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为他“庆生”!



【校史故事专栏】

白云山高,卓立农科黉门;珠江水长,位列一流学林。回首相望,从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一代代华农人微光成炬、聚力一流,为立德树人、强农兴农贡献力量。

在华南农业大学迎来115年华诞之际,让我们重新撷取校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汲取脚踏实地、继续前行的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老校长——卢永根


在华农,有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卢永根他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先进事迹

深深镌刻在每个华农人心间

今天,是2024年8月9日
75年前的今天

在香港一个很小的房间里

卢永根高高举起右手,面向北方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在每年的8月9日过“政治生日”

成为他人生的重要仪式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再次走近卢永根的一生

一起感受信仰的力量

卢永根(1930-2019)


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

毅然放弃香港的优渥生活


1930年12月2日

卢永根生于香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祖籍为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

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941年 

侵华战争的战火烧到了香港

卢永根被送到家乡花县

家国混战、百姓苦难……

一路目睹的战乱惨状深深刺痛了卢永根

使他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

“假如那么的一天到来哟,

人人有田耕,人人有屋住……”

16岁时,卢永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他的心中,已然埋下

为祖国复兴效力的种子
童年的卢永根(左一)和哥哥父亲合影的照片

中学时期

经自己的老师、共产党员萧野介绍

卢永根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

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

1949年8月9日

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中共地下党

他把这一天当成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1951年,卢永根在岭南大学团总支大会上作报告新中国成立前夕,根据党组织安排卢永根考回广州,就读于岭南大学兼顾学业和革命工作,迎接广州解放1952年11月,全国院系调整卢永根成为华南农学院大四的学生1953年8月,卢永根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成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的重要助手

也成为了丁颖的“忘年交”

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丁颖以68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在当时广州地区高级知识分子中

引起了极大反响

1963年,卢永根(右三)随丁颖院士(左三)

在宁夏引黄灌区考察水稻

在卢永根的一生中无论在哪个岗位,是何种身份

他都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

用一辈子的实际行动

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入党初心

学高德馨、治学严谨的农业科学家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卢永根一直把农民的温饱放在心上

如何保护好稻种资源

并用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是他毕生科研的命题

在丁颖仙逝后

他继承恩师未竟的事业

将其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

逐步扩充至1万多份

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重要宝库

他和学生张桂权提出的

水稻“特异亲和基因”新学术观点

对水稻育种实践产生了重要作用

……

因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作出的突出贡献

1993年,卢永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农的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团队
在田间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右三为卢永根院士,左三为刘耀光院士

“不赶浪头、不随风倒

有三分事实作三分结论”

卢永根对待科研非常严谨,坚持实事求是

提倡独立思考,注重实地考察

2001年

为了寻找广东佛冈山顶的野生稻

70多岁高龄的卢永根坚持爬到山顶

当采到宝贵的野生稻时

他俯下身子紧紧握着稻穗对学生们说:

“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

必须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

一定要亲自察看现场

不能遗漏一丝一毫的细节”

卢永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都给了

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是他的毕生追求

廉洁奉公、甘为人梯的华农校长


1983年

卢永根担任华南农学院

(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院长

开始了12年的校长生涯

“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

是卢永根的口头禅

在笔记本的扉页上
卢永根写下了四个“一点”用以自勉: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

卢永根笔记本上的四个“一点”

在担任校长的12年里

卢永根大刀阔斧推动改革

不拘一格选人用人

为学校各项事业起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身为校长

卢永根从不为自己和亲人谋取特殊照顾

但对科研与人才,他却很大方

除了自掏腰包资助师生

卢永根更是四处筹措资金

用于发展多学科和重奖人才

彼时,为了让优秀学者刘耀光安心回国

卢永根多方筹措经费,为其建立专门实验室

2017年,刘耀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农作物学科“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自此广为流传从左至右依次为:丁颖院士、卢永根院士、刘耀光院士点击图片,阅读新华社报道《三代院士,两脚泥巴!》


一生恭俭、淡泊名利的“布衣院士”


卢永根一生不求名利在生活中始终保持节俭朴素的优良作风

被称为“布衣院士”

2017年3月

卢永根和夫人徐雪宾教授

将880余万元积蓄

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教育基金

这是当时华南农业大学建校以来

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教授在银行职员的指引下确认捐赠手续

多年来,他们还坚持给

希望工程、灾区捐款

2015年,卢永根说服哥哥

将两间兄弟共有的商铺

捐给了广州市花都区罗洞小学

在卢永根夫妇慷慨捐赠的背后

却是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

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

锈迹斑斑的铁架子床、用铁丝绑了又绑的椅子

……

他们的家,几乎称得上是“家徒四壁”

平日里,学生们常看到这位老校长

拿着一个半旧饭盒在食堂里和大家一起排队

他的饭菜,总是吃得干干净净

卢永根家中的摆设
2019年8月12日卢永根在广州病逝,享年89岁根据他的遗愿他无偿捐献出自己的遗体

给医学科研事业作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的事迹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卢永根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获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布衣院士”

卢永根同志先进事迹

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中共中央追授卢永根同志

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卢永根在实验室

卢永根走了,走得了无牵挂
又走得令人牵挂

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

卢永根院士办公旧址

卢永根书院

学生党员骨干党性锤炼“永根班”

……

如今,在华农校园里
卢永根的名字依旧随处可闻
在学校昭阳湖畔的卢永根院士雕像前

总有师生缅怀致敬的捧花

华农学子还为卢永根

写了一首原创歌曲《布衣》

以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说唱形式

纪念这位“布衣院士”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点击上方视频,听华农学子的原创歌曲《布衣

卢永根用模范行动践行了“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的初心誓言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

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华农人将始终牢记

卢永根院士的先进事迹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朝着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的目标勇毅前进!

▶ 往期回顾

▲ 华农这群艺术家,创历史最佳!

▲ 不爱浇水,能种好水稻吗?

▲ “寻根”少年的奇妙农耕之旅!


资料来源 | 新华社、《南方日报》、《璀璨华农》(陈源 林铭豪),学校党委宣传部微信编辑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宋宇玲
初审 | 费思迎复审 | 陈芃辰终审 | 钟耿涛

点赞⬇️在看⬇️

深情缅怀卢永根院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南农业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