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南京| 让艺术电影在南京遇到更多知音

南京日报 2020-02-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紫金山观察 Author 王峰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爆发式增长,院线发展迅猛、票房持续火爆。在南京,除了主流商业影片,相对小众的艺术电影也有着不少拥趸。优秀的电影研究者和制作人、致力于推广艺术电影的放映人以及热爱艺术电影的观众,让艺术电影在南京拥有良好的发展土壤,凸显了南京这座城市浓厚的文艺气质,以及南京市民文化消费的多样性。


市场

院线与民间多方发力,让艺术电影抵达更多观众

不少艺术电影展映活动将南京作为重要站点。资料图片


7月举行的第16届法国电影巡回展映将南京作为一个重要城市。去年底由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主办的“2018艺术新作·冬暖主题影展”也将南京作为重要站点。活动主办方看中的是南京这座城市有着良好的艺术电影的氛围。

艺术电影在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方面不断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但与动辄票房数十亿的商业片相比,非商业取向的艺术片往往票房低迷。即便像《天长地久》这样获柏林电影节大奖、口碑炸裂的影片,也难逃票房清淡的命运。2016年,国产文艺片《百鸟朝凤》在上映期间甚至出现“下跪求排片事件”。致力于让艺术电影登上大银幕的努力正在进行。

在南京,目前有51家影院加盟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简称“全国艺联”)和上海艺术电影联盟(简称“上艺联”),积极推进艺术电影放映,让走进影院的人在看商业大片之外有更多的选择。《波西米亚狂想曲》《撞死了一只羊》等越来越多的优秀艺术影片通过这个渠道呈现给观众。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武建勋博士表示,从艺术电影的观影人次和市场影响力来看,南京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2017年电影票房数据也显示,南京的艺术电影票房规模堪比上海,在全国城市中领先。

除了院线联盟,南京还活跃着推广艺术电影的民间放映组织,“后窗放映”就是其中之一。


各种电影沙龙、映后对谈活动让更多的人爱上艺术电影。后窗放映供图


南京影评人卫西谛在西祠胡同开设的“后窗看电影”论坛,曾经吸引很多影迷。如今,“后窗”已发展成为艺术电影的民间推广组织——“后窗放映”。不仅在南京,“后窗放映”目前在全国30座城市推广艺术电影,致力于为艺术电影拓展影院放映空间,为青年导演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让艺术电影更多地被看见。

在南京,很多个人也投入到艺术电影的放映当中,南京影评人罗羽就曾策划电影默片《神女》修复版的放映,并在现场进行古典音乐伴奏;在位于升州路的原民国美大纸行旧址成功举办“张爱玲著作版本展”的基础上,策划放映了张爱玲编剧的电影《不了情》和《太太万岁》。据罗羽介绍,今年春节期间,他与江苏大剧院合作,策划了“复古电影院”系列,以戏曲电影、儿童电影为主题,集中展映了一批民国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优秀的艺术电影。


创作

创作力量活跃,南京电影人新作频出


南京也有着活跃的艺术电影的创作人。


杨弋枢(左)与观众交流。后窗放映供图


在南京大学任教多年的杨弋枢,是一位研究电影学的学者,而作为一名女导演,她一直在通过自己手中的摄像机讲故事。不久前,与“上艺联”合作的南京和平影院放映了她执导的《之子于归》。片子一开始只排了五天,虽然都是工作日的上午场,但每次都是满场或接近满场。因为看的人多,后来影院又加了十几场,包括周末的黄金时间。

杨弋枢迄今共创作了两部纪录片和两部剧情片,上月,“后窗放映”推出“杨弋枢的夏日絮语”专场,集中放映杨弋枢执导的四部力作,包括《浩然是谁》《路上》《一个夏天》和《之子于归》。其中,《之子于归》曾入选第3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第二届平遥国际影展华语新生代单元,并入选韩国首尔国际女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在这部片子中,南京长江大桥、燕子矶、总统府、新街口、草场门大桥等南京地标都有出现。南京诸多学者在片中进行本色客串:男主角社会学教授由原东南大学教师、现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的林哲元出演;南京大学朱虹本色出演一位女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的戴万稳扮演了一位官员;张鸿雁教授扮演特色小镇研究专家,其在片中的讲座台词都由本人即兴发挥……

南京80后导演王飞飞曾凭借长片处女作《何日君再来》入围第65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该片有一半是在南京拍摄的,并以夫子庙附近的镜头为多,最浓墨重彩的当属夜游秦淮河的场景。

曾签约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的导演宋方,其自编自导自演的《记忆望着我》,讲述了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回到南京与父母共度一段时光的故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细节的描绘,表现了亲情的不同层面。该片获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豹奖。

由南京的公司制作、南京话配音的动画电影《大世界》,曾获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的提名。南京观众在片中能看到熟悉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北新村、莫愁路……导演刘健还找来南京的艺术家朋友进行配音,其中包括青年作家曹寇。


观众

电影人与观众互动交流,为艺术电影培育更多影迷


与爆米花电影相比,艺术电影通常有着一定的欣赏门槛。民间推广组织,不仅为艺术电影提供放映空间,也为观众打造了观影和交流的平台。与影评人、导演等专业人士面对面的交流等活动,帮助观众更深刻理解艺术电影的精妙,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电影的魅力。

南大鼓楼校区附近的万象书坊会在每周五晚上放映艺术电影,并组织映后交流。万象书坊店长王北北告诉记者,万象·后浪放映室始于2014年,由万象书坊与北京后浪出版公司联合举办,每月设立一个主题,比如今年7月份的主题为“失控边缘”,分别选择了来自印度、德国、美国和西班牙的影片。王北北发现,参与者有高校教师、大学生,也有公务员、普通职工等,年龄则分布于各个层次。“无论是对剧情解读和电影背景的阐释,他们都有非常独到的主张。”

“后窗放映”与秦淮区文化馆合作,今年已多次举办电影沙龙活动。在卫西谛看来,“后窗放映”就是试图召唤文艺中青年重回影院,“当身处人群中分享所爱的电影时,你会发现欢乐和忧伤的气氛都会别具感染力。”

南京众多高校的电影研究者也在为推广艺术电影、培育艺术电影观众贡献一己之力。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陈捷告诉紫君,南艺电影馆除了定期放映不同主题的艺术电影,还会邀请电影制作人进行映后对谈。比如不久前,他们联手“后窗放映”组织了一场人类学纪录片杰作《盲国萨满》的放映,并将77岁的导演米歇尔·欧匹茨请来与影迷们映后交流。

在武建勋看来,南京本身拥有强大的观众基础,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地区开设电影学科的高校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又属于领先地位,这些资源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艺术电影推广氛围,南京的艺术电影会有更好的发展。



内容来源: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峰,紫金山观察(ID:njzjsgc)

图片来源: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内容编辑:南京日报新媒体编辑  杨凡 俞又丹

推荐阅读 

家的方向,月亮最圆最大

你知道吗?火车坐过站可以免费送回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来宁开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