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 | 扶助小微企业,我们还需要哪些“必修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观新闻 Author 社论
他们是通常意义上的灵活就业者,没人确切地知道规模有多大。即使决策部门有心相助,现有的政策体系也无法覆盖他们。
这是他们的样子。超过90%的他们对疫情平稳后的发展有信心,说不会在今年减少用工。
他们能做到吗?眼下超过80%的他们需要融资以解燃眉之急。截至3月12日,他们中7成以上还未被抗疫优惠政策所覆盖。如今又过了两个月,这个比例下降了多少?
5月8日,由全国工商联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小微融资报告描绘了这样的图景。如果考虑到调研覆盖了近15万有效样本,这无疑是一幅更为精准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生存画像。他们不会像大公司那样常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也鲜能成为政府官员的座上客。他们只想靠自己的努力养家糊口,拥有一份安定而有尊严的生活。
责任让他们更勇敢也更乐观。当我们说中国经济有韧性时,他们的存在是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因为单一个体之小,我们很容易低估其价值。这份报告聚焦的市场主体承载了半数的城镇就业。仅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已达8000多万户,带动了2亿多人就业。毋庸置疑,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持社会基本稳定,必须帮助更多的小微和个体经营者挺过去。
小微和个体经营者抗风险能力一向比较弱。从这个角度看,这更是对政府部门和金融体系的压力测试。要问的是,各级政府能否准确识别并救助这些市场主体,而当央行释放流动性时,金融市场能否在防范自身风险的同时,让资金更快捷地触达饥渴等待的企业和个体。
过去几个月中,决策部门对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议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求财政金融政策联合发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得益于金融科技的普及,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信贷可及性有所增强。根据银行业协会的统计,一项在疫情中发起、100多家银行参与的“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已经服务了超过800万户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不过我们做到的仍然有限。4月20日,经济观察报封面曾以《聚光灯外》为题,报道工商注册之外的个体经营户如何在疫情冲击下自救。他们是通常意义上的灵活就业者,没人确切地知道规模有多大。即使决策部门有心相助,现有的政策体系也无法覆盖他们。
此前的政策讨论中,一些专家反对给困难小微和个体经营户直接发放补贴,理由之一就是政府部门无法精准识别要覆盖的救助人群。这暴露了政府数字化管理的短板,但也说明补短板正当其时。进入数字时代,有效识别政策红利之外的市场主体并提供救助不是难事,难的是我们仍面对各自为政的政府数据统计体系。疫情之下,推动政府各部门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充分掌握各类市场主体的完整信息,帮助各项抗疫优惠政策的高效落地,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金融科技赋能,低成本地满足小额高频融资需求变得简单。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服务的主体大多此前从未获得过贷款,即使如此,它们面对的仍是信贷的更大空白和盲区。疫情冲击也告诉我们,互联网银行的准入之门可以开得更大些,这仍是一个蓝海市场。受益的不仅是金融,更是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他们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