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被刑拘、股价跌破2元 安信信托沉浮启示
在国之杰入主18年里,安信信托历经业务快速扩张、业绩狂飙、违规操作、曝出风险、业绩下滑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背后的故事也值得信托同行警惕和反思。
6月8日,*ST安信(以下简称“安信信托”,600816.SH)再度收于跌停板,为6月1日复牌以来第五次跌停收盘。
*ST安信股价由2017年的12元高点(前复权)跌至目前的1.89元,市值也跌至100亿元附近。
此前的6月5日,安信信托实控人高天国因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刑事拘留,在信托业引起关注。
“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一位前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之杰”)人士对记者感慨道,“有些可惜,等最后结论吧。”
安信信托相关人士表示,“应该是配合在调查。具体关于违规放贷的详细信息,目前并不清楚。希望能尽快恢复正常。”
时间拉回至2017年,安信信托净利润等多项指标位居行业前三,一度成为业内公认的“黑马”,彼时也是安信信托的高光时刻。然而,短短两年多时间,从“黑马”到“黑天鹅”,安信信托如今面临实控人被抓、坏账超百亿、股价暴跌、股权变更等困境。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在国之杰入主18年里,安信信托历经业务快速扩张、业绩狂飙、违规操作、曝出风险、业绩下滑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背后的故事也值得信托同行警惕和反思。
(前复权K线图:国之杰入主安信信托18年)
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从2019年下半年起,安信信托便传出股权将要转让的信息,一直未有定论,近日其正式对外宣告。
5月30日,安信信托公告了投资人关注已久的股权重组的动态。安信信托表示,公司目前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等企业及相关方(以下简称“重组方”)协商重组方案。重组方有意在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下对本公司实施重组,目前尚处于对公司的资产和风险进行尽职调查和评估阶段。
据悉,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是上海国资委100%控股企业。另据了解,上海电气集团较注重产融的结合。上海电气金融集团是上海电气产融结合的主要载体,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和工程服务,为集团内外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国际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安信信托对此重组发出风险提示,称重组能否达成将取决于与公司控股股东、债权人和其他方的谈判情况,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此前,5月22日,中国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出具的《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对安信信托第一大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之杰”)持有的公司1,813,081,943股无限售流通股及204,847,399股限售流通股予以轮候冻结。
关于国之杰的债务问题,安信信托披露表示,截至目前,国之杰直接负债逾期金额合计约24.2亿元,其中2.98亿元已达成和解;剩余21.2亿元,国之杰正与相关方积极协商解决纠纷事项。除上述债务逾期发生诉讼外,国之杰对外担保涉诉金额约39.34亿元,其中19.59亿元为安信信托相关业务提供担保。
安信信托也表示,该事项导致重组方案存在无法实施的风险。
不过,一位上海信托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安信信托股权的变更或许是大概率事件,因为重组方一般会谋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安信信托6月1日开盘后迎来4个跌停板,6月5日股价下跌2.45%。
始料未及的是,6月5日收盘后,安信信托公告披露:“今日收到实际控制人高天国家属的通知,高天国因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进一步调查。”
对此,安信信托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推进风险化解重大事项,与重组方协商重组方案。
6月8日,ST安信再次报收跌停,公司市值目前为103亿元。
追溯至18年前,国之杰入主安信信托后,将“*ST安信”从退市边缘拉回来。而此时,安信信托面对的是不良资产超几百亿的风险,以及国之杰实控人被刑拘、国之杰债务缠身等困境。
信托业的江湖中从来不缺乏一往无前的大佬,尤其是当公司发展陷入困境时。信托牌照也是各方追逐的香饽饽,总是有人进,亦有人出。
18年前,2002年,原鞍山市信托(现安信信托)第一大股东鞍山市财政局于2002年10月22日与国之杰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此次股份转让后,国之杰成为安信信托第一大股东。
2003年,安信信托将注册地址迁往上海市;2004年8月6日,原鞍山市信托变更为“安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彻底摆脱了原鞍山信托的烙印。
后因2003年、2004年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数,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2005年7月11日起,安信信托股票简称变更为“*ST安信”。
2005年11月,对于濒临退市的安信信托,国之杰实施援手,与安信信托进行资产置换,对安信信托进行第二次资产重组,改善了安信信托的资产质量。
2006年,彼时国之杰副总裁沈剑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把安信打造成国内最大的不动产信托公司。
彼时,国之杰壮志满怀。
同年,安信信托公告净利润为正,被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特别处理,国之杰将安信信托从退市边缘拉回来。
2007年,安信信托计划通过向中信集团定向增发,中信信托将实现借壳上市。
与此同时,国内信托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2007年3月,银监会发布通知,对信托业实施分类监管,要求信托公司开展新业务必须达到新办法标准并更换金融牌照,安信未换取新的金融许可证,业务规模的增速明显落后于行业。
随着中信信托借壳计划的最终流产,从2013年开始,安信信托管理层开始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业务发展上,并在2014年2月13 日获得了上海银监局核发的新的金融许可证,公司员工数从2011年的59人增加至2014年的191人,全新的面貌回归主业。
安信信托的资产管理规模也随之上升,公司信托资产规模从2012年底460亿元上升至2014年底1510亿元,增长超过200%。
2013年以来公司回归信托主业,信托规模迅速崛起,各项排名飞速提升。
2015年平安证券研报指出,从信托资金投向来看,安信信托近年来主要资金投向实业和房地产,证券类投向几乎没有。
此外,安信信托在2014年年报中也提到证券投资领域将作为公司未来主要的展业方向,预计未来几年公司在证券类投向的占比会呈加速上升趋势,公司目前在该领域的配置占比为零。
2015年,安信信托业务收入一跃成为行业第五名,2016年、2017年营业收入均为全行业第一名;2015年净利润行业排名第七名,2016年净利润行业排名第四名,2017年净利润行业排名第二名。
根据披露业绩,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5.92亿元,同比增长6.6%,归母净利润36.68亿元,同比增长20.91%,业绩连续5年快速增长,复合增速近80%,扣非后净利润35.38亿元;每股收益0.8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23%。2017年末公司信托资产规模2325.51亿元,而且主动管理规模占比达到68%。
