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医护减压,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容错纠错机制?但我有一个担忧……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4-12-05



导读

医学作为一种并不完美的科学,本身就需要理解、宽容。


来源:医脉通
作者:徐毓才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重庆市卫健委答复市人大代表《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减轻基层医务工作者压力的建议》引起了业内人士普遍关注。


 图源:网页截图


代表建议认为,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基层的一些医疗工作者长期处于高强度、重压力的工作状态,如果有关部门不加区分地用‘问责处分’来推动工作,会导致基层医疗工作者身心疲惫、进退失据”。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和情感付出,加之时常受到患者或医闹的误解和冲击,时常出现对医务人员不客观不正确评价的舆论和医院不应该付出的赔偿,使得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


代表认为,对基层医疗工作者既要严管,又要宽容和关爱,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有力支持,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风气导向和干事氛围。建议提出要“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容错纠错机制”,减轻基层医务工作者压力。


针对“建医务人员容错纠错机制”,卫健委答复称:医疗行业特殊,将加强调研,进一步论证建议的可行性。


 图源:网页截图


尽管卫健委的答复乏善可陈,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个必须有!”


那么如何看待“建医务人员容错纠错机制”?今天笔者就与大家聊聊。



“容错纠错”的必要性和背后的担忧


1980年3月的一天晚上,九岁的男孩和他父亲发生了一场严肃的争论,涉及到当时的首相撒切尔夫人。小男孩认了真,第二天就给撒切尔夫人写了封信:“昨天晚上祈祷时,我爸说除了耶稣以外,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情。我说我觉得您没有做过坏事,因为您是首相。是我说得对还是我爸说得对呢?”


收到这封信的撒切尔夫人也认了真,提笔给小男孩子回了这样一封信:“不管我们如何努力,我们永远不会像耶稣那样善良温柔和聪明。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做过的事或者说过的话感到后悔、抱歉,下决心以后再也不这样了!我们做最大的努力,但做多大的努力也比不上耶稣。如果你我一起画一幅画的话,一定比不上大艺术家的作品,所以我们不能和耶稣比。作为首相,我努力把事情做好,因为耶稣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会更加努力。但是,你爸爸说得对,我们永远不可能像耶稣那样完美无缺……”


这封复信让我感动,至今难忘。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撒切尔夫人用真挚的语言、生动的例子向小男孩解释了人不可能是完人,除了神,任何人都可能做错事说错话,她作为首相也不例外。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是人就会犯错,不管是伟人还是凡人,概莫能外。而作为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医生护士也是人,当然也会犯错。何况,医学作为一种并不完美的科学,本身就需要理解、宽容。


另外,对于基层医务人员而言,他们会面临各种紧急状况,救治任务繁重、争分夺秒,在这个过程里对于各项规定、要求,确实存在“疏忽”或“迫不得已”的可能。而如果不加区分、不问缘由地问责,自然会加重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在救治时难免自缚手脚。


因此,建立“医务人员容错纠错机制”很有必要。


但在必要性之下,笔者也有隐约的担忧。


尽管是人就会犯错,无可避免,且医学本身就是一个不完美的学科,比如用药的副作用,比如手术的并发症等等,因此于情于理,医学本身就应该给医者留有一定的“特权”。


但笔者想说的是,这种“特权”绝对不能成为医生的“肆意妄为”的由头。作为医生应该处处小心谨慎,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师职业精神来约束自己,而不应该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抱有太多奢望,更不能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后抱有侥幸心理。



为基层医务人员减压,或许“容错纠错机制”不是根本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疫情之下,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他们一方面承受着疫情防控的超大压力,一方面还面临社会的误解甚至医闹的冲击,还要面对负面舆情、巨大的医疗纠纷赔偿,确实会让许多的医务工作者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摧残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更令人痛心的是,不少医务人员在长时间重负荷高压之下超出极限而猝死。


比如今年10月底,湖南就有2名基层医生牺牲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一位是湖南娄底市涟源市白马镇中心卫生院熊海鸥医生。他在斗笠山镇甘溪疫情隔离点支援,因劳累过度引发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导致大出血。10月26日,熊海鸥病重离世,年仅56岁。


一位是邵阳县河伯乡卫生院院长陈慎校。10月30日,陈慎校送完阳性核酸采样标本回来后,昏迷在酒店,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4岁。


因此,在这样一个情景之下,单纯的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可以解决“减压”的根本问题吗?


显然不能。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疫情当下,医务工作者不堪重压很多来源于疫情防控层层加码、一刀切和其不科学不精准的举措。


因此,对于上层决策者,需要改进的是疫情防控科学精准问题,是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调整问题。对于有关追责部门,需要改进的是追责问责的科学精准问题。对于全社会,需要的是对医学有一个科学认知问题——要认识到医学并不完美,认识到是人就会犯错。对于患者及其家属,需要对于医生给予更多的理解、谅解与宽容。只要他们努力了付出了尽心了,就不应该提出过多额外要求,即使无法通过协商沟通解决的医患纠纷,应该诉诸法律,依法解决,而不是通过“闹”的方式区达到目的。


基于此,目前要减轻基层医务工作者压力,通过“建立医务人员容错纠错机制”也许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如果重庆市能够跨出这一步,对于医务人员而言,也是莫大的福音。


责编|亦一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医学博士从县医院跳到私立医院后,苦尽甘来却遭遇“学术不端”?|医学微小说

➤ 医生:救护车准时到达,凭啥赔钱?家属:医生花10分钟与邻居争吵,未及时施救致患者死亡丨医眼看法

➤ 130/80 mmHg!我国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

➤ 妻管严(Wife F**k Me UP)的诊断与治疗

戳这里,更有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