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国三大悬案之二:青蛙少年的失踪

2015-08-24 包包 法医秦明



+银幕凶案|第10辑

失踪!青蛙少年|韩国三大悬案之二

1991年3月26日,韩国大邱的5个小学男生结伴上山去抓火蜥蜴(后被媒体误报为青蛙),从此一去不回,虽然警方出动上万搜查人员,印发了将近2亿张传单,却一无所获。直到2002年,孩子们的尸骨才被发现……




1991年3月26日。韩国大邱。由于地方议会的议员选举三十年来第一次举行,全市放假一天。

星西小学的5个小男生,相互约伴,打算趁着假期一同去抓火蜥蜴(后被媒体误报为青蛙)。这5个孩子,最大的不过13岁,最小的才9岁,跟家里简单打了招呼,就兴高采烈地出门了。对他们的父母来说,这场景再日常不过了。只是他们没想到,这次告别,竟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面。

这五个孩子的名字,分别是金钟植(当时9岁)、金英圭(当时11岁)、朴灿仁(当时10岁)、禹铁源(当时13岁)和赵浩延(当时12岁)。


怀着抓火蜥蜴的愉快心情出发的孩子们,图片来自电影《孩子们》


失踪当天,5个孩子最后一次活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是在卧龙山附近。卧龙山距离孩子们居住的小镇约有3.5公里,也就是正常成年人步行大约40分钟的距离。之后,孩子们便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直到11年6个月后,他们的尸骸才在卧龙山山腰城山高校的校区施工现场被发现。而在尸骨被发现前,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已经在漫长的搜寻和等待中去世了。


图为青蛙少年遗体发掘现场,图片来自百度


尸体发现的地点,就在当初失踪的卧龙山地区。为什么长达11年都没有任何线索呢?难道是当时孩子失踪后的搜救不够全面吗?

事实上,案发初期,警方认为少年们是“离家出走”。孩子们的父母花了半年时间找遍了整个韩国,通过各种媒体发布寻人启事,直至惊动了总统。

孩子们失踪7个月后,经过总统的特别指示,警方动用了包括军队在内的人力约32万,并印发了约2亿张传单,在全国各地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地还是集中在大邱地区尤其是卧龙山附近),但由于落叶覆盖地面,很难找到埋葬的痕迹。

警方四处发放着印有孩子们的照片的卡片,赏金达到了4200万韩元。甚至还有香烟企业在自己的产品包装上印制了失踪少年的寻人启事。


图为印有孩子们照片的寻人卡片,图片来自百度


图为贴满寻找青蛙少年信息的汽车,图片来自百度

在搜寻未果的情况下,有参与搜查工作的警官提出了孩子们被杀的可能性。因为三月份警方用直升机在卧龙山上空搜查时,山上还没有树叶,还能清楚地看到山里的东西,但仍无所获,很有可能当时孩子们就已经惨遭毒手。


图为警方搜寻卧龙山的照片,图片来自百度

但孩子的踪影一日不出现,残存的希望依然折磨着父母的心。

1992年,孩子们依然下落不明,根据此次案件改编的电影《青蛙少年》上映,电影的最后打出字幕,呼吁可能知情的民众向警方提供孩子们的线索。


图为1992年《青蛙少年》电影海报,图片来自豆瓣

但一切努力都毫无回应。

直到2002年9月25日,尸体出现。对遗骸进行鉴定的庆北大学法医学小组在3名死者的头骨上发现了被钝器击伤的痕迹,因此做出了“被杀”的结论。但疑团仍未解开——杀害孩子们的凶手究竟是谁?

