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本土新增超2万!轻型病例集中隔离管理,张文宏呼吁消除恐惧…释放了什么信号?
导读
“松绑”并非“躺平”,而是“顺应时势”的调整。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据统计,2022年3月1日至3月16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本土感染者已超2万例,波及28个省份。其中,3月12日至3月16日,已连续5天单日新增本土感染者超2000例。
图源:北京日报
庞大的数字面前,足以可见此次疫情的严峻。而在严峻的形势之下,疫情防控措施也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张文宏最新解读来了
3月15日夜,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做出以下调整:
1.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
2.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根据病情确定隔离管理和治疗场所,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
3.进一步规范抗病毒治疗,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两款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写入诊疗方案,其中包括去年12月8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上市批准的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
4.对中医治疗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
5.调整解除隔离管理、出院标准,加快患者解除隔离和出院进程;
6.调整解除隔离管理、出院后注意事项,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该《方案》一经发布,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为了回应社会关切,大江东工作室独家专访了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以下为采访内容:
1.在国内新冠病毒感染激增的当下,发布《方案》,对于疫情防控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文宏: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我们的防控原则就会越来越精准。标准的改变,使感染者隔离时间大幅度降低,既让感染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挤兑。
2.《方案》提到,对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不再强调到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治疗,这和新冠病毒变异的走向有怎样的关联?目前在上海公卫中心,对于轻症患者通常进行哪些治疗?未来不再集中治疗的依据是什么,会不会存在病情被延误、集中隔离相互传染的风险?
张文宏:对轻型病人的管理,《方案》进一步简化治疗,重点放在对病情的观察。随着奥密克戎流行成为当前的主流感染病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临床特异性的治疗需求显著降低,更多的只要给予对症处理与病情观察即可。所以,在具备一定医疗条件的隔离点,就可以完成对感染者的隔离与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可以释放定点医院的大量医疗资源。我们上海公卫中心对轻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密切进行疾病监测。
未来对轻型病例主要聚焦于要集中隔离,不再强调收到定点医院,是因为现在轻症患者向重症进展的比例非常低。但对于一些可能会发生疾病进展的人群,如高龄、有基础疾病,在新冠集中隔离点仍会配备专业医疗资源提供医疗观察,进行风险评估和原有基础疾病的治疗。一旦有发生进展的风险,马上可以转到定点医院。
3.《方案》将解除隔离管理和出院标准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请您为我们科普一下,与以前间隔24小时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相比,新出院标准的改变意味着什么?
张文宏:这条标准的改变,系建立了更早更精准的安全出院标准,争取患者更早更快脱离隔离。我们对于奥密克戎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国际上有研究发现、也经过中国专家的仔细验证,在核酸低到一定水平后,已经检测不到具有传播性的病毒了,因此几乎没有传染性。因此,我们核酸阳性判断标准,从更严格的评判标准到目前开始与国际同步,标准住院时间因此也得以降低。更多的病人可以提早出院,这会极大地缓解我们的医疗资源压力。因此,这一改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4.《方案》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对出院病人管理严格程度降低,是否由于医疗资源限制,为应对感染人数高企而做出的调整?近两年、尤其近期上海新冠肺炎病例出院后管理情况如何?隔离期缩短,是否存在复阳、二次传播的风险?
张文宏:出院后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标准,前面已经说明,这是有医学依据的,既让感染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减轻隔离期间的经济负担,也节省了相应的隔离用房和其他社会资源,让整个社会应对疫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不造成隔离资源的挤兑。基于诊断标准的改变,缩短隔离期后复阳的概率就会非常低;按照我们的研究,就算复阳了,核酸水平都已经非常低了,基本没有因为复阳造成过二次传播。
5.《方案》为什么没有提到“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并不需要治疗?
