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对话:我们会反思, 才可以避免下一次灾难 | 瞰见×2020
瞰见云课堂之“论·见”系列
本期“论·见”内容根据“人间值得——关于生命的对话”复旦学者圆桌讲座整理。从这次疫情中,来自复旦管理学及医学的教授会给公共卫生管理、医院管理及人才培养带来怎样的反思与建议?一起来看。
对话: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校友,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孙斌校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钱世政
视频:识别海报二维码收看
我们从这次疫情中
回到了人的很重要的一个本性,
就是关于人道和人性的认识。
钱世政 : 刚才我们看到了在武汉第一线带领着中山医院援鄂抗疫队的朱畴文院长。在对话中间,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一个用生命去呵护生命、拯救生命的医疗队领队的悲悯情怀。(钱世政对话朱畴文:医者仁心,人间值得)在柳叶刀的锋利面前,朱院长的讲话可能更有感性;跟人工心肺机相比,朱院长的讲话可能更有温度。由此我们感慨,在疫情肆意的情况下,我们终究经历着一场磨难,而磨难之后我们将会有什么样的医患关系?
高解春 :这次疫情是一次灾难,但是灾难也教会了我们很多,我们从这次疫情中回到了人的很重要的一个本性,就是关于人道和人性的认识。我们一直知道,对人生命的尊重和人格的尊严是人道的最基本的理念。曾几何时,我们很多的利益导致我们会有一些浮躁,会有一些迷惑和恍惚。但是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在人道面前,在人性面前,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们知道医者最根本的本职是什么,我们曾经有的时候对他们不以为然,我们曾经有的时候对那些英雄没有了解,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逆行而上的就是我们这些医者、这些战士,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
孙斌 :其实这一次九支队伍走向第一线、走向武汉的时候,都体现出了人文的关怀。前面朱院长讲了,有一张照片是夕阳照片,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我们这些医生真的是能够了解和知道这位老人的内心。我觉得我们真的不仅是在技术方面,而且在人文关怀方面真的做到了极致。
钱世政 :我非常赞同孙教授的观点。中山医院的一张27岁的医者推着87岁的老者在夕阳的金辉中,这张照片感染了所有的人。这是我们无法用任何医药来替代的,因为医患同心,最终张扬的是人本精神,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讲的是人文精神,给人尊严,维护价值。两位教授告诉我们,构筑新型医患关系不是提高某一个药的水平。事实上这次疫灾为什么感动了千万人的心,当援鄂医疗队撤离的时候为什么会十里相送,为什么各个地方会同唱一首歌,感恩的歌,这就是我的感觉。
制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不是靠增加待遇,
可能更需要的是做好心理的抚慰。
钱世政 : 我们一开始说在灾难面前我们都重新回到了人的本,那就是人的底线——生命至高无上。如何去抗疫,孙教授领导的上海女医师协会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对新冠肺炎说不》,请孙教授说一说编写这本书的动因。
孙斌 :在武汉市封城的情况下,老百姓内心对这个疾病认识不足,而且也有一些谣传。我就组织了40位上海市女医师,针对这些问题解答,使老百姓能够解除一些忧虑或者是焦虑。我们确定,书的阅读对象必须是老百姓,语言必须是百姓的语言,文图并茂。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组织——公共卫生知识、儿科、妇女、老人慢性病,四个章节一共是12万字。复旦大学出版社一路开绿灯,从策划、编辑到成书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本书出来以后,确实引起了社会的反响。我觉得为这次疫情,女医师协会也做了一些贡献,而且这些高级女医师希望通过这本书传授一些基本知识,包括我们怎么洗手、必须用公筷,都写得非常清楚。
高解春 :除了这本书以外,我认为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这次走向一线的女性医务工作者。支援武汉这么多队伍中,2/3都是女性,她们在家里也是女儿、妻子、妈妈,但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们就是这样义无反顾,放弃了自己的小家,勇敢地走上了前线。中华民族的女性一直是贤惠勤劳的典范,在这次抗疫中间,中华女性又一次用她们的行动彰显了她们的魅力。
钱世政 : 谢谢高所长!有一个实证研究,关于同样的患者愈后在男医师和女医师的治疗下哪个康复得更好,结论是女医师的比例比男医师的高,难道男医师技术比她们差吗?显然,我们发现,病三分靠治七分靠护理,为什么中国有女医师协会没有男医师协会?这不是discrimination吗?我作为男性很不平。但是这本书的出版给了我很大的启示。20位女医师从儿科、妇科、产科一直到心内科,在孙会长的协调下,16天编出一本书,这是什么?用心去呵护心灵,用生命去关爱生命的体验,这不是技术,这是情感的流露,用心灵去抚慰心灵。如此可见,制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不是靠增加待遇,可能更重要的是做好心理的抚慰。
03.
