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重磅新规,8个要点详解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
点关注不迷路,加星标★更好找
Follow & Favourite
☆
前言
1月11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规范和加强数据资产管理,更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为数字资产提供了明确路径和管理框架。
以下为《指导意见》的要点内容和全文标注。
01
要点内容
一、《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
数据已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
数据资产是作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新兴资产类型 数据资产的地位被明确为“正日益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和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为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
数字资产监管的指导意见既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现实要求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坚持权利分置与赋能增值相结合 坚持分类分级与平等保护相结合 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 坚持创新方式与试点先行相结合
在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中曾提到“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基本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和产权保护法律框架,全社会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 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 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 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 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 健全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 畅通数据资产收益分配机制 规范数据资产销毁处置 强化数据资产过程监测 加强数据资产应急管理 完善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和报告 严防数据资产价值应用风险
加强组织实施 加大政策支持 积极鼓励试点
关于《指导意见》的范围
《指导意见》是针对数据资产这一大类资产作出的指导性规定,不区分持有主体。
关于数据资产的权益保护
《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保护各类主体在依法收集、生成、存储、管理数据资产过程中的相关权益。
关于加强数据资产全流程管理
《指导意见》基于全链条管理理念和资产管理共性要求,明确了数据资产管理内容。
关于公共数据资产开发利用
《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为提升履职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公共数据资产授权运营和使用管理。
关于严防数据资产管理潜在风险
《指导意见》明确将安全贯穿数据资产管理全过程。
七、数据要素X
1月4日《“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正式落地,意味着2024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将驶入“快车道”,数据要素开发利用会不断加速。
以下是本号关于“数据要素X”的相关解读文章,戳链接查看原文解读:
文件名 | 时间 | |
财政部 |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征求意见稿)》 | 2023.08 |
《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2023.11 |
02
全文标注
标注图例示范: |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持改革创新、系统谋划,
把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建立数据资产管理制度,
促进数据资产合规高效流通使用,
构建共治共享的数据资产管理格局,
为
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统筹发展和安全,
正确处理数据资产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的关系。
以保障数据安全为前提,对需要严格保护的数据,审慎推进数据资产化;
对可开发利用的数据,支持合规推进数据资产化,进一步发挥数据资产价值。
——坚持权利分置与赋能增值相结合。
适应数据资产多用途属性,
按照
“权责匹配、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利用充分”原则,
明确数据资产管理各方权利义务,推动数据资产权利分置,完善数据资产权利体系,丰富权利类型,有效赋能增值,夯实开发利用基础。
——坚持分类分级与平等保护相结合。
加强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建立数据资产分类分级授权使用规范。鼓励按用途增加公共数据资产供给,推动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公共数据资产有条件无偿使用,
平等保护各类数据资产权利主体合法权益。
——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探索多样化有偿使用方式。支持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资产有条件有偿使用。
加大政府引导调节力度,
探索建立公共数据资产开发利用和收益分配机制。强化政府对数据资产全过程监管,加强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
——坚持创新方式与试点先行相结合。
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完善数据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坚持改革于法有据,
既要发挥顶层设计指导作用,又要鼓励支持各方因地制宜、大胆探索。
(三)总体目标。
