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满主任绩效分配方式,无助的医生气得跑路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4-12-06



导读

科室绩效二次分配存在争议,问题还是出在“公不公平”这个点上。


来源:医脉通
作者:亦一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有医生发帖表示对科室绩效分配的不满,他表示:


科室绩效全凭主任分,主任总把自己的那份保密起来,剩下的则根据每个人的治疗费和检查费比例来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导致每个医生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因此滋生了各种乱象,致使大量有经验有能力的医生离职。


小编通过了解发现,对于科室绩效二次分配不满这个问题,不是个别孤例的存在,而是当前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而且不光是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护士,护士与护士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


一位来自湖北的医生表示:“不知道主任是怎么计算绩效的,高年资主治医生的奖金拿不过刚毕业的住院医。”


一位来自重庆的医生更是无奈表示:“你信不信医生拿的还没护士多。”


一位来自上海三甲医院的医生面对这个问题有些迷茫:“因为自己不是主任的弟子,目前并不在科室重点培养之列,享受不到任何资源。此外,科室工资绩效奖金完全由主任说了算,和个人工作量完全不挂钩。像我这种不受待见的人,自然工资也比嫡系低很多。目前感觉一没发展前途二没钱途,十分纠结是该继续‘苟’下去,还是该主动离职。”


其实对于医院绩效方案分配的重点,可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那就是“一次分配重效能,二次分配重公平”。一般而言,科室绩效二次分配存在争议,问题还是出在“公不公平”这个点上。


通常在二次分配形式上容易引发异议的,大致包含以下几种——


1. 大锅饭:按人头分配;

2. 论资排辈:按科室岗位设置系数分配;

3. 拉帮结派:按亲疏嫡庶人情分配。


这些形式背后引发的不满,大抵有以下两个原因——


1.主任权利过大


二次分配给了科室充分的自主权,这个“充分”的背后可能意味着“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


在科室绩效二次分配权限设置上,一般科室由科主任承担最终审批的角色,有些科主任虽是某一医疗领域的专家,但对成本管控和薪资激励不够熟悉,对科室绩效运营意识也较为淡薄。而且也不排除一些主任存在私心,抑或是为照顾嫡系特殊对待等等。在这种主任可以一手遮天,又缺乏医院层面统一规范与监督的情况下,确实容易滋生不合理、不公平的情况。


2.绩效考核维度不合理


目前公立医院的薪酬体系主要包括工资薪金和月度奖金。工资薪金按照职称、工龄、职务、学历等标准核定,相对固定。月度奖金以工作量为基础,是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有效激励的最直接方式。


但很多科室在二次分配过程中沿用工资薪金标准,如职称、职务、学历等因素占比较高,弱化了工作量、工作业绩等方面占比;抑或是关注了工作量的多少,但忽略了工作难度、工作质量、资源消耗和服务态度等考核维度;再者是整个方案缺乏充分的民主讨论,缺少可量化指标,仅凭个人主观臆断等等,都可能导致分配不公平、激励不到位。


而对于“公平”这个问题,接受医脉通采访的几位医生都直言:科室绩效分配难以做到绝对的公平。


一位接受医脉通采访的医生表示:“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都有侧重点,与之相对的,绩效考核指标也有它的侧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站在一些人的角度而言,有些指标的设置就是不公平的。”


因此,只能说在很多科室,二次分配只求做到一个相对公平,不致引发众怒,从而让这个标准一直沿用下去。


另外,这位医生还透露考核指标是可以跟随主任的“心意”顺势改变的:“我们科有个组做A手术(手术费高),有个组做B手术(耗材多),之前那个主任的组是做B手术的,所以他倾向于把耗材的费用算到奖金里,这样的话,他那个组的绩效会高些。现在这个主任的组是做A手术的,他认为耗材不属于科室的收入,所以他把耗材踢除了,以手术费来算。”


然而,在绝对的权利面前,作为底层打工人的医护,往往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今年3月份,一则“医院护士长套取同事绩效25万余元”的新闻扯下了绩效分配“暗箱操作”的遮羞布。


据报道,2018年9月至2023年5月,被告人向某某在担任印江县人民医院护士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负责核算科室人员绩效工资的过程中,以科室误餐费、避税等名义套取医生及护士的部分绩效共计25万余元,用于日常消费。最终,向某某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由此可见,科主任、护士长在绩效工资上确实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这也难怪郑阳春医生曾在其个人公众号中探讨起“为什么优秀的医生最后都想‘当官’?”


郑医生说到:“一个科主任虽然‘官位’不大,但是高低管着十几号人,管着十几号人,十几号人就得听你的招呼和安排。比如,你不上手术,但是主刀医生写你的名字,下面的医生多半不会有意见;比如,你不写文章,但是通讯作者写你的名字,课题组其他人也多半不会有意见;比如,你没什么科研成果,但是你整合全科医生的文章、课题去报奖,第一完成人写你的名字,其他人也多半敢怒不敢言。


手术、文章、报奖,每一项产出都牵涉利益,如果你不是科主任,谁会听命于你,谁愿意甘心把自己的利益让给你?


更不用说,有些医院的科主任还掌握着科室绩效二次分配的权力,可以直接把自己的系数和比例提高,堂而皇之地拿别人赚的钱。”


不说别的,就这一条掌握财政大权,就已经是致命诱惑了。


那么,面对当前如此窘境,该如何改善呢?


在采访中,有医生认为,应该全国推行年薪制,就不会有这种分配不均的尴尬。


但是无法忽视的是,不管是年薪还是月薪,它们设置了上限,却没说拿到手的下限在哪里?所谓“固定”的背后其实都被各色指标所“捆绑”。


也有医生表示,既然科主任的权利太大,就应该取消科主任。


之前关于“砍掉主任、副主任职称”的呼声不小,但后面难以实现的原因无非就在于,打破了旧规矩,就必然要建立新秩序,那么怎么能建立起大家都满意的新秩序呢?


这也很难办!


当然,放在取消科主任这件事上,同理。


那该怎么办呢?


文首那位发帖的医生提到了一个他认为较为合理的绩效分配方案,那就是利用电子化绩效管理系统,将每个人的门诊量、病房量、用药、检查、检验、夜班量、急诊量、会诊量、手术量、论文等指标都进行了量化,可以清晰地生成各个时期的报表以供参考,通过赋分机制用来核算每个人的绩效,这样有效避免了科主任对科室内医生的盘剥,相对平公些。


而且他还表示,在这种氛围下,科主任愿意培养新人,把新人用来扩充扩大产能,以完成目标。新人老人之间,上级下级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不过,这样一套标准施行下来,不仅要求考核维度的精细化,更是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高要求,这在当前,对于一些医院,或许是挑战。


对于科室绩效二次分配这事,你是怎么看的呢?你有比较好的分配方法推荐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责编|亦一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精彩回顾

➤ 为了自证清白,他们选择在医生办公室装摄像头,并携带录像设备参与会诊

➤ 新一轮医疗反腐开始了!14部门联合发文,涉15条内容

➤ 打假博主们为什么不去医院拍视频?

➤ 四川省一卫计委原主任被开除党籍,已退休5年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