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炯:我为什么成功投资了马云和季琦,却错过了程维?

2017-01-23 投资人说 创业邦杂志


风和投资董事长 吴炯先生

谈到吴炯先生,首先就会想到前阿里巴巴CTO、中国雅虎CTO,知名天使投资人,大学教授等身份,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吴炯先生又非常儒雅、低调。虽然他每年投资的公司并不是特别多,但投资的很多公司都非常优秀,这当中就有阿里巴巴、汉庭、聚美优品……不过,他也错过了一些优秀的公司,其中最让他遗憾的便是滴滴。

来源: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


1

投资阿里巴巴


从美国密歇根大学毕业后,我进入甲骨文工作,成为了一名软件工程师。1996年,雅虎做搜索引擎需要一个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我便被猎头挖去担任雅虎搜索引擎的首席设计师。


1997年年底,雅虎为了开通中文服务需要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于是我便跟杨致远一起来中国做宣传,马云当时在北京对外经贸部工作,他作为政府官员之一接待了我们。


马云很能聊,跟我们一见面就聊了很多,后来我们就一直保持着联系。由于工作关系,马云经常出差在美国旧金山转机,所以基本上我们每几个月就会见一次面,于是便常约着吃吃饭喝喝茶,可以说在他创业之前我们就是不错的朋友了。


1998年左右,马云第一次跟我说阿里巴巴的创业计划,当时他给我看了做进出口贸易的网站。他问我有没有去过香港?我说当然去过。他说,你看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盖了如此多的高楼,还是全球劳斯莱斯汽车密度最高的区域,你有没有想过,香港人为什么这么有钱?


马云接着说:“香港是中国的国际窗口,所有的中国货物都要先运到香港然后再运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所以香港人就是雁过拔毛,每过一吨货就赚一份钱,这就是他们如此有钱的原因。那我们也做一个国际贸易网站,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不从香港走,而是从我们阿里巴巴网上走,这样我们也可以雁过拔毛了。虽然现在我们力量很薄弱,但我们有全新的互联网理念,我们就像阿里巴巴里的四十大盗一样开一条破船去香港,然后趁这些香港的老板和代理商还在云里雾里的时候,把香港一举拿下。”那时,内地和香港的差距还非常大。


当年在雅虎时,我就意识到互联网可能是50年一遇的技术革命,雅虎、eBay这些公司也只是利用互联网做了些皮毛业务,这其中还有非常多的机会可以挖掘。所以我也非常认同马云谈到的互联网在国际贸易进出口领域有非常大的用武之地的说法。


不过,我还是被他的这番话逗乐了。因为我觉得这个目标太大,香港这么多的财富,你能够把香港搬到网上吗?而且网上贸易这一趋势究竟多长时间才能真正实现?也许30年,也许40年,我真的没马云那么乐观,但是我被他说这话时的气魄震撼到了。


当时他想让我加入阿里,他说:“我需要一个技术上把关的人,我只是学英文的,对技术一点都不懂,如果你能够跟我一起创业我就更有信心了。” 


他说自己对技术一点都不懂其实是谦虚了。虽然他不懂怎样写编码、怎样设计颜色等具体操作,但他对技术的感觉非常好,比如某些技术能不能做,难度有多大,他的头脑非常清晰。这些都是他通过跟很多专家交流学习的结果,日积月累就对技术问题形成了非常好的感觉,所以一般人忽悠不了他。


但是,我当时并没有马上加入,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我还没有下定决心辞掉美国雅虎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包括一些家庭因素,所以最初我只是以类似顾问的身份给他出谋划策。


一年多以后阿里巴巴发展势头非常好,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应该去尝试一下。另外当时我也觉得,养家糊口并不难,达到小康水平也不难,最重要的是你要做一番能够改变世界的事业,所以最终这件事情能否成功没关系,人生最重要的是要留下一些能够让子孙后代传诵的事,于是我便于2000年离开雅虎加入阿里任CTO


我刚加入阿里巴巴的时候,公司正处于初创阶段,事情很多很乱,工作量也很大。有一次,我在杭州连续工作十多天后需要飞回美国见家人,他在送我去机场的路上跟我说谢谢。我说自己已经加入公司了就算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他说:“我不是作为老板,而是作为一个朋友谢谢你,因为你在美国生活得很舒适,其实本不需要这么辛苦来帮我这个朋友。”老实说,他的这番话让我非常感动。


加入阿里巴巴的时候,我个人也投资了几十万美元,我之所以投资就是因为自己跟马云不谋而合,同时他也比较希望我加入以后能投一些钱进来。


我觉得,凭马云的能力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出些名堂出来。他是一个非常感性、非常有魅力的企业家,他能够用个人魅力将一批非常优秀且有战斗力的人聚拢起来,这是他的核心能力


2

投资汉庭


我跟季琦是同一宿舍的大学同学,在他创办的如家成功上市后,他跟我说要做汉庭连锁酒店。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因为当时商务型酒店在市场上还相对空白,所以做连锁酒店还是很有机会的。


他跟我说希望我出现在公司董事会上,因为创业是件非常孤独的事情,如果我在他董事会上他有事时能有个人一起商量。我说没关系,如果你需要人商量的话我随时都在。他说:“那不一样,你没有往里面投钱就是隔靴搔痒,没有用的。” 于是我陆陆续续投过一些钱给汉庭,最后这些钱折换成了股份。


