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BC纪录短片解读华为:任正非称赚来的钱“不给股东,不给员工”,那给谁了? | 充电

风间海色 创业邦 2021-02-22


本文图片均来自视频截图

「充电」是创业邦推出的干货类栏目,旨在服务于繁忙都市下的职场白领、企业家、创投人士,成为该群体碎片化时代的充电站。


栏目以分享优秀书籍、电影、管理理论为主题,希望能够帮助你获取现学现用的足料干货、或是拓展视野的高倍望远镜、或是启迪人生的心灵药剂。

编辑:风间海色

来源:BBC StoryWorks、华为心声社区


持续关注我们栏目的读者朋友,应该都知道,此前BBC StoryWorks与华为合作拍摄了一系列纪录短片《华为是谁》,将华为置于时代变革的宏观大背景之下,以更为具有历史感和纵深感的独特视角,再现华为的成长历程。


创业邦充电栏目此前为大家推荐过这一系列的前两集内容:



这一系列走到第三集时,终于走到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年份——2000年。

这一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一刀将整个科技界劈为了两个时代。如果我们从今天起往回追溯,将全球通信产业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复盘中美两国通信产业的兴衰荣辱,就会发现2000到2001年的泡沫破裂,正是一场关乎此后10到20年间产业话语权此消彼长的大洗牌。

纪录片从互联网泡沫破裂开始

一定程度上讲,是互联网泡沫的破裂的“天时”,才让华为们真正获得了登上了国际舞台的机会。大量欧美通信业企业裁员、破产、倒闭,曾经的行业巨头甚至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而留下来的企业也因大量的裁员让研发进度放缓,给了中国通信业企业迎头赶上的良好契机。

不过,略显可惜的是,和第一集曝光大量珍贵影像,第二集IBM专家现身说法的回忆相比,《华为是谁》的第三集的内容,多少显得有些避重就轻。因此我们将这一系列的第三集和第四集进行了合并分享。

《华为是谁》第三集:中西合璧
视频来自网友上传

这是华为发展天翻地覆的一个时期,也是整个国际通信产业天翻地覆的10年。但讲述这10年的《华为是谁》第三集,却也是这一系列中看上去最显“薄弱”的一集。

这或许存在两方面原因。一则,互联网泡沫破裂对于整个国际通信行业格局的影响相对复杂,且在业界也依然有许多争议,想要在5分钟的短片内分析清楚,某种意义上讲不太现实。

另一方面,2000年左右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中国的通信业以及互联网企业迅速崛起,与当时国内运营商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而这种发展背景,一旦无法在极其简短的内容中被精准地概括,很容易会引发国际舆论的误读。

虽然如此,华为在此期间的发展,却也并不是无迹可寻的。日后充电栏目会为读者朋友们做相关资料更进一步的分享和解读。但没有疑问的是,即便有着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影响,在2000年代的开端,华为的路走的依然很难。纪录片中任正非自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为是连客户的面都见不到的,更不要提为客户服务。


在互联网泡沫破裂的余波扩散到通信业,使得大量欧美巨头企业对产业控制力下降,甚至陷入倒闭等境地的时间段里,华为逐渐窥见海外市场的机会,并将这些机会扩大成为了华为所独有的优势。

一方面,华为在10-15年的时间里,始终专注于所谓的“欠发达地区”;另一方面,要进入成熟的市场,例如欧洲市场,首先就要用合理的成本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讲述拓展欧洲市场时遇到的困难

近来有一种声音认为,华为的优势,依然是“成本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各国之所以选择华为,本质是因为华为更便宜,而不一定是华为更好。但邦哥要为读者朋友们明确的一个概念是:往往只有技术优势,才能确立成本优势。

中国企业以往获得成本优势的方式,主要是来自于廉价的人力成本,但在高科技产业中,有竞争力的技术人才在全世界相对自由的流通环境中,薪资基本是持平的,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降本增效的核心关键,往往依然是“创新”和“技术”本身。

这样一来,如何“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就成为了核心关键。用任正非的话说,华为在这一点上的理念是:“赚来的钱,不给股东,也不给员工,而是给客户。”

投入于研发,就等于投入给了客户。而如何保证这种资本分配方式,任正非给出了更加简单的一句回答:把公司的愿景和目标,设定为“为人类服务,而不是为金钱服务”。

1987年,华为诞生在中国深圳的一栋居民楼里。今天,华为联接着全世界170多个国家的30亿人口。


科技只是手段,人才是目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华为的故事还在延续。


原文链接右边链接,观看《华为是谁》纪录短片最后一集

《华为是谁》第四集:未来已来

充电栏目近期其他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