能忘记读书期间被“蓝色生死恋”支配的恐惧。
图源:网络
2.恶心、想吐……解剖课上福尔马林的味道太上头了!
图源:网络
3.还记得因为三羧酸循环而死了多少脑细胞吗?
4.还记得其它专业的学生晚上去大学外的“堕落街”逍遥快活,而自己和室友一起去上的晚自习吗?
图源:见水印
5.还记得备战执医/考研时一起整宿整宿看过的贺银成吗?
图源:网络
6.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单独值夜班时的心情吗?是紧张焦虑还是忐忑不安?
7.还记得因为工作太忙,而分手了几个男/女朋友?
8.还记得这是第几次失约,孩子又不理你了?
9.还记得这是第几次被病人破口大骂?
……
中国的医生成长不易,成材更不易,他们的求学从医之路都堪称一部辛酸血泪史。
都说学医苦,谁解其中味?
3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教育专家巴德年教授在央视新闻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每年20万的医学毕业生中,只有11万人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而这11万人中,仅有4、5万通过了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图源:微博截图
仅3成医学毕业生拿到执业资格证!
不管是不想拿还是拿不到,都能正面反映出学医之苦。
曾几何时,医学生的圈子流行着这样一个段子:“学医之前要先去算算命,命短的不适合学医”。这话虽是调侃,却道出了医学生的酸楚。
在这里,我们来推算下,成为一名能给人看病的医生到底需要多少年?
我们假定,某人6周岁上一年级,一路小,初,高中顺利上完,到高考的时候,他正满十八周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此时,他面临选择专业的问题。如果他选择了非医学类专业,或者非临床医学(不需要规培的专业),本科时间就是4年,毕业之后不会面临必须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或者读研读博这样的路线。
但对于临床医学这个复杂的专业,就不是4年这么简单了。到目前为止,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学制,分别是五年制、5+3一体化、八年制等。
我们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区别:
表1 临床医学不同体制及区别
可以说,医生的培养周期是各行业中最漫长、最辛苦的。如果某人在高考之后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他究竟需要多久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医生?笔者选择了相对简单的方式,按照他就业的阶段来划分:
表2 医学生就业所需时长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最快的途径,想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医生也要经过8年的时间,比其他专业的人晚就业4年。而且,有些人的从医之路会更加漫长,他们即使完成了硕士,博士,取得了学位,还要继续进行规范化培训,学习时间长达15年甚至更久。试想一位医生三十几岁还在啃书本,这需要多大的恒心及苦行僧式的自律。
当然,这些都是在理想的状态下预估出来的时间,然而现实往往是更加残酷的。
比如读博,竞争激烈不说,读博本身就很具有挑战性。
2019年12月23日,《自然》杂志对来自世界各地的6300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调查,超过三分之一(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因攻读博士学位而焦虑或抑郁。
面对着总是没有阳性结果的实验,文章屡投不中的惨淡现实,不满意的环境,不确定的未来……这些都给在读博士医学生增加了难以言喻的压力。
还有从医之后面临的工作压力、医患压力以及家庭压力,这每一桩每一件都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大家喘不过气。
从这一点来看,医学生的成材之路与上文黄国平博士的成材之路一样,都是令人心疼的。
在《致谢》的结尾,黄博士写到:“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说实话,他的美好愿望何尝不是所有医学生的美好愿望,待学成归来: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
“救死扶伤,不辞艰辛”
……
尽管学医从医之路充满艰难险阻,但就像受伤后的陶勇医生重回岗位一样:“病房楼道里满满的鲜花,让我坚定要继续做医生”。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相信那3成拿到执业资格证的医学毕业生,他们还是始终怀揣初心的。就像黄国平的初心一样: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最后附上黄国平博士论文的《致谢》以及给网友的回信:
图源:见水印
愿我们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责编 亦一 小脉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