张文宏: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并不低,仍有可能出现疾病进展,需要在集中隔离中观察。
诊疗方案是针对病例而言,而无症状感染者由于无症状,在管理上不放在《诊疗方案》中介绍,而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中会给予明确。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染性和疾病的进展风险方面,与极轻微的轻症病例相似。因此,相当于把无症状视同临床轻症病例进行管理。《方案》第九版建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对于轻型病例集中隔离管理场所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是医疗机构,也可以是隔离场所,例如方舱医院、隔离酒店等。集中隔离管理,仍需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比如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对隔离管理的感染者,更重要的是进行病情监测,轻型与无症状有可能是病情的早期,一旦发现有转重趋势,要及时转诊到定点医院。考虑到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仍具有传染性,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医学观察、风险评估和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果所在省市医疗机构尚有床位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仍然收治在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对“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让感染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挤兑”……从防疫政策到专家解读,我们可以看出防控政策正在逐步“松绑”。
可这里的“松绑”并非“躺平”,它是“顺应时势”的调整。
近来关于防控“躺平”的言论颇多,对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诊疗方案调整也是适应现在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强、轻型病例比较多、病死率相对低的特点,同时也考虑到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与分配。”
王贵强强调,这不是防控“躺平”的信号,而是科学分层管理的策略。
3月14日,张文宏在其个人微博中也表示:“尽管病毒的毒力明显降低了……现在可能甚至没有流感那么致命……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躺平的理由,对于未来抗疫,我们应该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论是清零还是共存。”
抗疫之路不应该是“一条路走到底”,它的策略应该是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对于抗疫形势,不应该局限于清零和共存的“非黑即白”中,而应该“审时度势”,调整出清晰的抗疫思路。
清晰的抗疫思路是什么?
很明显,不是现在迅速开放!
正如张文宏所言:“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因此,近期我国继续采取社会面清零策略,将传播极快的奥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压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张文宏也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持久性地采取封城和全检测的策略。”
那要采取什么策略呢?
3月17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张文宏谈到抗疫要有3个“武器”:
1.疫苗的充分注射;
2.我们要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其他药物,包括中医药等支撑;
3.有非常充足的医疗冗余度。
图源:视频截图
这才是我们抗疫需要具备的清晰思路——面对变化的疫情,应该想的是怎么做?如何做?而不是纠结于两种“极端”的形式去做毫无意义的争论。
或许有一天,病毒的毒力再下降,我们也具备较为完整的防控体系和较为充足的医疗资源时,可能到时候的防控政策会进一步“松绑”。
尽管这是我们被疫情“挟持”的第三年,但是我们的生活总是要慢慢步入正轨的。
步入正轨前的又一大障碍:“新冠恐惧症”
新版新冠诊疗方案一经颁发,很快便占据热搜,其中点赞量最高的一条评论是:医院能治病,但是医院治不了恐惧,更治不了顽固。
图源:微博截图
自疫情爆发以来,“恐惧”一词是始终伴随的,许多人更是深受其害。
根据世卫组织2022年3月2日发布的科学简报,在COVID-19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
由于担心可能出现更多精神卫生问题,90%接受调查的国家已将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纳入了其COVID-19应对计划,但仍然存在重大差距和关切。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我们现在掌握的关于COVID-19对世界精神卫生的影响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但这给所有国家敲响了警钟,必须对精神卫生领域给予更多关注,更好地支持本国人民的精神健康”。
对此,张文宏也在微博上表示:对于这个病毒,消除恐惧是我们必须走出的第一步。
抗疫第三年,我们太熟悉这种恐惧了——由最初单纯对病毒的恐惧演变成更为复杂的恐惧:担心被感染、担心后遗症、担心疫情带来的停摆、隔离、停工等等。
如今,随着我们对病毒的深入了解,随着疫苗、治疗性药物的上市,我们也到了走出恐惧的时候。
因为在黎明前最后的黑暗里,考验的不仅是社会资源、医疗资源等外在因素,更加考验的是大众的心理,只有大家走出恐惧,正确认知,不恐慌不挤兑,才是最好的预案。
医脉通患教讲座
《关于肺癌患者的前沿治疗选择》
将在3月17日19:00开始!
扫描海报左下方添加小助手微信
观看更多患教讲座
还可获得医生的免费答疑哦
快来看看吧~
▼▼▼
精彩回顾
☟戳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