我们会反思,
才可以避免下一次的灾难。
钱世政 : 这场疫情之后我们会对公共卫生、公共卫生管理乃至医院管理有更多的遐想。所以我第三个问题要请教高教授,您能不能给我一点启示?
高解春 :这次疫情取得了很大成功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初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我们的防控体系漏洞有关。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一旦发生疫情医生可以主动预警同时行动。比如说,当发现有不明原因的肺炎,尽管他的病理学研究还需要时间,尽管流报还需要时间,但是我们能不能像甲类传染病一样,一旦发生,医生就能够马上把他的防护衣穿起来,和病人的隔离做起来。这样的话,我们的损失可能会少了很多。第二,法律是不是能够授权CDC发现这些情况的时候有权利向公众公示公众需要的知识,然后让政府来拍板。当两个独立的系统同时运行,一定比单个系统的运行更加有利于信息公开,有利于疫情的控制。所以法律的完善是我们愈后马上需要落地的事情。
同时我希望我们所有医护工作者不要过了17年、过了12年又忘了曾经的疼痛。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一再强调,传染感染是一个学科,这个学科平时要做好准备,一旦疫情发生,它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和复旦的医者们在这次疫情中在全国有口皆碑,他们的理性、他们的知识、他们的勇敢,在这次疫情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我认为可能全国所有的医务人员在取得胜利之后,总结、欢呼、感恩的同时更需要反思、沉思,使教训之后获得更大的成就,这是我们所有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钱世政 : 谢谢高所长的观点,您给我了很多反思。孙教授,您的观点呢?
孙斌 :以前我也是一个医院的管理者。高所长所讲的层面是非常高的,医院在疫情之后,应该是平战结合——平时和战时要结合。从这一点来讲,一些国家级医院在承担国家任务中,应有一套比较正规的管理系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所以我觉得在这次疫情以后,从国家层面上来讲,要有国家医学中心,比如儿科医院是属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能不能建立若干个国家医学中心?这里面就包括战时应该怎么样、平时应该怎么样。我们在管理上一定要职业化,现在每一个院长基本上都有医学背景,但在管理方面应该也是有一个非常强、非常高的水平。我曾经讲过,一个特大医院的院长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他要有一个医院战略的高度,要有国际视野,对于一些战略上的事情能够逐个击破,要有个人情怀。第二,各个医院应该把ICU作为一个核心,战时它拉得出来,平时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都是管理者,管理到底怎么做?实际上我觉得在院长方面有两个:一是流程的严谨,二是法律的完善。经历这么大的战役以后,各个医院院长在想什么,我们后面到底怎么做?其实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认识到怎么更清晰地给医院定位、怎么更好地管理。
钱世政 : 谢谢孙教授!公共卫生涉及百姓利益,因为出生是偶然,死亡是必然,我们要从摇篮走向坟墓,所以医院是我们的必由之路,谁都离不开。这场疫情人人平等,因为病毒是无选择攻击的。由此,两位教授给我的启示是要反思。
高教授的观点正好和几天前比尔·盖茨的观点一样,比尔·盖茨说在这场疫情发生之后做了一个反思,他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是,这个病毒将是我们纠错的伟大发现者。因为我们通过这场空前的疫情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思我们的环境。我们不断指责别人的时候,有没有真正做过反思?什么叫反思?那就是要倒过来而不是去推托。由此,高教授的讲话从一开始就引起我从哲学上的思考。何为哲学?反思的科学。因为我们会反思,才可以避免下一次的灾难。
高所长的观点又给了我第二个启示,那就是公共卫生不可能是什么缺陷都没有,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中间。我们需要怎么样呢?由此,孙教授提出能不能把平战结合作为一个措施,因为传染病不一定年年来,我们企盼它永远不要来,而永远不要来不是靠我们的价值理性、喊口号可以吓退病毒的,患者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得好的。
跟朱院长对话之后,我有很大的启示。他说学医科,本科一开始就学会三句话,这三句话出自同一个人——19世纪美国一个医生特鲁多。他说:To Cure Sometimes,有时你是能自愈的;To Relieve Often,经常去缓和他;To Comfort Always,你永远要做的是抚慰安慰。由此,在这场疫情中间,我们的医患关系会如此和谐?为什么看到了那种暴力的气氛我们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看到了事实上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医患关系,不要只盼一个社会能够提供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全保障体系,因为我们没有这样一个能力,而且这个能力一定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基于对生命的关爱、对公共卫生系统的反思,进行健全、补短板,这样的话可能我们未来医患关系是可行的、可持续的。
04.
