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编还是增编?国务院最新发文,透露出一个信号……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4-12-05



导读

“编制,是普通人最后的护城河,但又不是。”


来源:医脉通
作者:阿泰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一则帖子遭到了不少医务人员的吐槽。


有网友在知名问答平台爆料:黑龙江某市中医院,共200个编制,其中约130个在行政、采购、后勤、设备管理、财务等非业务部门。全院护士二十多人,包括护士长,全部无编制。


也就是说,这家医院,大概只有70名医生是有编制的。


有网友吐槽:医院如果真出了事,都不用“甩锅”给临时工,因为医院几乎全是临时外聘人员。


一直以来,编制问题都是一线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近日,国务院一份重磅文件的下发,关于医生编制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议。



去编还是增编?国务院最新发文,透露出……


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去留问题一直是各方争论焦点。


2011年,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事业单位改革拉开帷幕。


而在取消事业单位编制的改革进程中,医疗与教育行业的编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2014年,深圳开始试点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取消医院的行政级别,实行全员合同制管理。


2016年,时任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时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此消息一出,医疗圈风起云涌。


直至新冠病毒疫情前,关于取消医院事业编制的消息仍不断传出。


疫情后,国家关于医生编制问题的态度逐渐发生了细微的转变。


3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其中明确提到:合理制定并落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



关于增加医疗机构事业编制,这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及。


2021年2月10日,国家卫健委在对人大代表《关于优化医疗卫生发展环境 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的建议》的回复中明确指出:公立医院编制是稳定和吸引医务人员、保障公立医院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国家满足人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制度保证。公立医院编制资源必不可少,公立医院编制非但不能弱化,还需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



2022年7月28日,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正在研究制定公立医院相关编制标准及如何建立合理的动态核增机制。


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曾多次提到了医护人员的编制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福建省委会副主委、厦门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人才是关键要素;编制则是稳定人才队伍、维护公益性、促进公立医院平稳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也是保障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内在要求。王焱建议,中央编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制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昱建议,制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要以常住人口为基数,合理确定省域内公立医院编制总量,按分级核定、统筹使用原则,划分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编制结构;按填平补齐原则,探索设定各类别公立医院编制标准,细化制定综合、中医、口腔、精神等类别公立医院编制配备标准,统筹考虑各医院功能定位、开放床位数、诊疗量、公共卫生任务、教学科研等因素,引导推动各地构建结构布局合理的公立医院体系;以公益为导向统筹推进编制使用、财政补助、人事薪酬等改革。


疫情后,医疗领域事业编制“动态核增机制”多次被提到。从国家透露出的信号来看,医务人员编制数量有望在事业编制改革的进程中不减反增。



增加编制,或受疫情影响


医脉通资深撰稿人施剑翘老师曾做出推测,动态核增机制或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玲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从这些年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中,尤其这次抗疫,中国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公立医院的一套完整的体系,医护人员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我认为,医院和军队是一样的,军队打仗能靠雇佣兵吗?肯定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施老师认为,现有编制体制下确实存在“利益分配不均”、“效率低下”和“老人躺平”等问题,但我们必须承认,编制让医护人员能安心地做本职工作,做长远的打算,而不是考虑短期的收益。在突发情况来临时,这种“稳定”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中国的防疫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动态核增机制,如何核增?


编制动态核增,简单理解就是灵活增加编制人员。那么公立医院编制核定的标准线是什么?


医院编制比例,通常由一定数量的编制员额与一定数量的核编参数组成。


对于医院来说,病床数即为核编参数。而医院的核定病床数则通常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区域医疗规划所审定的。


目前,我国医院的事业编制人员配备,主要依据卫生部 1978 年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草案)》进行。


据此,综合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依医院的规模和承担的任务分为三类 :


1.300 张床位以下的医院按1:1.30~:0计算 ;

2.300~400 张床位的医院按1: 1.0~1: .50计算;

3.500 张床位以上的医院按1:160~11.70计算。


文件也对医院各类人员的编制比例做出了规定:行政和工勤人员占总编制的 28%~3%,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编制的 8%~10%;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70%~72%,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医师、中医师占25-35%,护理人员占40-50%,药剂人员占8%,检验人员占4.6%,放射人员占4.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占 8%。


回到文首的吐槽帖,网友爆料的这家医院编制比例明显不符合规定。如今,在医院,在一线干活的却往往都是编外人员,这一现象着实伤了一线医护人员的心!


无论未来是去编还是增编,我们更希望所有医护人员都能被平等的对待。如果注定不能,借知名医疗撰稿人叶正松老师的话送给大家:编制,是普通人最后的护城河,但又不是。因为最后的护城河,是个人的能力!


参考资料:

《医院人员编制比例和配备要求》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文:公立医院编制动态核增!这是否比极端的“去编化”更合理?》


责编|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196年后,一缕头发揭开贝多芬死亡之谜!还意外发现身世秘密……

➤ 医脉通《2022中国临床医生数字生活调研》报告发布

➤ 研究生复试线比北大高出30分,华西凭什么这么牛?

➤ 医生回应被质疑刷手机不接诊:主动询问过,家属不让看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