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医生有多痛苦?从医23年,一位协和医生眼中的死亡与善终

医脉通 2022-09-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格致论道讲坛 Author 宁晓红




导读

善终,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来源:“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ID:SELFtalks)
作者:宁晓红



“我们面对重病,面对临终,我们有选择。我们可以找人帮忙,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方式离世。”

宁晓红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朋友们,大家好,我叫宁晓红,是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名医生。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善终离我们有多远?当我要谈“善终”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感受?

你是不是会觉得有些害怕呢?会不会不想听这个话题?宁大夫她会讲什么呢?我不想听这个话题,来点儿起死回生的吧,像北京东单路口救人的那种:性命危在旦夕,医生实施紧急抢救之后就能挽回生命。

大家不要害怕,今天的内容一定会让你有收获,而且带着温度。


医生的“痛苦”

首先我跟大家介绍我自己:我是从1998年开始做医生的,已经做了23年,也算一个中年医生。我做医生的过程不容易,经历了很多痛苦。

这个痛苦是什么?不是说值夜班,不是说加班,不是说身体的累,是我遇到了很多我不能面对的问题。我常会问我自己:作为一名医生,我能怎么办?我能做一个好医生吗?

在我年轻的时候,就是前一两年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人:20多岁得了淋巴瘤,经过很多疗程的治疗,他已经不能再治疗了,生命走到了终点。

那一天我值班,他就要死了,那他的表现是什么呢?就是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我们需要给他加氧气。当病人面临死亡,就需要高年资的医生来诊断。

当时我是最年轻的,我的任务就是扶着他的氧气面罩,所以当时我看到他每喘一口气一呼气,喷到氧气面罩上很多小小的血点。

当时的我没有感觉,我觉得我是麻木了,我并不害怕,也没有其他的感觉。我就扶着那个面罩一直到他死去。

我没有跟他说过话,也不知道他家人在哪里,他们是什么感受。但是这么多年走过来我回头望当时的自己,我觉得我做的很不好。当时我年轻,但这不是理由,我觉得我应该在那个时刻做的更好一些。

后来在我完成了六年的内科轮转,进入我的第一个专科:肿瘤内科。我在肿瘤内科工作了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间,我觉得我受到的煎熬是很大的,虽然也有成就感。

我们给病人做治疗,让他们延续寿命,甚至有一些是术后化疗,他们治愈了。但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这些,是那些我无能为力的事情。

病人和家属很相信我。当他们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会感到无能为力,这个问题就是:“宁大夫,现在真的没有方案了吗?”

因为大家知道打化疗是一个方案接一个方案,可能我先开始用一个方案,没有效果换第二个,再没有效果就换第三个。

我还有多少个方案可以换的呢?其实没有那么多。所以,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其实,我该跟他们说:“真的没有方案了”,可是我却感觉说不出口。

因为我认为这并不是他们想听到的,所以我会说“没问题,你稍等等,我们再研究研究,过几天就有方案了”。

其实这并不是真的。所以在那个时候,我非常非常难过,因为我帮不了他们。而这种难过,我没法跟任何人表达,这种无助的感觉,侵蚀着我的内心。

大家也听说过,医生这个职业耗竭感特别明显。其实,不光是我在经历过这些痛苦,我的同事们也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

前不久,有一个年轻的、工作仅两年的住院医生跟我们分享了一件事情。

他说:“今天我抢救了一个42岁的年轻女性,她是肿瘤晚期。家属早就表明态度,哪怕她到了晚期也是要抢救的,哪怕让她多活一秒。”

所以当她呼吸突然没有的时候,医生们就给她进行了抢救。按压、电击、插管,最后她心跳恢复了,但是却没有神志,不能交流,只能躺在那儿。

然而,当家人看到她情况以后,说:“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这太痛苦了,我没有想到是这么痛苦,我们不希望她这么痛苦的离世,这些仪器请帮我们都拿下来。”

当把这些仪器拿下来的时候,病人就开始抽搐。年轻的住院医生束手无策站在那儿,不知道怎么办。病人就这样一直抽搐了几个小时,最后离世了。

年轻的医生说:“今天我真的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在这样的时刻,医生真的很无助,这就是我们经历的痛苦。

很多时候,尤其面对死亡的时候,作为医生,我们会感到无力、无助、悲伤。

我特别希望有一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来面对这些痛苦,所以在这过程中,我就不断地去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我读到了一本书,叫做《生命的肖像》。这本书集结了一些病人的照片和他们的临终故事,作者征得了患者的同意,把病人在临终前的照片,以及死后的照片都拍下来,放在一起。

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死亡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并不都是血淋淋的、狰狞的。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这一张照片,病人去世的表情是非常平静、安详的。到底怎么样能达到这种平静?