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共建”的数据资产治理模式,
逐步建立完善数据资产管理制度,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和丰富数据资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推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以及合规化、标准化、增值化。
通过加强和规范公共数据资产基础管理工作,探索公共数据资产应用机制,促进公共数据资产高质量供给,有效释放公共数据价值,
为
赋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四)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
保护各类主体在依法收集、生成、存储、管理数据资产过程中的相关权益。
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经依法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将其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持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管理服务潜力或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公共数据资源,作为公共数据资产纳入资产管理范畴。
涉及处理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程序进行,不得超出履行法定职责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相关部门结合国家有关数据目录工作要求,按照资产管理相关要求,组织梳理统计本系统、本行业符合数据资产范围和确认要求的公共数据资产目录清单,登记数据资产卡片,暂不具备确认登记条件的可先纳入资产备查簿。
(五)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
适应数据多种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要求相衔接,落实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权利分置要求,加快构建分类科学的数据资产产权体系。
明晰公共数据资产权责边界,促进公共数据资产流通应用安全可追溯。
探索开展公共数据资产权益在特定领域和经营主体范围内入股、质押等,助力公共数据资产多元化价值流通。
(六)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
推动技术、安全、质量、分类、价值评估、管理运营等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建设。
鼓励行业根据发展需要,自行或联合制定企业数据资产标准。
支持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相关行业组织等参与数据资产标准制定。
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应配套建立公共数据资产卡片,明确公共数据资产基本信息、权利信息、使用信息、管理信息等。
在对外授予数据资产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时,在本单位资产卡片中对授权进行登记标识,在不影响本单位继续持有或控制数据资产的前提下,可不减少或不核销本单位数据资产。
(七)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
鼓励数据资产持有主体提升数据资产数字化管理能力,结合数据采集加工周期和安全等级等实际情况及要求,对所持有或控制的数据资产定期更新维护。
数据资产各权利主体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机制,提升安全保护能力。
支持各类主体依法依规行使数据资产相关权利,促进数据资产价值复用和市场化流通。
结合数据资产流通范围、流通模式、供求关系、应用场景、潜在风险等,不断完善数据资产全流程合规管理。
在保障安全、可追溯的前提下,推动依法依规对公共数据资产进行开发利用。
支持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为提升履职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公共数据资产授权运营和使用管理。
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授权运营的公共数据资产使用情况等重要信息进行更新维护。
(八)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
完善数据资产开发利用规则,推进形成权责清晰、过程透明、风险可控的数据资产开发利用机制。
严格按照“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要求和资产管理制度规定,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可授权运营主体对其持有或控制的公共数据资产进行运营。
授权运营前要充分评估授权运营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明确安全责任。
运营主体应建立公共数据资产安全可信的运营环境,在授权范围内推动可开发利用的公共数据资产向区域或国家级大数据平台和交易平台汇聚。
支持运营主体对各类数据资产进行融合加工。
探索建立公共数据资产政府指导定价机制或评估、拍卖竞价等市场价格发现机制。
鼓励在金融、交通、医疗、能源、工业、电信等数据富集行业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数据资产开发利用模式。
(九)健全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
推进数据资产评估标准和制度建设,规范数据资产价值评估。
加强数据资产评估能力建设,培养跨专业、跨领域数据资产评估人才。
全面识别数据资产价值影响因素,提高数据资产评估总体业务水平。
推动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业务信息化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或手段对数据资产价值进行预测和分析,构建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标准库、规则库、指标库、模型库和案例库等,支撑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业务开展。
开展公共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时,要按照资产评估机构选聘有关要求,强化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有效维护公共数据资产权利主体权益。
(十)畅通数据资产收益分配机制。
完善数据资产收益分配与再分配机制。
按照“谁投入、谁贡献、谁受益”原则,依法依规维护各相关主体数据资产权益。
