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均寿命从74.8岁到78.2岁!过去十年,1400万医卫工作者撑起健康中国 | 聚焦二十大
导读
全国近1400万名卫生与健康工作者支撑起世界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此次大会,正值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中国这非凡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举国瞩目,世界也为之侧目。
二十大报告提出: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作为一名医疗人,回顾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百感交织。
我们这十年……
2009年,中国迎来了新医改。与所有改革一样,新医改之路,大众对其褒贬不一。
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主体,公立医院的改革是新一轮医改的“重头戏”,概括来说,关于公立医院的改革即为:打破原有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分级诊疗、医联体重构新的医疗服务体系;打破以药养医,重构科学的补偿机制、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及医生人事薪酬制度体系。
回顾过去十年,我们走过的新医改之路,目的是好的,但过程是艰难的。在新医改最初的几年,虽然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但重构医疗服务体系之路走的十分艰难。随着新医改慢慢有序推进,才渐渐探索出门道。面对如此艰难处境的,除了各级政策设计者,直面医改的更是广大一线医务工作者。所幸,我们走过来了。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门诊室内,病房床边、手术台前、各基层医疗岗位上……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全国近1400万名卫生与健康工作者支撑起世界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为了全民健康,他们不懈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2022年9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总结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时指出,这十年,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大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
这十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跃升;
这十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这十年,母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远低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进一步向好;
这十年,我国消除了疟疾,实现了乙肝控制目标,艾滋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这十年,我国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这十年,我们建成全球最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具备在72小时内检测300多种病原体的能力;
这十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我们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
这十年,是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双提升的十年。到2021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398.3万人,各类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72%。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50%的县医院能够开展复杂手术。推进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年人均诊疗次数、住院率等指标逐步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在基层方面,十年来,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53%;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CT等大型设备,配齐B超、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超过9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这十年里,新医改最令人瞩目的成绩之一便是——我国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的全覆盖。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2014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20年末,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13.6亿。现在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得到全世界医疗卫生专家、各个组织的认可。
2020年10月1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19年国家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安全报告》,用一连串的数字介绍近年来我国医疗质量水平和医疗技术能力提升有关情况。
《报告》显示,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主要体现在:
1. 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
在机构方面,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已经超过了100万家,其中医院数量3.4万;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87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14.7%;住院诊疗人次达到2.7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30.4%。在部分专业层面,像儿科、产科等薄弱专业的力量明显增强。2019年每千名儿童医院的床位数2.2张,比2015年增加0.17张。
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产科床位使用率从2016年的98.2%下降至2018年的83.7%,所以产科床位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
在重症领域,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床位的比例从2014年的1.9%,上升到2018年的2.2%,增幅16.4%。
在人力资源层面,2019年全国执业(助理)医师386.7万人,比2014年增加33.7%;全国注册护士总数2019年达到445万人,比2014年增长了近50%。
2.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效率不断提高
2016年至2018年,反映医疗服务广度的DRGs组数,全国三级医院由535组提升至563组;反映医疗服务能力的病例组合指数(CMI值),三级医院由0.95上升至0.97。同时,2019年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2天,比2014年下降1.5天,实现5年连续下降。
3.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2018年,三级公立的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总死亡率为0.60%,二级公立综合医院总死亡率为0.47%,这两个指标均实现3年连续下降。
4.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
以抗菌药物为例,2011年至2018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61.4%下降到40.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61.8DDD下降到43.7DDD。
有人总结:这10年,以三医联动为核心的医改大潮中,医药改革曙光乍现;医保改革力度不小;医疗改革路尚漫漫。
岁月如一首赞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大踏步迈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成为党和政府施政的优先选项之一。
十八大报告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这10年,医疗卫生领域发生巨变。在所有医药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逐步实现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跨越。
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揭示了医疗工作的精髓。这预示着,接下来,以健康为中心的医改导向更加突出。
“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力支撑,而这,离不开近1400万名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强力支撑。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有幸与所有医疗人一起见证。
医脉通综合整理自《2019年国家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安全报告》、《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新华社等。
责编|小脉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戳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