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医生大打出手,为了一个病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叶说医 Author 叶正松
导读
抢病人不一定完全是坏事……
近日,有网友发帖:胸外科两位副主任打起来了,居然还报了警,事后院内也没有任何处理,听他们科室的人说,起因就是为了抢病人,其实院内很多科室有这种情况,真的很内卷,多收病人多挣钱,各个医疗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用尽一切手段抢病人,搞得同一科室的医生,相互之间关系非常紧张,而做为管理方,院领导却视而不见。
这个消息,未经证实。
但个人觉得,应该属实。
抢病人这个词,大家多感觉只是存在于医院与医院之间,其实,毫不隐讳的说,也存在医生与医生之间。
医院与医院之间争抢病人,第一是为了业绩也就是为了收入,第二是为了医院的名誉。一个医院年门诊量多少、年手术量多少、年住院人数多少,都是每个医院的战绩,要拿来评价一个医院的实力。由量变才能带来质变。
同一医院,医生与医生之间争抢病人也是一样,为了收入以及名声。优质病人,是医生争抢的对象。而像那种依从性差,喜欢挑刺,爱闹事的病人,是绝对不会有人去抢的。
抢病人也是一种竞争,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一个医院、一个医生首先得生存下来,才有资格去搞其他的东西,病人就是基础,病人就是一切,也可以说病人就是衣食父母。
医院里现在也是雨露不均的。平行科室相互使绊,恶语中伤更是不罕见,不同科室抢病人,同一个科室不同医生之间也抢病人。出现这个现象一方面是医院自负盈亏的模式导致的,另一方面是领导的运营模式有问题导致。
医院要发展,就要紧跟市场步伐,创造足够的经济价值。虽然这些年病患在逐渐增长,疾病也在年轻化,但是架不住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各种私立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资本大鳄们都虎视眈眈,谁都想喝一口汤。医院运营的压力像一座五指山沉甸甸地压在医院管理层的肩头,最终也通过层层传递,落到了每一个普通的医护人员身上。
很多人看医生表面光鲜亮丽的,总觉得医生是份很舒服的职业,可是没人知道在这份光鲜亮丽之下,潜藏多少无奈和委屈。
医院其实也有二八定律。有名气的医生病人趋之若鹜,而普通医生却在为收治病人发愁,最终造成强者越强,名气越来越大,而普通医生的职业上升之路却举步维艰。
特别是在基层一级医院,年轻的医生生活压力大,想多干点赚钱养家。但年资高的老医生,抢病人最凶,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压制得年轻医生根本没病人可看。
老医生认为病人都是他的,他的老病人他不抢,因为本来就找他看,专抢新病人,把新病人再变成他的老病人。
但是,相对而言,三甲医院里抢病人的情况,就相对少很多。见惯了腥风血雨,就不识得人间疾苦。见过了大风大浪,就看不上小鱼小虾。用这两句话形容三甲医院医生再合适不过。
经常听到心内科说:这肺心病应该住呼吸啊!
眼科说:你先去内分泌科把血糖降下来才能治疗啊!
耳鼻喉科/神经内科说:你去神内/耳鼻喉再查查头晕原因?
口腔科说:你肯定不是牙疼,去神内确定一下是不是三叉神经痛?
神经内科说:你这健忘无力烦躁是贫血引起来的,去血液科吧!
个人觉得,发生医生之间抢病人这种情况,根源不在医生,而是医院管理者。医院把经济指标的增长作为科室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让过于看重现实利益的人误入歧途,难免会失控。医生对患者友好,医院却对医生并不友好。
抢病人不一定完全是坏事,良性竞争能让患者、医生、医院三方都获益。只是出现像案例中“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局面,就已经超出了良性竞争的范畴。
有时候糊涂淡泊一点好。聪明人,其实走不太远。在这个大风大浪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钝感力,这是一层保护,碰到困难的时候,就当没发生。今天亏这么惨,难不成要去死?没必要的,偏离的周期它还会回来,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只是,要从中吸取教训。
《繁花》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胡歌,也不是爷叔的台词。最深刻的是那个强总说的:我是发股票的,你是炒股票的,你我不在一个层面上。院长和医生是两层楼,院长在管理这一块,比如涉及绩效利益的背后,一定有比较深刻的筛选逻辑,一定要重新的利益分配。医院要转变发展理念,就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这个理念根植于医院管理的骨子里。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把精力投入到提高科室医疗水平上来,并做好科室业务划分,对某些容易扯皮的业务制定诊疗规范。
比如,一病人脑出血,在什么情况下收住神经内科,什么情况下收住神经外科,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康复治疗。
梅奥国际也认为,抢病人不一定完全是坏事,良性竞争能让患者、医生、医院三方都获益,但不能越过学术本身;其次,各科医生的心态需要调整,不能以利益的目的抢病人,而是从救治的角度来治疗病人,提高诊疗水平才是最核心的部分。
有人说医生是菩萨,行医是修行。那么,我想说的是,菩萨并不以求福德之心去行善,是做本心想做的事,本分的事,做了就做了。
身为医生,我们要真正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一张医院的名片,每一次诊疗服务,都是向患者递交了一张医院的名片。至于患者最终是珍藏,是随手丢弃,还是当面撕毁?这就是对我们优质医疗服务意识的最好考验。
责编|亦一 米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精彩回顾
➤ 36岁,从入院到死亡仅1天!流感这个凶险的并发症,有一个容易忽视的征兆
☟戳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