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功课▕ 四个要点帮你搞定次要情节
1.次要情节的作用
有效的次要情节(subplot)可让剧本变得更为立体。次要情节会给主人公提供一些机缘巧合,比如闻到花香、恋爱、享受业余爱好,或者学习到某些新的东西。次要情节通常是关系型故事,而主要情节则是动作型故事。
通常,好的次要情节通过改变情节方向的方式来推动主要情节。在《芝加哥》中,洛克希想要成为明星的欲望(次要情节)推动了她和威尔玛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推动了她操控谋杀案的决心——这正好是故事的主要情节;在《美丽心灵》中,爱情故事是次要情节,它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并推动了约翰•纳什和他的妻子共同面对和解决他的精神疾病(这是故事的主要情节),以挽回他的名声,拯救他的家庭;在《原野奇侠》中,肖恩和玛利亚•斯塔雷特之间的次要情节有助于我们关注肖恩,它展现了肖恩对他可能永不可得的家庭生活的渴望,而这让故事变得更为立体。
次要情节和主要情节有一种互动关系。好的次要情节不仅能推动主要情节,它还会和主要情节发生关系。次要情节绝不会呈现出一种自由漂浮状态,它们也不是无关紧要的枝节——它们和主要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之所以可能发生关系,是因为对次要情节的热爱会让主要情节更为精彩。也许在一个侦探故事中,观众很喜欢侦探那个角色(次要情节),他正在调查案件(主要情节);他也有可能是一个罪案目击者,或者掌握着与破案有关的重要线索。有时,主人公有一些兴趣爱好(次要情节),比如慢跑、爬山、皮划艇,这些兴趣爱好成为主人公逃离危险的方法,这样,次要情节就能适时为故事的主要情节锦上添花。
一个好的次要情节担负着展现故事主题的功能。主要情节关注电影的内容,而次要情节则关注细节。很多时候,编剧进行剧本创作的原因是重要的次要情节让他们感到着迷。
次要情节的关注范围无所不包。通常,在爱情故事中,次要情节告诉我们爱情的本质是什么。有时,它们担负着展示与个人有关的主题,比如身份、公正、贪婪或者寻找自我。
有时候,次要情节可以暴露角色的脆弱。在侦探电影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长得牛高马大的警探看起来很坚强,他能为主要情节即将发生的一切做好准备。但当他和自己的女朋友或母亲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他脆弱的一面。有时我们可以通过次要情节,看清角色的目标、梦想和欲望。电影里的角色看起来都忙于满足主要情节,急于展示他们自己。次要情节则给角色提供放松、梦想和思考的机会。
次要情节可以给观众展示角色是如何变换的。它可以展现出角色的身份、自尊和自信是如何一步一步生成的。它可以让我们看到,角色为何发生变化,以及他们是怎么样发生这些变化的。
有时候,和我工作的编剧不想探讨情节,因为他们对此并不感兴趣。他们之所以保留情节,是因为他们离不开它。他们真正钟情的,是次要情节的营构。
在很多情况下,次要情节是电影中最有趣的部分,因为它们的存在,故事变得更为立体。有时,次要情节最感人,最有趣或者让我们最难以忘怀。然而,没有一个好的结构,次要情节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因而,要认真对待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
2.你究竟需要多少次要情节?
绝大多数的电影都有 1 到 2个次要情节。有的电影甚至多达五六个。如果一部电影没有次要情节,那么故事就可能丧失多维视角,从而变得比较单线性。相反,如果故事中的次要情节过多,它们就会让剧本显得混乱不堪;同时,这些次要情节还会占用 A 级故事(主要情节)和 B 级故事(主要的次要情节)的时间。
设置有效的次要情节可以让那些易于预测的故事线变得复杂起来。诸如《窈窕淑男》、《尽善尽美》(As Good as It Gets,1997)、《杀妻计中计》(Ruthless People,1986),这些电影就显得不同寻常,他们有 5 到 7 个次要情节。观众对次要情节的兴趣让故事获得了复杂性。每一个次要情节都让故事转向,从而产生了幽默和未知。如果你的剧本需要大量的纠葛和转折,那么你得求助于次要情节。
如果你希望主要情节得到更多的发展,那么就尽量少用次要情节。因为次要情节越多,就会分走讲述主要故事的大量时间。
3.一个次要情节该花多少时间?
