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个月,“肿瘤门”事件当事医生陆巍首次发声,呼吁等待真相 张煜今日回应:恶心
导读
真金不怕火炼,对与错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1年4月2日,一位名叫张煜的医生在知乎上发布了一条动态引起了医疗圈的广泛关注。
文中写道:上海知名三甲医院的普外科医生陆巍,在给胃癌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蓄意诱骗”的行为,导致患者生存周期明显缩短,家属花了常规治疗的10倍以上费用,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10多万债务。
4月18日,张煜医生再次发文,呼吁国家尽早设立医疗红线,遏制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医疗行为。
事件不断发酵,当事医生陆巍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4月19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已经启动调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4月27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健委组织了国家癌症中心、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对病例整个治疗过程进行了专家和同行评议,认为青海患者于上海某医院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治疗的原则基本上都是符合规范的。
焦雅辉局长还表示,“至于在其中反映的个别问题,比如基因检测的问题,包括癌细胞治疗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否有不当的利益交换,我们也已经请上海市卫健委再进行调查,现在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我们也要求上海市卫健委在调查过程当中,如果发现有利益交换和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情况,绝不护短,绝不回避,要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5月24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出了“陆巍卫生健康行政处罚案”的处罚决定:对陆巍处以“警告,罚款人民币叁万元整,暂停执业6个月”的处罚。处罚的事由为“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未按照规定履行告知义务”。
至此,“实名质疑同行诱骗治疗”事件宣布告一段落。
时隔3个月,陆巍发文回应“肿瘤门”事件
8月30日,陆巍开通公众号并发表长文《一路为医,为医不易,且行且珍惜》,对“肿瘤门事件”作出回应。
陆巍将“肿瘤门事件”称为“黑医事件”,他表示:迫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一直没有能出面做回应。这使得公众无法全面了解事情的背景、经过和真相。但我始终相信,真相也许会暂时缺席,但是终将浮现。如果不是在过去,不是在现在,也许就是将来的某一天。
文中陆巍讲述了自己近几个月的生活状态以及事件后的所思所想,他认为自己给上海医学界带来了不好的负面影响,消费了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对此深怀歉意。
除此之外,陆巍在文中写道:“近日来一些网络热点事件频发,各种网红人物的人设坍塌和崩溃,网红粉丝事件也让人深刻感受到网络水军及粉丝的力量及荒谬,我只希望我们社会制度越来越完善,法制越来越健全,我也希望能为此做些贡献。”
文章写得很诚恳,但网友表示没有干货,过于感性。
截至目前,文章已经被删除,无法查看。
陆巍发文后,张煜作出回应
最近几个月张煜医生一直在各个平台做医学科普,鲜少提起之前的“肿瘤门事件”。但在陆巍医生发布长文后,张煜医生于今早做出了回应。
内容只有两句话:我只觉得恶心。到底什么样的经历才能让一位医生可以这么无耻。
截至目前,陆巍医生暂时没有最新回应。
“肿瘤门”事件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如今这个医患关系稍有缓和的时期,这样的新闻无疑会再一次损伤患者对于医院和医生的信任。
张煜医生和陆巍医生之间孰是孰非一直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论,也许都有错,也许都没错。
拼尽全力,花费大代价让病人多活几天是对的。及时放弃,让病人能够体面离去也是对的。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却又极富社会人文色彩,对和错的判定谈何容易?
“肿瘤门事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但却是有价值的。让大众体会到医疗决策的复杂性,让医生意识到了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对于构建真正良性的医患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真金不怕火炼,对与错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责编 敬敏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