安信信托一度成为行业“黑马”。
2018年,金融市场环境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去杠杆政策持续推进、严格限制非标、通道业务、打破刚兑等政策实施,社会信用环境收紧,安信信托的高速发展也步入转折点。
首先,2018年1月,安信信托受让印记传媒的股份,代价为13.6亿,成为印纪传媒的第四大股东。这一年,因“踩雷”印记传媒,安信信托业绩损失达10亿元。此外,安信还“踩雷”了退市股中弘股份。
其次,2018年安信信托屡屡出现高层人事变动。2018年4月份,安信信托董事会秘书武国建先生递交的《辞职报告》,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同年9月份,安信信托公告,收到董事兼副总裁赵宝英女士递交的退休申请,赵宝英女士因身体原因申请退休,因而辞去目前在公司所担任的董事、副总裁。10月份,安信信托收到杨晓波先生提交的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所担任的董事、总裁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的辞职报告。据悉,杨晓波于2014年5月至获批担任安信信托总裁。
人事的频繁变动、证券投资失利,安信信托业绩也开始出现明显下降。
2018年上半年,安信信托营业收入比上年末减31.38%,净利润减33.10%;而且2018年上半年其实现信托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52亿元,同比下降13%,这是公司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信托业务收入同比下降;投资收益损失0.7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32亿元。
2018年下半年,安信信托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下滑96%;归母净利润亏损18亿元。对此,一位接近安信信托人士表示,一方面受固有投资类业务拖累,另一方面,受公司对房地产信托依赖过大影响。
此外,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安信信托一向以主动管理占比高引以为傲,因为主动管理能力是体现信托机构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安信证券的一份研报曾分析过安信信托的业务结构:截至2017年底,房地产占安信信托资产比重达23%,占比仍较大,2018下半年房地产信托政策趋紧,对业绩压力有所增大。期间,安信信托踩雷印记传媒也大幅影响了2018年利润。
与此同时,在安信信托多年业绩狂奔期间,部分违规信托业务风险也逐步暴露。据了解,安信信托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房地产信托产品的高收益,而快速扩张也为其日后的违约埋下隐患。
根据安信信托公布财报信息显示,2015年、2016年、2017、2018年,房地产行业的信托资产占其信托资产比重分别为11.04%、18.43%、23.69%和25.19%。
安信信托在2017年年报中指出了房地产项目上可能面临的风险,并表示公司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统一开展房地产项目的压力测试,并根据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市场的反应情况,实时调整测试参数,严防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风险。
2018年伴随着监管对于房地产信托的收紧,其多项房地产项目发生违约。2019年11月12日,安信信托公告,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到期未清算的信托项目金额276亿元。
对于产品逾期,安信信托解释称:2018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实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同时在资管新规等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共同作用下,金融去杠杆进程加快,部分企业融资能力受限。在此情况下,公司部分信托项目的融资方出现违约,未能及时、足额归还信托资金,进而导致公司部分信托产品未能如期兑付。
2019年下半年起,安信信托自曝坏账项目金额276亿。此后据记者了解,其仍然陆续有产品发生逾期。
与此同时,安信信托此前展业过程中部分行为被认定为违规,受到监管的处罚。
2020年4月3日,上海银保监局披露,经调查认定安信信托在信托业务中存在如下违规行为:
第一,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该公司部分信托项目违规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第二,2016年至2019年,该公司违规将部分信托项目的信托财产挪用于非信托目的的用途;第三,2018年至2019年,该公司推介部分信托计划未充分揭示风险。第四,2016年至2019年,该公司违规开展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第五,2016年至2019年,该公司部分信托项目未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
上海银保监局要求安信信托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共计1400万元,为信托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罚单。
此外,上海银保监局对原安信信托总裁杨晓波也作出了处罚。上海银保监局表示,杨晓波对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5月至2018年10月间以下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第一,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该公司部分信托项目违规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第二,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违规将部分信托项目的信托财产挪用于非信托目的的用途;第三,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违规开展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第四,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部分信托项目未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
上海银保监局对杨晓波的处罚为:取消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终身。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多位投资者也在质疑安信信托在部分产品的发行中并未尽到管理人责任。
一位于2019年3月份购买了“安信·锐赢119号”(面包新语)信托产品的北京投资者告诉记者,他认为,安信信托在该产品上有失职之处,即风控有严重问题。具体为,2019年1月融资方的实控人被限制高消费,但2019年3月,安信信托仍然继续为其提供融资。
据记者了解,2018年以来,“资管新规”落地后,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打破刚兑。一位信托业人士对记者解释,打破刚兑最重要的是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管理人未尽到其应尽的管理责任的,应该承担部分违约责任。
另一位西部信托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具体管理人应该承担多少责任,也要看法院最后如何认定具体哪款项目为违规项目,然后再判断管理人承担责任的大小。
对于产品违约的处置问题,上述投资者对记者表示,安信信托给投资者的回复为:“受宏观经济影响、受疫情影响,融资方面临流动性危机,不能按时兑付,我方正与融资方交涉,尽快归还本息。”
不过,多位投资者认为处理进程太缓慢。
安信信托能否迎来“白衣骑士”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