大量的银幕时间属于主要情节,因为它是给剧本提供方向和动力的主要故事。在悬疑、侦探、惊悚、动作冒险和科幻类型的电影中,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为在这些电影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发展情节、制造惊喜,并对信息和线索进行处理。
有时,一个次要情节或者联合次要情节耗费的时间比主要情节还要长。在《伴我同行》(Stand by Me,1986)中,为故事提供方向的是搜索死尸的事件。但电影却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展现男孩之间的友谊。然而,如果没有主要情节的话,这部电影就会变成四个朋友生活片段的堆砌。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1999)也差不多如此。它的主要情节讲述了荷默•希坎姆对火箭的热爱,并准备追随自己的热情。这部电影同时还有几个次要情节,负责展示电影的风格、情绪和主题。
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主要情节是电视节目上的智力问答。它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并提出了核心问题:“贾马尔能赢得百万卢比的奖金么?”但该片有很多次要情节,比如警察的审讯,贾马尔和拉蒂娜的爱情,两兄弟的关系以及贾马尔与贫穷、压抑作斗争的史诗般的背景故事。和这些次要情节相比,主要情节的展现时间受到了挤压。虽然我们希望贾马尔能答对问题,但如果没有次要情节提供的背景,我们就不会那么关心那笔钱所能带给他的希望。
在爱情故事中,爱侣之间的关系很强烈,这让次要情节看起来就像一整部电影,因此,很难找出故事的主要情节。然而即便是爱情故事,还是存在主要情节的。《西雅图不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1993)看起来就像没有主要情节,但安妮•瑞德的旅行——想找到那个她在收音机里面听到的男人——是引导故事推进的情节。不过万事皆有例外,《当哈利遇见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1989)就是一部除了爱情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目标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爱情是推动故事前进的主要情节,它的次要情节是角色之前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撞车》、《山水又相逢》(The Big Chill,1983)、《毒品网络》(Traffic,2000)就只有一个次要情节。《撞车》中的调查有助于推动故事的前进,《毒品网络》中的毒品交易确定了故事的方向,《山水又相逢》里面的目标是受孕的努力。虽然这种目标驱动型的故事很少,但它们却能推动故事的发展。
《傲慢与偏见》(Pride & Prejudice,2005)看起来主要是关系型的故事,但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母亲要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虽然整部电影聚焦在关系上,但它们都只是母亲宏伟计划的组成部分。《魔法奇缘》也聚焦于关系之上,但仍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吉赛尔是否会回到她的童话世界,她邪恶的继母是否能成功毁掉她的幸福。
4.次要情节的结构
正如主要情节有开始、发展和结局一样,次要情节也是如此。一个好的次要情节具备清晰的开始、转折、发展和结局。有时,次要情节的转折点可以强化故事的主要情节,它既可在主要情节转折点之前,也可出现在其之后。非美国电影常运用这种方法,尤其是那些主要情节不甚强健、更加依赖次要情节来引起注意的故事。
次要情节的转折点常紧密围绕在主要情节周围,负责强化主要情节的转折点。次要情节的转折点可能出现在第二幕的中间,或者第三幕。这给故事提供了额外的纠葛或转折。主要情节的第一个转折点把故事推入了第二幕,次要情节则在中途再次助推故事。
有时,要等主要情节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后,次要情节的转折点才会出现。在《绿宝石》、《窈窕淑男》、《不可饶恕》、《回到未来》、《怪物史莱克》、《金刚》(King Kong,2005)和《美食总动员》(Ratatouille,2007)中,次要情节的转折点始于主要情节的第一个转折点处。
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的交叉结构有时会是:角色们在第一个转折点处相逢(比如《绿宝石》和《窈窕淑男》),接着次要情节开始了,故事进行到一半左右时,次要情节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了,它的第二个转折点临近 A 故事的第二个转折点。在此之后,A 故事和 B 故事融合到了一起。
作者:琳达•西格(Linda Seger)
来源:后浪电影学院073《编剧点金术》—剧本写作与修改指南(第3版)
备注:本文为授权书摘,转载请注明出处。
【培训班预告】
拍电影网电影编剧培训班第六期将于2015年2月2号正式开课,感兴趣的朋友请戳下面“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