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正当时——从九九消寒图想开去 | 中青报道
中青记者:朱荟岚 葛好强 张贤欢
责任编辑:陈希言 聂麒冰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俗称“数九”“大冬”“亚岁”等。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从这一天起,凛冬就慢慢降临了。天气由凉转寒,世间万物也变得萧索。在这漫长的冬季里,人们有着怎样的消寒方式呢?
一、古人的乐趣:九九消寒图
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
三九四九,围炉饮酒;
五九六九,访亲探友;
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九九歌》
这是明朝时在北菪功地区流行的《九九歌》。“九九”是冬至后八十一天的总称。受地球公转影响,冬半年太阳辐射少,地表积攒的热量越来越少,这些温暖不足以抵消北方冷空气寒冷。其中,“数九”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但同时,太阳直射点逐渐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渐长,气温在逐渐回暖。
太阳直射点移动图
(图源:百度百科“太阳直射点”词条)
在这漫长难捱的冬春交替之际,人们发明了各种活动来排遣清闲,熬过严冬,迎接春天。因此形成了“数九”的习俗,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消寒歌、消寒诗等。
其中,在民间传播最广的当属九九消寒图。
根据民间传说,九九消寒图最早出现在明朝。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县五岭坡被俘。一日,好友张千载从狱外送来一碗家乡肉,并告诉他今日是冬至。文天祥想起此时正是祭祖宗的日期,便面对南方,捧着肉碗遥寄哀思。吃完饭,他挥毫在墙上画了一图,循九九之矩,共成八十一格,每过一天,以墨涂黑一格,画尽八十一格,春天已到。
九九消寒图共有三种图示,分为文字型、梅花型和几何型。文字型消寒图俗称为“写九”,梅花型和几何型消寒图俗称“画九”。
“写九”在清代开始出现,首先在宫廷内流行。在“写九”图中共有九个字,每字九划,每划代表一天,每字代表一个“九”。到了冬至,每过一天,主人用色笔填实一画。九九八十一天过后,一幅完整的文字型消寒图填绘完毕,春天的第一声惊雷便鸣动了。
当然,“写九”图中并不一定每字都满足九划。有时为了韵律,制图人会将文字以连笔、繁简体、增删比划等方式呈现。
紫禁城养心殿西间的燕禧堂槅扇上的九九消寒图
文曰: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图源:观复博物馆官网)
另一种深受文人雅客青睐的图示是梅花型消寒图。在冬至节当天,画一枝墨色梅花,上有九朵梅花,各花开九瓣。每过一日,用红笔染红一瓣,待花瓣全部染红,即度过了九九寒。《帝京景物略》对此的描述极富诗意:“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
梅花型消寒图
(图源:天气网)
近代名人徐世昌1921年作《九九消寒图》
(图源:搜狐网)
百姓最喜爱的,则是几何型消寒图。其中形式最简单的,也最常见的是九宫图,即在一方白纸上画出3X3的九宫格,每格内再印上排列整齐的九个圆圈。从冬至这一天起,每天根据天气情况涂画一个圈,通常是“阴涂上,晴涂下,左涂风,右涂雨,雪中心”。通过记载这八十一天的阴、晴、雨、雪变化,人们可以印验谚语,预卜来年丰歉。
九宫格消寒图
(图源:百家号 江都史话)
二、消寒方式的演变—围炉向火
绘制九九消寒图的习俗虽然日渐式微,可有些传统的消寒活动却一直流传了下来,比如围炉向火、饮酒夜话、溜冰、扔雪球、打雪仗等。
围炉向火是富有天伦之乐的消寒活动。在过去,有钱的富贵人家里围炉向火的排场豪华盛大。罗列山珍海味,人人都务必要饱食畅饮一番。《金瓶梅》写道:“在后厅明间内,设石崇锦帐围屏,放下轴纸梅花暖帘来,炉安兽炭,摆列酒筵……”一般人家围炉向火,虽然简陋一些,但自有一番情趣,炉上烧一壶茶或煮一锅咸菜粥,火堆余烬里烤着花生、栗子、芋头或地瓜,这是何等的逍遥快活?懒残禅师写道:
深夜一炉火,
浑家团栾坐,
煨得芋头热,
天子不如我。
现在,民间仍流传着相似的习俗。在北方和西部的山区之中,冬天点上一炉火,一家人暖暖和和地坐在一起攀谈别提有多适意了。而城市中的人们告别了炉火,习惯于在充满暖气的屋里谈天说地。在台湾、福建等地围炉向火有了新的形式。除夕吃守岁酒时,家家在聚餐的桌子底下,都要放只火炉。凡参加围炉者,不论大小,桌上每样菜都得下筷,并得喝酒,在其乐融融之中为新年讨个好彩头。“围炉向火”这种传统的消寒方式在与不同的地域文化融合之后保留了下来。
三、长辈的回忆
