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 5G商用元年:欢迎万物互联的时代
如果5G商用意味着又一个大规模和密集创新的阶段,这种创新的后果和影响势必更加巨大。
中国提前进入了5G商用元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业界期待已久的第五代通信技术迈开了步伐,正式步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无论我们如何理解5G,有三点是所有人的共识: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这种数量级的变化正加速催生质变。5G时代,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将再进一步。跟5G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给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新的红利——他们已经为此准备多年。持续涌现的应用场景也代表着新的商业图景,从模式的创新到新供给新服务的出现,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将迎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这个过程也许不会短暂,但必然呈现加速度。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体验过的新生活方式将成为现实:我们的家庭设备都将接入网络,这些设备之间能够对话并具备智慧。
在这个时代,行业深度融合的愿景将如长卷般一点点展开。可以预期,5G、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在技术的交融与共同加持下,从传统制造到物流、金融、媒体和医疗等,几乎所有行业都将被重构——改变在很多行业已经发生。未来已来。
我们对于所有可能都充满了好奇。我们毫不怀疑,5G商用带来的新可能,将帮助中国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加速中国经济引擎的切换。这也意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可能拥有新的实现路径。我们将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多。
应该看到,类似5G这样的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有一些是我们曾经经历和体验过,因而可以预期和准备的,有些则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的。这提醒我们,一项新技术的深度应用,在产业形态、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的新变化,在增进社会福祉的同时,还可能让我们面对新的挑战。
比如说,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压力,促进各方都在积极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推进立法进程。伴随5G商用,更多应用场景会涌流巨量数据,它们被视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此时我们如何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数据产权如何界定,谁来控制和拥有它?如果不能在产业发展和数据保护间找到平衡,技术的迭代也许隐含着需要控制的风险。
再比如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的普及、智能设备在各种服务场景中的应用,这当然成倍地提高了生产力,更大程度地实现了对人本身的解放。不过对技术的替代从来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悲观者认为,这将使得人类开始远离生产和服务环节,“科技正在扼杀就业岗位”。乐观者则坚信,虽然很多就业会消失,但这正是历史的进步。更何况,新技术将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
我们相信商业和技术的创新,最终应该让社会的大多数参与者获利,唯此方能持续。无论如何争辩,智能化将使得很多就业消失是一个共识,而新技术将可能创造的新就业机会,对人的要求则与过往有很大的差别。就业是民生之本。尽管就个体来说,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而被淘汰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对一个社会来说,这要求我们未雨绸缪,以更积极的方式,帮助那些被新技术淘汰的人们拥有新的技能和竞争能力,避免他们成为技术革命中的“LOSER”。
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也需要企业家群体积极作为。如果5G商用意味着又一个大规模和密集创新的阶段,这种创新的后果和影响势必更加巨大。我们注意到,很多公司开始强调“技术以人为本”“科技向善”。事实上,对那些在技术革命中出现的“弱势群体”而言,新技术本身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它可能是“掠夺者”,但更可以是“赋能者”。
洞察变化的商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