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先心病患儿术后死于呼吸道出血?医方赔偿70余万!是误诊还是并发症?医院冤不冤?丨医眼看法
导读
一场诉讼,仍旧是没有赢家……2.2018年8月3日(术后第10日)患者病情反复,痰培养示少量类酵母菌阳性,继续舒普深治疗,联合大扶康抗感染,持续氧合低,呼吸促,予行床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呼吸机条件高,撤机困难,需长时间呼吸支持,于8月9日(术后第16日)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予持续镇静、强心、床旁血滤、抗感染、降低肺阻力、加强气道管理等,8月11日开始痰多并可见血性物,14日、15日、16日患者多次气道内涌出大量鲜血,经镇静、吸痰,清理呼吸道、输血、停抗凝等处理后好转。
医方考虑与体肺侧枝有关,于17日行体肺动脉侧枝封堵术。术后次日患者再次发生气道大量鲜血涌出,经相关处理后好转。19日20:31突发氧饱和下降,予吸痰气道堵塞,给予球囊按压,阻力较大且出现皮下气肿,于20:45行床旁气管插管,氧合及心率血压回升。气管切开处予局部对位缝合,调整呼吸机减轻气道压力等。患者病情重,持续气道活动性出血,9月10日出现气道梗阻,外院会诊行纤维喉镜经气管插管进入,见气管插管前端孔径为软组织填充,旋转插管仍不能窥见气管腔,气切口处有漏气,拨除气管插管后再次行气管切开,术中可见气管前壁缺损2厘米×1厘米大小。后患者病情趋于平稳,9月20日开始行白天脱机锻炼,9月28日换8mm金属气管套管,套管口下方可见管腔粘膜肿胀,后反复出血喘憋,更换气切套管为6mm硅胶管无效后重新放置9mm金属气管套管后好转,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在家属扶持下可适当下床站立活动。
10月17日患者开始反复出现气道大量出血,病情持续加重,10月20日19: 03再次突发气道大出血,皮球加压给氧,反复推注肾上腺素、纠酸、胸外心脏按压,心率、血压持续下降,循环、氧合难以维持。于20时15分临床死亡。尸检死因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因气管溃疡继发血管破裂出血,气道内凝血块阻塞,合并融合性化脓性小叶性肺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患者于8月11日起开始出现血痰及多次气道大量鲜血涌出,医方没有行纤支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性质;医方考虑与侧枝有关并行封堵治疗,症状没有好转并持续加重;患者术后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时间较长,应考虑是否存在气管插管的合并症,查阅护理记录及医嘱,未见关于气道的相关记录,医方呼吸道管理可能不够规范;同时9月10日明确气管前壁有缺损,在病情稳定后未能及时放置支架,医方存在过错。
预防:首先,要仔细选择切口位置。其次,尽量采用小口径的插管。更重要的是要减轻气囊对管壁的压追,应采用大容量低压力的气囊。此外有效控制感染以及细致的气管造口护理,都有利于减少插管后气管损伤的发生。
普通口腔气管插管一般不超过 72h,使用经鼻气管插管低压或等压气囊可保留1周或更长时间。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之气囊充气以使气道密闭而不漏气为原则,其压力一般应不超过2.7kPa (20mmHg),气囊应每4-6h放气15min。低压气囊气管插管可每二天放气15min。
患者先天性心脏病,医方诊断明确,有手木指征。术后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致需要长时间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气管插管后第8天(8月11日)开始痰多并带血,14、15、16日多次气道内涌出大量鲜血,医方没有行纤支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性质;医方考虑与体肺侧枝有关行体肺动脉侧枝封堵术无效;后发现气道梗阻、气管前壁2×1cm2 缺损,在病情平稳期没有考虑行气管内支架治疗;对于气管插管护理可能不规范,导致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壁,致局部缺血坏死,气管粘膜感染、糜烂,并逐渐侵及血管致出血。医方存在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
本案,患者自身疾病严重、复杂,需行手术治疗;术后亦需抗凝治疗,治疗存在矛盾;术后心功能差、肺部感染控制困难需长时间有创呼吸支持;发生气管损伤为呼吸支持难以完全避免的并发症;自身疾病的性质及程度是其损害后果的主要原因。
推荐意见 2:不能采用根据经验判定充气的指触法给予气囊充气(推荐级别:C 级)。
推荐意见 3:应使气囊充气后压力维持在 25-30 cmH2O(推荐级别:D 级)。可采用自动充气泵维持气囊压(推荐级别:B 级);无该装置时每隔 6~8 h 重新手动测量气囊压,每次测量时充气压力宜高于理想值 2 cmH2O;应及时清理测压管内的积水(推荐级别:E 级)
推荐意见 4:不宜常规采用最小闭合技术给予气囊充气,在无法测量气囊压的情况下,可临时采用最小闭合技术充气(推荐级别:E 级)。
推荐意见 5:应为患者选择合适型号的人工气道,建立后需仔细判断气囊所在位置。当气囊压足够仍存在漏气时,应考虑改变人工气道位置或更换其他型号的人工气道(推荐级别:E 级)。
推荐意见 6:宜采用聚氨酯制成的圆锥形气囊导管防止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尤其是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推荐级别:A 级)。
推荐意见 7:当患者的气道压较低或自主呼吸较弱以及吸痰时,宜适当增加气囊压;当患者体位改变后,宜重新测量气囊压(推荐级别:E 级)。
推荐意见 8:为预防 VAP 发生,应定期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尤其是气囊放气前(推荐级别:A 级)。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采用带声门下吸引的人工气道(推荐级别:A 级),宜进行间断吸引(推荐级别:D 级)。
推荐意见 9:气管插管拔出前宜采用气囊漏气试验评价上气道通畅度(推荐级别:A 级),阳性判断标准为:将气囊充气状态时和气囊放气后的呼气量进行对比,成人患者呼气量差值≤110 ml,或呼气量差值与气囊充气时呼气量的比值≤15 %(推荐级别:D 级)。
注: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按照 Delphi 分级分为 A—E 级,其中 A 级为最高。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
➤ 在逃28年!“南医大奸杀案”凶手今被执行死刑,那个学医的女孩却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