死亡的“好坏之分”


在这个自我解救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在观察、思考,我也在想:“死亡”是不是有好坏之分呢?

有一句古语,如果恨一个人,就说让他“不得好死”,那么说明有“好死”这回事。如果有“好死”,是不是有它的对立面,就是不好的“死”?

其实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故事。这个故事中的老人家,是一个协和医院退休的职工,跟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他长年患有慢性肺病,最终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当血氧饱和度下降,如果不用机器插管和支持,他可能就要将离开人世。

但他早早就跟他的老伴说过:“如果我到了那一天,我不能自己喘气的时候,你不要给我插管上机器,我不要遭那个罪。因为我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我见多了,我不要这些。”

但是当他真的到了那一天,二氧化碳分压很高,氧分压很低,开始呼吸衰竭的时候,医生问:“你们插不插管?”老伴说:“插!我舍不得他。”

于是他就被插了管子,这一插就是几年。当他神志清楚的时候,经常想要拔那个管子,所以他的手就被绑起来了。

他老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真的很纠结,我舍不得他。可是我知道,他并不感激我。当他神志清楚的时候,他曾经用口形对我说‘我恨你,我跟你说过不要这些仪器,你就是不听,你看我遭了多少罪。”

这种情况,我们医生在临床中天天可以看到。让病人如此痛苦,这是不是我们医疗该做的?是不是最好的?这个值得我们去思考。

还有一位女士的故事,她叫洛红。在这儿,我要感谢洛红女士和她的女儿王小迪。之前我也特别请示过她,我说:“我要做一个演讲,可不可以用你妈妈的故事和照片?”她说:“可以!宁大夫,你每次在演讲中提到她,都是对她的纪念。”


这位漂亮的女士,她也得了恶性肿瘤,跟肿瘤斗争了四年多,最后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她是怎么度过的呢?

她的最后时光,是按照她自己意愿度过的。她跟她女儿说:“我想回家,我不想住院”。当时在我们科室,因为气胸她住了一个月的院,之后她出院了,回到自己的家里。

但是对于死亡地点,她却说:“我不希望死在家里,我希望在医院里走,因为那样有医护人员帮我,不会让你们措手不及。”

所以,她的女儿在她最后情况逐渐变差的时候,就寻找哪家医院可以收留她,最后她找到了一家医院。最后的一个月里,她是在这个医院度过的。

哪怕是她住院的期间,也始终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例如,今天两个同事来看她,小张先进来,小张出去以后,小王再进来。

她每天尽量自己上厕所,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她把自己的衣服、照片都安排好了,这都是洛红女士自己的安排。

甚至她在离世前,她跟她女儿说:“你把悼词写好,你先念给我听,我得听听。”

她女儿也真的做了这件事情。悼词中有一句:在最后守候和陪伴的这段时光里,我们除了万般不舍,也感到了欣慰与平静。

不论是谁离世,家人都会不舍,但是能达到欣慰与平静的,真的是非常少。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不希望因为一个人的死,让其他所有人活不下去。每个人还是要活下去,但不是痛苦的活,应该是平静的活、幸福的活,我想离世的人也有这种期望吧。我认为,这就是“善终”的样子。


善终,我们能做什么?


那么为了让病人活好,最后再走好,达到“善终”,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相信这件事很多人都会心里默默地想:该怎么做?有方法吗?

