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都快到了,“医生越老越吃香”这句话还适用吗?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现实让他们明白,主任的今天大概率不是他们的明天。


来源:医脉通

作者:阿廖沙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几乎所有年轻医生都会被反复灌输一个观念,“做医生需要耐心,前期可能有些辛苦贫寒,但坚持下去,后期回报会极为可观。

 

过往的经验确实如此,通过学医实现阶级跳跃的“前浪”比比皆是,他们的故事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奋不顾身地投入医学事业中,即使发现梦想与现实有些差距,也会用“医生越老越吃香”来鼓励安慰自己。

 

只是2022年都快到了,这句话还正确吗?


我有一位朋友,姓王,大家一般叫他小王,他的经历让我对“医生越老越吃香”这个观念有了新的思考。

 

小王自幼立志学医,目标坚定。原因很单纯,甚至有些上不得台面。

 

“我就是想多赚些钱,改变命运。”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有些惭愧,与那些追求“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同学相比,他显得太物质,太肤浅。

 

小王家境普通,长相一般,唯有学习还算勤奋,成绩说得过去。小地方的孩子成熟得早,他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只有选对专业才能改变命运。

 

艺术太过虚幻,金融没有背景,土木已经落寞,唯有“医学”闪着金饭碗的光辉。

 

对于想要从医这个梦想,小王父母表示强烈支持。那个年代的人对于“医师公”的崇拜深入骨髓,且相比另外两个行业,医生专业门槛更高,凭技术吃饭的底气更足,更适合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

 

不负众望,小王考上了省会城市医学院的临床专业。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直到填报志愿的时候,小王才知道医学本科学制5年,比其他专业要多一年。

 

好好学习,不懂的地方多问问老师。”动身去省城上学前,小王的父亲对他嘱咐道。

 

那是小王最开心的一段时光,改变命运的机会好像离他越来越近。学医很辛苦,但小王乐在其中,本科阶段很快就要过去了,下一步何去何从成了新的问题。

 

早些年本科毕业生还有机会进市医院,但到了小王这届连好点的县医院都要求硕士起步。

 

要么回家乡卫生院,要么考研继续深造,摆在小王面前只剩这两条路。

 

图源:摄图网


小王还不想回家,这几年他时常在学校的附属三甲医院跟诊见习,他喜欢这里,他想留下。

 

第一年考研失利,第二年顺利上岸。有些波折,但无伤大雅。

 

小王报考的是骨科专硕,同门师哥告诉他,骨科是高收入的代名词,说完还带着小王去看主任新买的好车。

 

咱哥俩好好干,以后不会缺钱花。”师门聚餐时,同门师哥搂着小王的肩膀说。小王也很开心,猛吹了几瓶啤酒直到断片。

 

彼时专硕与规培开始并轨,小王挺满意,总比硕士毕业再规培几年要好,一个月几百块钱无所谓,多学技术最重要。

 

小王手脚勤快脑子也不笨,导师经常带着上各种手术,拉钩缝皮的活儿都让他负责。这个工作虽然简单枯燥,但小王充满干劲,因为他听师哥说等到研二就可以上手更复杂的治疗了。

 

没过几个月,新一届保研名单公布,小王导师收了个新研究生,是个师弟,比小王年轻两岁。师弟人很上进,名单公布的第二天就来到科里帮忙。

 

小王挺开心,给师弟讲了很多注意事项,还学着自己师哥样子搂着新师弟的肩膀说,“咱哥俩好好干,以后不会缺钱花。

 

师弟没有很兴奋,羞涩地笑了笑,对小王表示了感谢。

 

我那时候就有一种感觉,师弟和我不一样。”几年后小王回忆道。

 

师弟承接了小王拉钩缝皮的工作,然而没干几天就被导师提成了二助,亲自带着做手术,拉钩缝皮这些琐事继续交由小王负责。

 

小王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师弟的进展比自己快这么多?看着比自己小的新师弟学着自己可望不可及的新技术,小王心态彻底失衡,人也变得沉默起来。