九九消寒图的时代渐渐远去了,可冬天的回忆仍在继续。如今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享受着温暖,可曾想过我们父母那一代人是如何度过漫漫严冬的?小编采访了三位同学的家长,他们分别来自北方、南方与西部地区,年龄均为50岁左右,且童年在农村度过。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消寒方式,他们有着最真实的体会。
采访对象A(47岁,来自华北地区):
北方的冬天特别冷。小时候,孩子们常聚在一起,白天玩玻璃球、跳绳、扔沙包、滑冰、冰上打老牛(陀螺)。在田野上大家就喜欢往麦垛里面钻。男孩在田里“砍钱”:把几分几毛的小零钱放在一个圈里,然后隔一定距离,手拍地引起震动导致它们翻面。到了晚上,一家人就快乐地围着火盆吃饭。年龄稍大些时就要烧野炕:把家里的炕拆了砸碎之后拉到田里去。因为没钱买化肥,用它来造农家肥最合适。如果烧炕顺利大家还有土豆吃。
温度高些之后就会去放风筝,那时候的风筝都是孩子们自己做的。这时候晚上也有露天电影放映了,孩子们常常为了一个座位早早去场上等着占座。
长大以后,冬天就离不开加湿器了,但很多习俗还是延续了下来,一到冬天就做很多面食,用塑料袋包起来放在室外。包饺子吃饺子,吃冻柿子的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
采访对象B(50岁,来自华南广东地区):
南方的冬天相对较短并且暖和了不少。小时候物质条件不好,但身在广东,特别冷的日子也并不算太多。冬天会啃瓜子,吃甘蔗,不怎么过冬至。有时候会悄悄地烤地瓜,如果遇上有人家恰好在建房子,我们就会去取一些生石灰,利用生石灰遇水发热的原理烤地瓜。或者是用泥块垒起一个土塔,再用枯树枝把泥块烧红了。把地瓜放进去,再把土塔推平,候上大半小时,经常是吃夹生的地瓜。
最温暖的事情便是在灶台边往里面塞柴禾,这样做不但可以获得大人的表扬,更重要的是可以取暖。当然在灶台旁边看看书也是非常惬意的事情。有些孩子们还会躲在屋里或者是把腿伸进被窝里取暖,顺便玩玩扑克或者是玩跳棋;有些孩子会选择从水井里打一点水出来,因为井水在冬天感觉起来会比较暖和;当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咗入被窦”(钻进被窝里)。
采访对象C(49岁,来自华西四川地区):
小时候冬天下课了就和小伙伴在墙角“挤油渣儿”(一群人挤在一起),还会把旧书本撕下来叠成块和同学拍纸壳。当然还要捡烟壳,玩法和前面一样的。跳橡皮筋。我们还可以一起租自行车(一元钱/半天),租到以后就骑到几公里外的亲戚家蹭饭。放学后要先打牛草然后回家。
当学校放假了又无事做时(比如大人在煮饭),我们就围在灶前摆龙门阵(聊天),有时顺便在炉火里埋几个红苕(红薯)烤着吃。有时候冬天很冷,一个塆上的小伙伴们就凑到一起到空坝子上玩捉小鸡的游戏、跳绳、踢毽子。有时候我们也会约小伙伴去很远的山上捡柴火。如果我们确实没事做又碰到赶场,我们就去街上赶场,看到街边餐馆卖各种吃的。小伙伴们对那白生生的馒头、包子的印象尤其深刻。但没钱呀!只能饱饱眼福,最多称一两花生来吃。
受限于物质条件,相比如今足不出户便可观天下,三十年前的娱乐稍显简单清贫,但我们父母辈的消寒方式却并不单调。无论是北方、南方还是西部地区,都会在有限的生活条件之中去探索,把生活玩出花样,品出味道。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人们面对冬天总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消寒方式。当我们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拓展消寒的可能性时,冥冥之中似乎蕴含了一种精神——对待严寒,仍然心怀乐观。当我们以这样的精神去面对未来时,寒冬似乎也就少了一分凛冽而多了一分乐趣。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百家号 江都史话: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195251215084383&wfr=spider&for=pc
【2】搜狐网:
http://www.sohu.com/a/283721192_826035
【3】天气网:
http://www.tianqi.com/news/168473.html
【4】观复博物馆:
http://www.guanfumuseum.org.cn/7201.html
【5】百度百科词条“太阳直射点”
【6】王珍. 九九消寒图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8.
【7】萧芳麒.《九九消寒图》的来历[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8(01):15.
本文系中山大学中大青年传媒原创作品
版权归中大青年微信公众号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跨年夜:平常生活的高光时刻 | 中青报道
今日小编:黄绮婷、曾艺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