支持合法合规对数据资产价值进行再次开发挖掘,尊重数据资产价值再创造、再分配,支持数据资产使用权利各个环节的投入有相应回报。
探索建立公共数据资产治理投入和收益分配机制,通过公共数据资产运营公司对公共数据资产进行专业化运营,推动公共数据资产开发利用和价值实现。
探索公共数据资产收益按授权许可约定向提供方等进行比例分成,保障公共数据资产提供方享有收益的权利。
在推进有条件有偿使用过程中,不得影响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无偿使用,相关方要依法依规采取合理措施获取收益,避免向社会公众转嫁不合理成本。
公共数据资产各权利主体依法纳税并按国家规定上缴相关收益,由国家财政依法依规纳入预算管理。
(十一)规范数据资产销毁处置。
对经认定失去价值、没有保存要求的数据资产,进行安全和脱敏处理后及时有效销毁,严格记录数据资产销毁过程相关操作。
委托他人代为处置数据资产的,应严格签订数据资产安全保密合同,明确双方安全保护责任。
公共数据资产销毁处置要严格履行规定的内控流程和审批程序,严禁擅自处置,避免公共数据资产流失或泄露造成法律和安全风险。
(十二)强化数据资产过程监测。
数据资产各权利主体均应落实数据资产安全管理责任,按照分类分级原则,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落实数据安全保护制度,把安全贯彻数据资产开发、流通、使用全过程,提升数据资产安全保障能力。
权利主体因合并、分立、收购等方式发生变更,新的权利主体应继续落实数据资产管理责任。
数据资产各权利主体应当记录数据资产的合法来源,确保来源清晰可追溯。
公共数据资产权利主体开放共享数据资产的,应当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和对外提供制度机制。
鼓励开展区域性、行业性数据资产统计监测工作,提升对数据资产的宏观观测与管理能力。
(十三)加强数据资产应急管理。
数据资产各权利主体应分类分级建立数据资产预警、应急和处置机制,深度分析相关领域数据资产风险环节,梳理典型应用场景,对数据资产泄露、损毁、丢失、篡改等进行与类别级别相适的预警和应急管理,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出现风险事件,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资产损失。
支持开展数据资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体系认证。
鼓励开展数据资产安全存储与计算相关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跟踪监测公共数据资产时,要及时识别潜在风险事件,第一时间采取应急管理措施,有效消除或控制相关风险。
(十四)完善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和报告。
鼓励数据资产各相关主体按有关要求及时披露、公开数据资产信息,增加数据资产供给。
数据资产交易平台应对交易流通情况进行实时更新并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促进交易市场公开透明。
稳步推进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所持有或控制的数据资产纳入本级政府国有资产报告工作,接受同级人大常委会监督。
(十五)严防数据资产价值应用风险。
数据资产权利主体应建立数据资产协同管理的应用价值风险防控机制,多方联动细化操作流程及关键管控点。
鼓励借助中介机构力量和专业优势,有效识别和管控数据资产化、数据资产资本化以及证券化的潜在风险。
公共数据资产权利主体在相关资产交易或并购等活动中,应秉持谨慎性原则扎实开展可研论证和尽职调查,规范实施资产评估,严防虚增公共数据资产价值。
加强监督检查,对涉及公共数据资产运营的重大事项开展审计,将国有企业所属数据资产纳入内部监督重点检查范围,聚焦高溢价和高减值项目,准确发现管理漏洞,动态跟踪价值变动,审慎开展价值调整,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降低或消除价值应用风险。
(十六)加强组织实施。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数据资产管理全过程各方面,高度重视激发公共数据资产潜能,加强公共数据资产管理。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推进数据资产管理的工作机制,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联动,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强化央地联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探索将公共数据资产管理发展情况纳入有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十七)加大政策支持。
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统一的数据资产标准和制度建设、数据资产相关服务、数据资产管理和运营平台等项目实施。
统筹运用财政、金融、土地、科技、人才等多方面政策工具,加大对数据资产开发利用、数据资产管理运营的基础设施、试点试验区等扶持力度,鼓励产学研协作,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向数据资产领域。
(十八)积极鼓励试点。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形成鼓励创新、容错免责良好氛围。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行业和企业先行先试,结合已出台的文件制度,探索开展公共数据资产登记、授权运营、价值评估和流通增值等工作,因地制宜探索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有效路径。
加大对优秀项目、典型案例的宣介力度,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和流通增值。
鼓励地方、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促进数据资产相关标准、技术、产品和案例等的推广应用。
——END——
近期内容 ●●
// 1
// 2
// 3
// 4
// 5
往期系列内容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总编辑
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数字货币、网络与数据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个人专著包括《非常法史》、《法眼看民国》、《政策沟通:国际合作引擎》;参与编著《“一带一路”大百科》《读懂“一带一路”》《破解中国经济十大难题》、《中国改革大趋势》等。
在《中国金融》、《文化纵横》、《人民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研究论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数十家权威纸媒发表近百篇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