第一需要的是真诚,
第二是敬畏,
第三,需要不断地探索、总结。
高解春 :无论是学管理的还是学医学的,你面对的都是生命、人民、社会,这个时候第一需要的,我认为是真诚——做人的最基本准则千万不要忘记;第二是敬畏,这个世界有很多的规律,这个社会有很多的规律,不是我们的臆想、我们自己的想法就能改变这一切,我们要学会认识它们,适应它们,才会走得更顺利;第三,永远从无知到有知,从不了解到了解,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我作为复旦管理学院的一名学员,我要说,永远记得老师教的那些东西,这往往是前人很多经验的积累,我们要珍惜这一切。同时我们要不断地思考。人类永远在学习中、在探索中不断进步。这次疫情使我们更加理性,我们可能更需要反思,同时我希望人类能够更加和谐。
孙斌 :我觉得管理学院给我们一个思路,无论你专业怎么样,但是在管理道路上你必须有一个对事物的敏锐性,以及对整个医院的了解,来判断你的思路到底如何。所以我一直在讲,医院的管理者必须要有一个管理战略;要有一个国际视野,不能只是在国内来看我们怎么样去学,一定是要站得很高;你还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对于人才的培育、对整个医院人员的关心,也是要有非常好思考的。所以在管理过程当中,作为我本人来讲,一是要敏锐;二是要心宽,要大度;三要持衡,我们放弃了很多但是我觉得医院能够发展了,自己也是很宽慰的,也是非常安心的。
钱世政 : 谢谢孙教授!她引进了我们管理学词汇:战略,居然当医生也要有战略,管理医院也要有战略?我觉得十分好奇,但是回想起来言之有理,事实上管理学我们想培养管理者,可是术有专攻,首先要在一个专业的基础上,你有专业化深度才有管理的幅度。
两位专业的医护者、教授学者今天告诉我们,要从一个基层医生做到管理者,术有专长,但是你不能仅仅站在学科的孤岛上,因为生命学科无疑是天下最讲系统论的学科,这就是朱院长率领着136人的团队,我问他是自己报名的吗,他回答说不,是报名和点将结合的,因为抢救是科学。他们的院长和书记在三个小时中间按照呼吸科、重症科、心内科配备了最强团队,那就是对重症学科可发生的并发症做了全面预估,然后再配了一个医护比。由此可以看出,尊重科学加上忘我精神,两者结合,所以复旦医疗队不是英雄谁是英雄?这是我作为一个市民,我们共同的心声。此时不需要任何的军功章,因为你已成为我们的英雄。
今天这场对话给我们梳理了思路,就从尊重科学、专业的人说专业的话这一步做起,只是医科和别的学科更不同的是,它更加强调和崇尚人文精神和人本精神。在这样的基础上,你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医护管理者。当然你一定也能够成为一个高尚的管理者——你能把人都救了,那么你拯救世界可能也就不难了。
感谢两位教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因为今天我们请到的是真正代表着上海,代表着学界和医界能够贯通的老师。再次感谢百忙中间抽空,高所长、孙会长,再次感谢!
人间值得——关于生命的对话
复旦学者
武汉上海两地连线
瞰见更多精彩对话
“瞰见”云课堂
今日直播抗击新冠疫情与大变局时期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逸主讲19:30-20:30收看
直播预告
港大-复旦IMBA项目系列直播云课堂“生活中的博弈论”
项目云桌答疑会4月11日(周六)14: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