有。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为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善终”做准备。那么大家为了活好,最后再走好、善终,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这是我们从出生,到长大,到工作,到变老,一直到死亡的过程图。这个配图,是我老公帮我画的。我特别感谢我的老公,感谢他对我事业上的支持。

在生命的里程中,我们可能习惯考虑少年、青年、中年,然后在中年后的老年,我们或许很少考虑。

现在中国的老龄化特征已经非常明显了,老年人越来越多。你会发现,我们周边的一些亲人,开始走向衰老,甚至走向死亡。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讨论,而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如果回避,这件事情就会来的很仓促。

昨天有一个朋友给我发微信:我妈妈80岁,由于她营养不良,突然间就呼吸衰竭了,大夫一查,满肺都是感染,有可能是真菌感染。我该怎么办?

他完全没有预期,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来得太突然,甚至在就医后的几个小时,医生就告诉他,自己的老母亲已经生命垂危,生命随时要终结。

所以我想,积极讨论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除了讨论之外,我们还要了解一些对我们有用的知识。


哪些知识有用?看到右边这张图,我想可能很多医护人员都还不了解,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学医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学过这样的图。

这是生命轨迹图,讲的是几种病理的状态。

如果你得了肿瘤,生命是怎样结束的?如果你是心肺功能衰竭,生命是怎样结束的?如果是慢性肺病、慢性的心脏病等等,你将会如何死亡?

死亡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离世都各不相同。

以肿瘤为例,很多肿瘤的病人在初期并没有症状。所以有很多家属就问我:宁大夫,我妈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我觉得她什么事都没有啊。

因为病人正处于我们现在最上面这条曲线的左半部。经过治疗和肿瘤的发展,再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进入一个突然变坏的时期。一般来说,这个时期是以月计的。

几个月,他突然变差,然后走向了生命终点,这是疾病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该对疾病有所了解,而不能总是处在“怎么会这样?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这样了”的阶段。

我们要对生命轨迹有所了解,不仅是公众,医生也要了解。

如果是慢性肺病,比如脏器功能衰竭。例如,刚才我们看到被插管的老先生,他就是一次一次的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每一次面临生命终结,又被抗生素治疗好过来了,但是也不能治愈。终于有一次他缓不过来,他走了,这就是慢性疾病的轨迹。

不管是肺病、肾病、肝病,都是这样的一个轨迹。还有一些人,没有大起大落,比如单纯的衰老或者痴呆病人,身体状态就是在慢慢地变差了。

这就是我们的生命过程,那我们会是哪一个呢?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我们不要为此焦虑,这是天命。

虽然我们不应该焦虑,但是一旦被诊断了某种病,我们要做到心里有数。

有人说:“我希望去世的时候,是‘嘎嘣’一下就死了”。我也想这样,但是我想告诉您,这个比例大概在20%以内,十个人里面不会超过两个。

这样的死亡,真的好吗?也未见得。我们仔细想想家人,就会明白:您倒是爽了,您的家人痛苦啊。

我们要有所准备。我想让大家知道的是,我们真的面对死亡时,有选择的可能,而不是唯一选项。  

很多人有一种误解,我死的时候就会像电视上演的那样:进ICU,然后插管。好像我们对于死亡的印象,就是这样子。


我想告诉大家,并不是这样的,你是可以选择的。就像刚才那位被插管的病人,如果家人当时尊重了他的选择,他可能就不会有插管数年的经历。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生命规律,并且有自己选择的权力。


大家一定要考虑清楚,您是得了什么病。

如果你是溺水触电了,你必须用这些医疗设施,哪怕家属不让用,医生也一定会给你用。因为用了医疗设施,你可能会很快活过来。

但是如果你是肿瘤晚期的阶段,走到了生命终点。我会劝你好好考虑考虑,你是不是要在临终前经历这些医疗救助。

这是一个选择,那么如何把这个选择落到现实?你要“先”说话,这就是生前预嘱。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在2006年就成立了,这么多年一直在推动。但实际上我觉得推动的空间还相当大,公众还没有足够充分地加入进来。

这一纸文书,把它放到哪儿呢?大家也不用有太多担心这些细节问题。其实您只要表达就好了,表达给你的家人、你的好朋友。


医护人员如何帮助“善终”?


作为医生,如果到病人离世的那一天,我可能会问家人:“他是怎么想的呀?”