其实季琦并不太需要我这些钱,因为汉庭在2007年第一轮融资时就融了几千万美元,他是想让我跟他一起。后来,我便加入汉庭被「创业」了,在汉庭最初招聘团队时,每一个成员都是我跟他一起面试并商量决定是否录用的。


其实当初我对酒店业完全不懂,之所以愿意投钱给汉庭是因为我对季琦特别信任。季琦创业过多次,他做过应用开发,还做过咨询公司……这些创业经验都非常宝贵,同时也为他日后成大事做了充分的准备。


从他身上,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创业最好的准备就是创大业前先创小业,比如马云最初做海博翻译社,后来又做了中国黄页,都为后来创办阿里里巴巴做了很好的准备


上大学的时候,季琦和我一样都是主修力学的,这跟他后来从事的互联网、旅游、酒店等行业都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但他现在反而成为了这些行业里的权威,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自己的学习。


据我观察,季琦特别善于独立思考,绝对不是老师或学校说什么就该是什么,他敢想、敢说、敢干,非常有魄力,比如他在学校时就经常做些小生意;他还比较叛逆,曾觉得学校一些规章制度不合理就去跟学校提意见,还因为一些小事情跟老师起了冲突。总之在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也让我觉得应该要对自己的潜能好好负责。


另外,他身上还有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源自于他对成功非常强烈的渴望。因为他是农村出身的孩子,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家庭背景也比较坎坷,所以非常渴望成功。比如他读很厚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套书是以贝多芬为原型而作的,他很喜欢主人公与命运的抗争以及怎样使人生更精彩。他读完以后送了我一套,还一再跟我说必须要看这书。


而我在读大学时并没有像季琦那样想要刻意改变和奋斗,但是当我到了美国留学时,不论在物质还是在见识方面都跟美国同学有差距,特别像当年季琦从农村到上海的心理状态,所以特别能体会季琦当时的感觉:必须要通过非常努力奋斗,才能够站住脚。等到了美国以后,我把季琦送的书翻看了一遍。


3

错过滴滴的两个原因


我这个人比较幸运,遇到的都是非常牛的人,并且有幸投资了他们。然而我也错过了一些特别优秀的公司,比如滴滴。


这个公司本该投却没有投,我感到非常惋惜。我惋惜的不单单是因为这个项目投资回报率非常高,高到像阿里巴巴一样的数量级;还因为王刚和程维都是我在阿里的老同事,王刚甚至还曾和我一起并肩工作过。虽然我知道他们非常优秀,也很早接触到这个项目,但却没有投。


现在想来,我觉得自己错过滴滴这个优秀公司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1)分析逻辑错误当时我们把滴滴这个公司的市场范围仅局限于出租车领域,但实际上滴滴在占领移动互联网入口以后,就可以做与出行相关的所有业务了,比如专车、拼车、代驾等。当时我并没有想清楚这个逻辑,觉得它的市场有限。所以虽然当时我觉得团队很优秀,但却陷入纠结中导致最终错过了; 


2)从更高层次看,不单单是分析逻辑错误,更重要的是投资哲学错误。我当时没有认识到一点:天使投资比风险投资更早期,所以做天使投资追求的应该是回报倍数以及对领域及方向的覆盖和布局,如果这个方向是对的,那么在这个方向上主要的优秀创业者应该尽量布局覆盖,优秀的创业团队是第一重要的


其实,天使投资是与VC、PE以及二级市场非常不同的游戏。巴菲特是做二级市场的,他说做股票千万要当心,不要亏钱。所以他认为:当你对一支股票很纠结时,宁愿不投也不要冒险;宁愿不赚也不要亏损。


但是做天使投资的话,游戏规则是反过来的,我们宁可错投一个糟糕的公司,也不能错过一个伟大的公司如果你遇到一个特别纠结的项目,那就该投。天使投资的项目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成功则是小概率事件,但只要一个项目成功就能「一俊遮百丑」!


所以说如果你觉得这个赛道是正确的,这家公司看上去不错,另一家公司看上去也不错,那这两家公司你都应该投,成功的VC常常都是这么做的。


4

我的两点投资感悟


做了这么多年天使投资,虽然投资的数量不多,但是很多项目都是比较成功的。在这里,我也想分享两点做投资的感悟:


第一点感悟:选择好聚焦的领域,有选择地覆盖。首先,你对这个细分领域是否看好。你要对某个领域和方向有一个判断和选择,每段时期要把所有的创业方向做一个划分,比如移动医疗、人工智能、机器 人等,要判断哪些是要覆盖的,哪些是要Pass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剩下你特别看好的领域就要尽量花时间和精力去覆盖布局


但同时,你也要反问自己:


  • 到底是否足够熟悉该领域?


  • 你以前的工作背景及经验是否能够帮助自己做判断?


  • 你的经验是否能对该领域的创业者起到指导作用?


第二点感悟:独立思考,提前到达。我觉得做投资只能提前一步,做到「独到」。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你要思考中国有哪些特殊性,因为中国的文化、制度、监管等与国外有所不同。


其次就要思考目标公司的竞争壁垒。现在很多行业虽然看起来很时髦,但是形成不了垄断壁垒因此也赚不到钱。比如3D打印不管做设备还是材料,每一家利润都很薄,就是因为它没有竞争壁垒。我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成熟,技术壁垒将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壁垒。

- END -



更多精彩文章: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 ID:dushekej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