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科技委员会首次亮相,科技体制新顶层设计有何深意?

刘典 刘典
2024-09-17


点关注不迷路,加星标★更好找

Follow & Favourite



前言


据科学技术部官网消息,近日,科技部社发司党支部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道中提到,“会前,同志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
这是自今年三月公布最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透露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消息后,首次对中央科委动态进行公开报道。那么为何要组建中央科委,新的科技领导部门设立有何深意,科技体制新顶层设计对未来我国科技工作具有怎样的影响?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涉及科技体制改革部分,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据科技部网站8月15日消息,7月10日,科技部社发司党支部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消息提到,会前,同志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这是这是自今年三月公布最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透露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消息后,首次对中央科委动态进行公开报道。

先前我们对科技系统的机构改革,组建中央科委及重组科技部等情况做过系列解读,以下是往期内容:(点击文字跳转原文)

往期系列内容



看懂重组科技部,记住这6句话就够了!

GPT4大战“文心一言”,中央科委成立如何让中国走向科技自强?

二中全会聚焦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前几次都咋改的?【一图典题】

9句话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01

前所未有的科技体制新顶层设计


本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科技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同时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堆科技工作的要求的具体体现。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今年三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对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容正式基于这一背景制定的。
方案提到,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
根据方案,中央科技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统筹布局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统筹协调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等。
本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科技管理体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历次科技体制改革未曾有过的,表明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02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关键期,而地缘政治背景下的科技竞争也更加激烈。国际上对我国的技术出口管制、市场打压行为不断发生。美国总统拜登8月9日签署行政令,限制美国在所谓敏感高科技领域的部分对华投资,包括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以及特定人工智能系统。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面对国际挑战的唯一出路,也是我国掌握国际竞争和发展主动权的前置条件。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体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成为中国破除“卡脖子”难题的障碍。在政治局第二次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均强调需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特别是要改变当前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和生态中的“顽疾”。
 
一是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定位不清晰、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协调机制,缺少战略和战术分工。三类机构经常各自为战,导致科研内耗严重、效率低下,影响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整体功能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是我国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不足,尚未全面建立国际顶尖人才的吸纳机制。导致我国创新生态不够开放、全球竞争力不强、无法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以来,大量中国自己培养的尖端人才向外流失,迫使完善人才机制成为发展科技创新的必需之举。
三是我国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缺乏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这背后既有举国体制与市场体制的衔接问题,也有资源分配和管理问题。对此,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提出了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同时建立激励科研人员探究真问题的体制、机制,给予更多自由探索的经费、保障和空间。

03

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首要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央科技委员会的成立是党中央关于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的一个重要举措。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可以真正从全局去规划科技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根据新一轮机构改革的规划,一方面是对原有科技部的“瘦身”,另一方面是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其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原来的科技部在各部委中不是一个大部,虽然科技部本身“瘦身”了,但加上中央科技委员会,整个架构变大了,就能做到统管整个科技创新体系,这是此次改革尤为重要的一点。中央科技委员会加上“瘦身”的科技部,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真正从全局去规划科技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是原来的科技部做不到的

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这次科技部重组就是为了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重组后的科技部职能有三个重点:
  • 一是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 二是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
  • 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一方面调整了现有职责,强化了创新在推动全局发展中的作用。包括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等。这些举动可以大大加强科技部在规划和组织科技创新方面的自主性和超然性,增强科技部对科技创新的统筹协调能力。重组后,科技部的职能和重点更加集中,仅包括拟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以及科技发展、基础研究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组织协调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
另一方面是将领域科技工作划转其他部门,聚焦科技核心攻关。在重组计划中,原有的一些细分职能由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卫健委、工信部、人社部等其他相关部委承接,大大地减少了科技部在这方面的人员和经费消耗,使科技部更能集中精神和力量承担宏观及部分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管理工作。而重组后,科技部也将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工作,而是全力指导监督科研管理专业机构的运行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科研成果的评估问效。

04

重塑中国科技创新体制


面对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这也是此次科技部重组、中国科技创新体制重塑,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现实意义。
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非常重大的一次改革,力度空前。总体来看,是为了适应未来经济变化趋势,提升长效治理能力,优化治理体系结构。通过这次改革,理顺了不同职能部门的关系和细分职能,有效避免了多头管理,各个机构实际运作的效率将会有明显提升。而作为机构改革的其他方面,包括深化金融改革、组建国家数据局,也都会同步促进中国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未来,中国的科技创新将由新型举国体制和市场自由竞争两方面同时发力,强化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瓶颈突破,破除“卡脖子”问题。科技部在其中将发挥宏观布局设计、筹划组织战略研究、统筹全国科技力量的作用,全方位重塑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在纵深处推进,向深水区进发,以早日实现中国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扩展阅读

机构改革推进进行时:中央社工部、中央港澳办领导班子已披露
除了科技领域的机构改革外,据北青报报道,今年3月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到还要组建:
  • 中央金融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 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作为党中央派出机关,同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

  • 中央社会工作部,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

  •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作为党中央办事机构。

  • 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的领导班子已对外亮相。

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的领导班子已对外亮相。

其中,中央社会工作部的部长是吴汉圣,副部长包括李文章、赵世堂、柳拯。

7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召开会议,这次会议首次披露了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的领导班子。

7月11日召开的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召开会议

据披露,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是夏宝龙。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包括周霁(常务,正部长级)、郑雁雄、郑新聪、杨万明、王灵桂。另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组长是施克辉。

——END——


点关注不迷路,加星标更好找

近期内容 ●●

// 1

中国参与共建“多边货币桥”,助力构建新全球数字货币体系

// 2

印度为何对外资阶段性“翻脸”,苹果能否躲得过?

// 3

信心贵比黄金,4专家详解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 4

数字经济监管最新信号!全网最速解析国务院第三次专题学习

// 5

新闻联播超长播报,政治局常委会对这项紧迫工作提出15条明确要求


往期系列内容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加入全球政经观察员

加微信“x-923604517”拉你入群


 

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数字货币、网络与数据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个人专著包括《非常法史》、《法眼看民国》、《政策沟通:国际合作引擎》;参与编著《“一带一路”大百科》《读懂“一带一路”》《破解中国经济十大难题》、《中国改革大趋势》等。


在《中国金融》、《文化纵横》、《人民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研究论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数十家权威纸媒发表近百篇评论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刘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