如果病人曾经说出来过,那我们就很好决策。如果家人说:“他什么都没说过”。麻烦就很大了,大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所以,表达自己的愿望特别重要,我越来越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光是对老年人,对每个人都很重要。那么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也要特别清楚它的重要意义。


因为大部分人并不是特别清楚,那你可能会奇怪:“医生连这个都不知道吗?医生不是救死扶伤的吗?”

作为医生,或许我们只是学“救活”,没学过如何对待死亡。其实当生命走到终点,病人能得到恰当治疗的,我认为真的不太多。目前的情况,很多面临的是治疗过度,也会有很多治疗不足。

治疗过度是什么意思?就是给了一些没有用的治疗。例如这个病人已经快要离世了,还在给他做化疗,甚至还要企图做手术,做各种各样的治疗。但是他其实已经没有反应,只是增加痛苦。

而治疗不足又是指什么呢?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在这里,我也要感谢于先生和他的女儿,允许我把这段视频拿上来跟大家分享。


这是一个肿瘤的晚期病人。在临终前,他躺在医院里,医护人员在他身边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他仍然这样痛苦。

很多人都问:“那怎么办?该用的药都用了”。这就是我们缺乏的一个学科,叫缓和医疗。

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他说的睡不着觉,不想吃饭等情况。人的基本需求——吃喝拉撒睡,他都做不到了,就不要说什么肿瘤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在我帮助了他之后,他女儿让他对我表示感谢。但他没有能力做这些了,不是他没有礼貌,是因为他已经没有能力顾及这些了。

我觉得我们的很多很多临终病人,都处于这样的一个特别痛苦的状态:尊严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照片,大家看了是不是感觉很触目惊心?这就是刚刚我帮过的一个病人,他在2021年3月25日,刚刚离世了。这里我也特别感谢王庆文老人,感谢他的家人允许我使用这张照片。

当时他做了一个手术在右耳后,手术伤口还没有长上,肿瘤就再次开始复发,而且以飞快地速度在生长,每天都不一样。

最后,肿瘤开始破溃,甚至烂掉一块儿再出血,可是没有地方能够收治他,老人也不想去医院,他的儿子只能在家里给他换药。


当来到我这儿求助的时候,老爷子疼的不行,他伤口在出血,我应该怎么办?其实,看了肿瘤的照片,我都害怕。

他不仅睡不着觉,甚至慢慢地连吞咽都不能。肿瘤正在逐渐侵犯到他的咽喉部。那么我们在面对这样的病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不是和 “救死扶伤”不一样?

我认为帮助这样的病人,比“救死”更加伟大,更加不容易。很多医生会用“我治不了”的理由,把患者和家属直接劝退了,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我们应该要学习一些技能,去帮助这些临终的病人。

以往我在做医生的时候,无论我在做哪个科,肿瘤内科、老年医学科,可能我们更多的就是在考虑到他的各种指标。

比如,钾上来了吗?白蛋白上来了吗?白细胞下去了吗?

对病人的身体、心理、内心等各个层面的痛苦,我们可能关注的真是不够。有人说“我没时间”,我觉得更多是没能力,没有意识。对于什么样的病人,我们就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帮助。

我们要特别清楚:对病人来说,就是“止好疼,止好血,吃好饭”,所以病人整个的最后阶段,虽然看上去很痛苦,其实他和家人还是很平静的。

老人和他的朋友有告别,跟家人有告别,所以我想在这样的病人身上,更能体现我刚才说的“帮助末期病人过好最后一段——善终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做的工作才意义更大。


作为一个医生,我每周现在要出五个半天的门诊。我在门诊要么是见到病人,要么就是见到病人的家人。

像前面两个病情特别严重的病人,我是见不到他们的,是家人拿着录像来找我,我在录像中见到病人。


我之前遇到的一位62岁的先生,他剩下的时间很短了,按我们的经验去计算,可能是要以“周”计算。

他老伴说:“我们没有告诉他得什么病,他以为他做了根治手术,以为现在没事儿了。他只不过是指标稍微高一点儿”,他会说:“等我好了,我得干什么什么去”或者“你去帮我问问医生,怎么才能让我的肚子不那么胀,我得赶紧好起来呀”。