线索不足,警方束手无策。尽管有大量的猜测,却依然无法推导出真相。

2011年,根据本案改编的第二部电影《孩子们》上映。


图为电影《孩子们》海报,图片来自豆瓣


图为电影《孩子们》中尸骨发现现场,图片来自豆瓣


图为电影《孩子们》中孩子们失踪后家长在电视台的采访与呼吁,图片来自豆瓣

尽管电影里也给出了一套推测,但同样证据不足。结合《东亚日报》《朝鲜日报》等报刊的报道,青蛙少年的案子疑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两个报案人

    据韩国《文化日报》报道,2002年9月25日下午6时许,有一名声音听起来约40岁左右的男性打电话至报社,称青蛙少年被埋在大邱卧龙山。而在同一天(可能早于下午6点),一名姓吴的先生已经发现尸体,并向警方报案,尸体发现地为卧龙山山腰城山高校的校区施工现场。但吴先生并非此报案男性,因此警方开始追查这名男性。

  2. 死因

    早期警方公布的死因为“低温致死”,至当年11月,经过庆北大学法医小组鉴定,在其中3名死者的头骨上发现了被钝器击伤的痕迹,并因此断定死者为他杀。同时据发现尸体的吴先生称,尸体在发现时就以叠罗汉的状态相互压在一起,在最高层之上还压着一块大石头,有很明显的他杀痕迹。


    图为法医小组分析本案中的击伤痕迹,图片来自百度

  3. 子弹

    尸体附近发现十多颗不同种类的弹头及弹壳,而卧龙山附近有军队的射击场,警方当时怀疑有可能为附近军人子弹误杀,军队极力反驳。其中四具尸体的头骨之上有类似弹孔的洞,这一点有法医不认同,同时弹头及弹壳距离不远,有近距离开枪的可能。但也有可能是孩子们在抓火蜥蜴的过程中在地上无意中发现弹头及弹壳,于是由抓火蜥蜴转为了拣弹壳。(第三条的弹孔伤最终是否被定性为第二条所说的钝器伤暂时还不明确。影片中并未提到子弹及军方的部分。)

  4. 第一案发现场

    现场没有头发,因此许多人对于遗体发现处是否为第一案发现场表示怀疑;同时尸体的牙齿大量缺失,也佐证了这个怀疑。法医调查并未提到面部遭受重击导致牙齿脱落,而众所周知,肌肉脂肪等组织会腐烂,但是牙齿头发及骨头则很难被氧化,如果尸体的发现现场是第一案发现场,那现场应该会留下牙齿和头发的物证。影片中对此段的分析是并未移尸,因为尸骨的脊椎还是很完整的被包裹排列在衣服里。

  5. 衣服缠绕

    五个少年的衣服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系住,专家称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系法。金永奎的母亲崔京姬称:“挖出的运动服的两个袖口紧紧绑在一起,这是孩子被绑后私自下葬的证据。”


    图为电影《孩子们》中辨认尸骨的母亲,图片来自豆瓣


因为年代久远,线索不明确,青蛙少年的案子悬而未决。

2006年3月25日,15年过去,此案的诉讼时效到期,案件暂停追查。

耗尽心血的父亲们,如今都已垂垂老矣。

图为青蛙少年之一的父亲,图片来自百度

对我们来说,该做些什么,才能预防“青蛙少年”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呢?看过悬疑类美剧和电影的人可能不会对这个词感到陌生:安珀警报(Amber Alert)。“安珀(AMBER)”是“America's Missing: Broadcasting Emergency Response”(美国失踪人口:广播紧急回应)的缩写,同时也是一个被绑架并杀害的9岁女孩的名字。

那么,小编在这里也给大家留一道题,你知道安珀警报究竟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吗?


在今天的“查看原文”里,我们链接到了《南方周末》记者写的一篇报道《三名儿童改变美国历史——美国的失踪儿童干预系统》,如果你对安珀警报的由来感兴趣,可以进行扩展阅读。


本期编辑:图/文:包包;校对:林小喵,望月





银幕凶案专栏已经更新到第10辑啦!

回复括号中关键词,可收看本专栏往期节目哟!


(银幕1)《纽约灾星》纪录片扭转案件进展

(银幕2)《杀人回忆》韩国版雨夜屠夫

(小编注:此案为韩国三大悬案之一)

(银幕3)《一步之遥》民国青楼奇案

(银幕4)来自地狱的《开膛手杰克》

(银幕5)《十二宫》至今未破的杀人密码

(银幕6)《山姆的夏天》恶魔乘着子弹来

(银幕7)《雌雄大盗》邦妮克莱德亡命之旅

(银幕8)《杨乃武与小白菜》慈禧太后翻案

(银幕9)《绿河杀手》48个失踪的女孩

(银幕10)《青蛙少年》的失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