 

同门师哥察觉到异样,语重心长地劝小王,“看开点,新师弟和咱们不一样,人家来之前家里就提前打好招呼了,不过你也不用着急,导师不会忘了你的,慢慢来。

 

小王虽然心里仍然有些委屈,但作为一个成年人他还是选择了接受现实。

 

春去秋来,小王再一次面临毕业,这几年学历贬值的速度比房价升值还快,硕士学历已经进不去他所在的这家三甲医院。

 

说来好笑,小王突然发现自己的处境好像没比本科毕业时强多少。

 

小王家境本就一般,供他读书多年已经入不敷出,再读博深造不太现实,况且谁知道医院的用人标准会不会继续水涨船高。

 

图源:摄图网


几经辗转,小王最终进了家县医院,求学多年总算是有个交代了。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着老鼠就是好猫;不管市医院还是县医院,能挣钱就是好医院。”小王这样告诉自己。

 

县医院早已不是从前的县医院,各种设备器械该有的都有,小王很快进入到工作的角色中,手术、换药、查房,忙得热火朝天。

 

只是收入没有师哥说得那样体面,吃饭穿衣足够,除此之外盈余不多。

 

同科室高年资同事安慰小王,“别着急,医生越老越吃香,职称上去了收入会越来越高,你看咱主任那生活水平,像是没钱的吗?”

 

小王看着主任新换的好车,觉得同事说得对。可这些年医生越招越多,高级职称的数量还是那些,想要晋升谈何容易。

 

不过有目标总比迷茫要好,在手术、换药、查房之余,小王开始向科研方面努力,他打听了,想晋职称,论文比做手术好使。

 

日复一日,辛苦清贫但充实,直到去年一则消息彻底打破了小王的幻想——山东集采结果公布,骨科耗材最大降幅达 94%。

 

图源:视频截图


此时的小王已经不是刚入职的新人,他知道那些主任、副主任的高收入来自何处,耗材大幅降价几乎等同于直接宣告骨科医生高收入时代终结。

 

我常常想,要是自己能早几十年出生就好了。看着前浪医生功成名就,买房置地,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努力才能向他们一样。”小王如是说道。

 



故事讲完了,小王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很多人,他反映的是多数没背景年轻医生的生存状态。

 

医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学医不从医的情况愈演愈烈。原因有两个:1.医学毕业生规模与医院需求不成正比;2.越来越多年轻医学生提前意识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上世纪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国民收入提高。中国医疗由此进入野蛮发展期,新医院层出不穷,老院区一扩再扩,前浪医生成长于这个时代,机会充裕,只要愿意努力很快就能进入核心位置。

 

图源:摄图网


然而近年来经济发展趋于平稳,人口红利消耗殆尽,之前那种盛况已经不复存在。

 

新一代年轻医生光谋求个工作便已耗尽多半气力,随之而来的晋升压力、家庭压力、健康压力如同三座大山般压在身上,让人难以喘息。此外,野蛮发展期各种乱象造成的医患矛盾得以延续,甚至有加剧的趋势。

 

有福没同享,有难却同当。

 

正因如此,如今很多年轻医生都非常排斥“医生越老越吃香”这个说法,因为现实让他们明白,主任的今天大概率不是他们的明天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个人的选择与努力在时代进程面前犹如尘粒。

 

不过平心而论,以上所述问题也并非医疗圈独有。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到了平台期的今天,抛开纵向维度,进行横向对比,就冲着稳定、体面、技术保值这三点,医生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好职业。


最好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生活终究要继续。


加油!后浪医生!


责编 阿廖沙 小脉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


“我认识你领导,你等着!”又一次被威胁后,我心寒了:护士只是服务者吗?

 当自己或亲人生病时,别再问你的医生朋友了,他可能什么也不懂……

➤ 掏耳朵竟然掏成恶性肿瘤,是真的吗?

想当主刀医生?先问问自己这些能力是否达标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