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后疫情时代,发热门诊该取消了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健康界 Author 李子君
导读
如今的发热门诊基本上属于名存实亡,至少对于筛查新冠感染者这件事来说,已经显得毫无意义了。
2023年初,伴随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在感染高峰之后,各地发热门诊、急诊的就诊人数逐渐回落。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透露,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
郭燕红说,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到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94%,已经回落到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国急诊就诊人数在2023年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44%;全国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在1月5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数量下降了44.3%。
不仅如此,当下医院几乎不再坚持“腋下体温达到或高于37.3℃患者必须先到发热门诊就诊”的规定,各科室在均可以接诊发热病人。这样的现状,着实让专门收治发热病人的发热门诊,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地位。
只有20岁的发热门诊或诞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过去三年,少有人能够否认发热门诊的重要性。
宛如哨兵,发热门诊的医生通常会第一个发现传染病患者,并将其及时进行分流、隔离和救治。在新冠防疫体系中,各医院独立设置的发热门诊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其实,在众多门诊科室中,发热门诊算是“小年轻”,其建设起源于“非典”。资料显示,2003年,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在病房楼北侧留了两个入口:急救车入口和病人入口,希望对急救车转来的病人与自行前来的病人分流。
当时,为了防止上下车的病人被雨淋着,在急救车入口前医院搭建了一个雨搭。雨搭下面有两个门,一个是急救病人的入口,另外一个是大楼逃生通道的出口(楼梯间)。
这个雨搭下面的空间和这个楼梯间,或许就是全国第一个发热门诊“诞生地”,当时的名字叫做“发热呼吸筛查急诊”。
在协和医院开通“发热呼吸筛查急诊”后数日,一位来视察慰问的领导对此肯定,随后这个做法被推广到了全国。
“非典”的惨痛教训为卫生健康系统敲醒警钟,同时也推动院感防控工作从一种具体职能提升到体系建设,并且国家层面也进行了长期的规划部署,其中之一便是各地医院根据卫生主管部门指导原则、设置管理规范建设发热门诊。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1月14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开设发热门诊1.6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共4.31万个。这些发热门诊和工作在其中的医护人员,为近年来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此重要的发热门诊曾有专家建议要“大改”在我国几乎所有三甲医院,发热门诊都坚持24小时不间断接诊发热病人。但纵观其他国家,发热门诊并不是医疗机构的标配。
在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后,就有专家因大量患者在发热门诊中发生交叉感染,提出“大改”建议。
这三年以来,几乎所有发热门诊都有能力将疑似新冠感染者就地隔离。但在武汉疫情爆发之初,医院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当时,武汉大学彭志勇团队研究发现:40%以上新冠肺炎感染者源于院内交叉感染。研究中还报告了一例疑似“超级感染者”,这名患者传染了至少10名医护人员和4名患者。
为避免交叉感染,各家医院做足功课,包括使用送餐机器人、关闭中央空调等,但各医院发热门诊仍然是发热病人就诊首选。
如何避免病人在发热门诊中发生交叉感染,是医院面临的大考。原黑龙江省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关卫就此建议,发热门诊要考虑改变就诊方式,例如实行预约制。患者按约定时间进入诊区,每次只能进一人。如果“过号”,患者须在通风良好的单独区域候诊,并保持一定距离。他还建议,除重症患者,原则上发热门诊不接待自行前往就诊者。
按照关卫的建议,发热门诊似乎要逐步弱化。但由于我国家庭医生的缺失和分级诊疗体系尚未完善,弱化发热门诊并不切实际。现实是,近年来,我国始终在强化发热门诊建设。
2020年5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推广上海市发热门诊建设管理工作经验的通知》。上海市在完善发热门诊设置上,要求医疗机构在疫情期间增加发热门诊和隔离用房备用空间,市级医院至少设置10张隔离床位、区级医院至少设置5张隔离床位。
此外,上海还增加发热门诊医护技人员、工勤人员,除了配备感染科、呼吸科专业人员外,增配内科、急诊、影像、临床检验等专科医务人员。同时,加强发热门诊院内急救人员、药品和急救设备以及防护用品的储备和供给。
得益于政策加持,各地医院改扩建发热门诊。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为例,最近两年,作为市区两级的新冠收治定点医院,政府加大力度进行该院发热门诊的扩建,该院发热门诊由原来的350平米左右,扩建到4000多平米。过去这里仅能进行简单的生化检测,如今配备了方舱CT,吸氧设备,无、有创呼吸机等,空间和设备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顾伟对健康界表示,目前很多医院的发热门诊由于缺乏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空间,像有创机械通气等抢救操作仍然无法进行,发热门诊更多时候起到的仅是初筛和简单治疗、留观的作用。
发热门诊是否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到了转型甚至取消的时刻呢?