我不知道大家听了这个以后会有什么感觉,他只剩几个礼拜的时间,他在想这些。他到底还有没有时间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他的愿望是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处理好?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因为没有人告诉他实情,这就是我们临床上经常看到的、让人心痛的情形。

还有一位73岁的老人,时间也不多。他跟他女儿说:“我今年什么时候死啊?”他女儿说“我哪知道啊,你5月份的时候差点就不行了,后来又缓过来了,说明你有福报,你得多活一阵儿。”老人说:“你把我小时候喜欢吃的,北京所有小吃都给我买来一遍,我都尝一遍。”


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这个情景,这位老人和他女儿是什么状态?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他知道他想要什么,他内心是比较平静的。他知道他在“活着”。


这些事情在我们每天的日常门诊中都会遇到的。这是我在门诊,一个老太太从急诊被推过来,80岁,消化道出血。

急诊止了血说:“你去看门诊吧”,当时我看过病史,感觉很有可能是个胃癌。我就跟老太太说:“老人家你这次出血,可能是肚子里有毛病,我们继续查,有可能要给你开刀做手术啊。

她说:“我才不做手术呢,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我不做”。这就是她最朴实的自我意愿。她的家人都来自农村,当时的表情也是一种释然。

这就是我们在门诊中,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做到了告知和共同决策。


这位老奶奶84岁,住在养老院,肺癌治疗了三年多,她每次来找我就是“聊天儿”。

陪伴她来的人,每次都会说:“宁大夫,老太太找你唠嗑来了”。轮椅一推,我们俩聊个20分钟,聊什么呢?她其实没有疼痛,没有什么痛苦,也没什么牵挂。

她就跟我说:“养老院的饭不好吃,我想换一个养老院”。我说:“那你就换呗”,她说:“我钱不够”,我们聊得就是这种简单的内容。后来我说:“那你问问儿子?”有一天她来非常高兴地告诉我:“我儿子给我打电话了,特别好!我儿子说让我挑养老院,不用操心钱,他来付”。

后来,老太太是在临终前一周,才出现了痛苦的症状——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最后在我们医院急诊去世的。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临终。关于死亡,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这是我的诊室,诊室里最多的就是眼泪。大家看到的是这位病人的眼泪,还没看到我的眼泪,我的眼泪经常比他们还多。

在这里面,都是真情流露。有我们对家属的理解,有给他们的支持,还有给他们的建议,这都是非常非常珍贵的。


什么是缓和医疗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学科,叫缓和医疗。

很多人对缓和医疗是有误解的,认为这就是放弃治疗,就是不给病人希望,就是安乐死。其实,这些都是误解。


简单地说,安乐死是加速病人死亡,一针下去必须死。但是安宁缓和医疗是“我并不想加速你的死亡,我希望在你的自然寿命里减轻你的痛苦,让你安然离世“。

这是我的一些病人家属给我的反馈,手机微信里这样的内容太多了,其中就是有很多很多都是:非常感谢你,给我们的最后这个帮助真是太大了。虽然我没把他救“活”,但是这种感谢却让我感觉更加真挚。


还有的人表示“我要去你们的志愿团队做志愿者”,这些都给我力量。从我上医科大学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要帮病人治疗疾病,让他们好好的活。现在我的感受是:我们去帮一个痛苦的病人平和的离世,这个过程获得的成就感比把一个病人治好更大。很多病人家属,在病人离世之后,仍然给我们送来锦旗。


希望大家听完以后,除了感动,还能够向周边的亲戚朋友,还有更多有需要的人去介绍缓和医疗。

我更想告诉大家,面对重病,面对临终,我们有选择,而且选项不是唯一的!我们可以找人帮忙,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方式离开。谢谢大家!



责编 敬敏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


➤ 护士节“黑话”:“逃兵护士”在线劝人不要当护士?(内附最帅医生徐晔独家节日福利)

➤ 兢兢业业工作一辈子却评不上职称?医生职称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医生直接告诉患者确诊癌症,是否有违医德?

➤ 不送礼就打压、坐冷板凳……那个被曝要求医生护士排队送礼的院长已被停职调查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