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医学教具长什么样?”“来这所博物馆看看就知道了!”
想了解古代口腔医学的四大发明
想探索并领略语言的魅力
这两所宝藏高校博物馆
等你来打卡!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
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
始建于1932年
这座红绿相间的木质建筑
已完成升级改造
进入试运行阶段
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
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
由上下三层组成
分为溯源厅、起源厅、华源厅
总布展面积达1200平方米
由十个主展区和两个临展区构成
展示内容涵盖
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发展史
世界口腔医学发展史
中国现代口腔医学发展史
以及华西口腔
在百年历史征程中的动人故事等
真实记录了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的历史
与辉煌成就
升级改造后的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
新增幻影成像、投影电子屏
等多元展示形式
向参观者讲述口腔故事
一楼的溯源厅
展示了口腔医学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
如古代口腔医学领域的四大发明
最早的龋齿治疗方式
古代人民的牙齿保健方法
幻影成像:中国古代口腔医学领域四大发明
展厅还通过视频的方式
讲解了乙醚日诞生的故事
乙醚是我们常说的麻药
是无痛治疗中的重要角色
1846年乙醚首次被应用于牙科手术
这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公开地
将乙醚应用于无痛治疗中
在技术并不发达的时期
所有的医学教学教具
都是些什么呢?
展厅二楼的160多尊泥塑模型
真实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
临床上发现的多发病、罕见病
也是中国口腔医学教育
最早的教学模型
二楼还设有木制牙椅、金属椅
可调节的“智能”椅等
不同年代的牙椅
几个多媒体触摸屏
展现华西口腔医学院
医教研的关键环节
其中
一面上世纪40~60年代的
电子病历墙十分吸睛
收录着宋儒耀教授
针对1948年入院的
一位鼻旁皮肤癌患者的临床病历
也是现存最早采用
“一期再造”(手术同时重新再造)
理念治疗的临床病历
在不具备全麻条件的当时
整个三叉神经痛手术
是在局麻条件下的开颅手术
难度之大无法想象
展厅中还有一个特别板块——
“华西口腔随访书信”
在手机、互联网并不普及的年代
华西口腔颌面外科的医生
通过书信的方式
对患者进行了长达33年的随访
虽然展墙上呈现的书信纸张
在岁月的流逝中已泛黄
但信纸上清晰的笔记
表达出深深的医患情
这些往来的书信
也成为了如今华西口腔
维系和谐医患关系的
重要参照
患者在30年间寄回来的随访书信
三楼华源厅里还有众多华西口腔
在百年历史征程中的热血故事
包括抗战岁月中的
“五大学”联合办学
华西坝学子从军远征
西南援朝医疗队
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最早的
援疆援藏
和从七十年代开始的医疗援非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美军大量投掷燃烧弹
志愿军的头部、颌面
遭受了严重的创伤和烧伤
受中央军委指派
华西口腔颌面外科知名专家宋儒耀教授
担任队长
组成西南援朝医疗队
奔赴战场救治伤员
在复杂艰难的战争环境下
共救治1000余名伤员
西南援朝医疗队胜利归来
展厅还有一面墙
陈列了从华西口腔走出的
大师巨匠的画像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创始人毛燮均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创始人陈华
中国第一位牙医学博士黄天启
……
他们有的是殿堂级的专家泰斗
有的是各高校口腔院系的创始人
是他们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辉煌成就
奠定了基础
大师巨匠照片墙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
在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
坐落着一家以语言为主题的博物馆——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
是截至目前
北京市唯一的语言主题博物馆
自2021年9月开馆以来
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语言爱好者
走进“溯源”板块
触控投影技术帮助我们
寻根觅祖、追溯源流
实现自主查询语言谱系
步入“倾听”板块
戴上耳机,轻触标识
在瑰丽多姿的声音世界里
尽享美妙动听的音乐盛宴
曲调悠扬的《茉莉花》
从琵琶、唢呐、古筝、竖琴等
不同的乐器里流淌出来
从一声“你好”开始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
用101种语言与世界沟通
来到“书写”板块
“语言星球”带给你
别具一格的视听体验
当你用一种语言说出“你好”
相对应的语言文字就会发光
作为一家以大学生志愿者
为运营主力的博物馆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
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
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博物馆“小管家”
他们带来访者走进缤纷多彩的语言世界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
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丰富活跃文化生活
前来参访的中小学生
通过倾听讲解、参与活动等丰富形式
走进语言世界、感受语言文明
下一步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
还将邀请更多的
中小学师生前来参观
并利用寒暑假、周末等时间
开展各类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增进大家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
这两所高校博物馆
汇聚科技智慧
蕴含文明根脉
你心动了吗?
来源:微信公众号“学校共青团”(ID:tzyxxb),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ID:Chengdu2021FISUWUG)、“北外世界语言博物馆”(ID:BFSUWLM),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吴霏、甘佳怡(华南师范大学团委)、张陈晔(中国传媒大学团委)
校审:许文立、程远、牛旺
值班编委: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