作为3年来与新冠“近身肉搏”的科室,与其他科室略有不同的是,发热门诊接诊患者数量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每年秋冬流感季大量发热病人涌入其中,医护人员忙到四脚朝天;夏季却经常“岁月静好”。
回顾刚刚过去的感染高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执行主任林明贵对健康界说,这次医护人员的确经历了一次难度极高的“大考”。
“我们医院过去每年冬季发热门诊单日接诊量最高是70多人,这次我们一天最多接诊将近400名患者,其中90%都是新冠阳性患者,并且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感染了,因此工作难度很大,不过好在这一切都暂时过去了。”林明贵告诉健康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发热门诊上一次如此大的承压发生在2020年初,也就是北京刚刚出现首例新冠感染者之后,那时曾经有过一天接诊500多名发热患者的记录。
与2020年初最大的不同是,在新冠降为“乙类乙管”并且感染者数量瞬间激增的情况下,发热门诊不再是发热病人就诊首选。无论是与发热门诊关系颇为密切的急诊科,还是其他任何科室的门诊,都可以收治发热病人。
对很多医护人员来说,这在过去三年里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如果说各个科室都能接诊发热病人,是当时感染者数量太多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在本轮疫情接诊高峰过去之后,过往“发热病人首诊在发热门诊”的传统,却并未被找回来。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似乎已经忘记发热门诊的存在。
河北省一家三甲医院医务科主任董梅(化名)告诉健康界,2022年12月初时,她所供职的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是第一批感染倒下的,面对医护人员因病减员和发热病人汹涌而至,医院不得不做出“发热病人轻症留在发热门诊、重症立即到急诊科就诊”的妥协。
随后医院就遇到了跟其他医院一样的经历——各个科室支援急诊科和呼吸内科,并且在最艰难的两周里,还有两个科室直接改建成了呼吸科,接诊新冠住院病人,自那时以后,发热门诊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一位急诊专业出身的三甲医院院长甚至向健康界坦言,如今的发热门诊基本上属于名存实亡,至少对于筛查新冠感染者这件事来说,已经显得毫无意义了。
那么,这一切现状是否说明发热门诊已经完成其历史责任,到了转型甚至取消的时刻呢?健康界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发热门诊存在有其意义,就像战略物资一样,要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有需要就建,病人少就拆。
这源于发热只是症状,引起发热的疾病除了风湿、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外,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是传染性疾病。发热门诊筛查传染病的作用必不可少。
“我们并不知道新冠病毒未来如何变异,也不清楚通过上呼吸道传播的严重疾病哪个时刻会到来,因此发热门诊是医院绷紧的那根弦,要对院内感染做好‘哨兵’工作。”林明贵对健康界说,发热病人首诊在发热门诊,这是个多年来延续的好传统、好习惯,医患双方都不应该将其丢掉。
未来发热门诊怎么建?探索与急诊一体化管理或成”出路”
发热门诊建设今后的趋势仍然是继续强化。过去的这轮感染高峰,全国的发热门诊与其他科室一起扛住了压力,为各家医院应对疫情冲击、保障诊疗工作的进行可谓功不可没。
以北京为例,在2022年12月19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中医局局长屠志涛就表示,为应对疫情期间就诊高峰,北京快速增设发热门诊,发热门诊总数由94家迅速增加至1263家,其中二级以上30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60家,最大限度保障发热患者就医。
自发热门诊诞生以来,多数医院都将其纳入到感染性疾病科管理,少数医院发热门诊被归入急诊科,有的医院则把发热门诊作为呼吸科等传染病科门诊的一部分,以提高使用率。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做法可供借鉴。据林明贵向健康界介绍,自2020年疫情初期起,医院防控领导小组便组织建立发热门诊工作机制,即该院所有科室都要轮流派出医生到发热门诊定期支援,也就是说每个科室在规定的时间内承包一定时间的发热门诊内流水、留观病房的部分工作,派出的医师在接受培训之后,与感染性疾病科医生一起为发热患者服务。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所有医生对防护和传染病治疗都有所感知,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自己本专科的知识。在重大疫情到来或发热患者数量激增的时候,各个专科医生都可以随时“上阵”。
“刚刚过去的这轮疫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接诊过程中就做到了很平稳地应对,因为几乎全院所有医生都在发热门诊支援过、锻炼过。”林明贵说。
顾伟则对健康界表示,如果需要被一个学科带着走,发热门诊显然是与急诊科是最相邻的,二者采取一体化管理,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2020年,顾伟与急诊专家张国强、谢苗荣一起,在《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上发表题为《应高度重视急诊科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文中提到,发热门诊对发热患者进行简单筛查和处理,缺乏对急危重症感染患者的急诊抢救能力,绝大多数的重症发热或者感染性疾病患者都涌入急诊科,使感染科阻挡疫情传播的屏障作用大打折扣。
文章指出,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确保急诊安全,否则急危重症的救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应该把急诊科纳入传染病防控体系中,与发热门诊的建设和流程统筹考虑,两者互为补充,相互融合,施行一体化管理,形成一道完整的医院传染病防线,不仅保证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同时也保证了医院安全。
发热门诊将可能有几种存在模式和运行机制?健康界将对此持续跟踪报道,期待全国同仁不吝赐教,为发热门诊的探索鼓与呼。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阳康”后春节聚会能不能喝两杯?过年大家最关心的8个问题,解答来了!
➤ 老人因新冠肺炎死在骨科,主管医生却被投诉超范围执业,疫情之下能不能放过医生?丨医眼看法
☟戳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