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线锐评 | 对网络低俗语言说不

张桂辉 前线理论圈 2021-09-22


最新一次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从1993年到2018年,中国民众“触网”的25年间,从“大虾”“美眉”到“盘他”“硬核”等,新词汇、新句式层出不穷。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网络语言的河流中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些粗鄙低俗的网络语言,比如“尼玛”“屌丝”和“逗比”等词汇也频频成为使用广泛的流行语,成为一些青少年的口头禅,甚至也开始在一些报刊 上“露面”。


这种格调不高的网络语言污浊了社会的语言环境。

实践无止境,语言要发展,网络语言的出现,是正常的。健康的网络语言,应当接纳。如前几年出现的“粉丝”“山寨”“雷人”等,已收进《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而“任性”一词,则写进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无疑也是与时俱进。

但是 ,对那些低俗网络语言,应当理直气壮地说“不”。有人认为,出现些许低俗网络语言,完全无伤大雅,不必大惊小怪。此言差矣。

低俗网络语言,如同野草一般,倘若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就会迅猛繁殖、疯狂生长。从近期看,影响汉语言的纯净;从长远看,事关汉语言的存亡。

事出有因。网络低俗语言的产生,一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广泛传播,例如“草泥马”“尼玛”的同音利用;二是词语因输入法运用,呈现出象形创造,例如艹、“我屮艸芔茻”“我凸”;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例如“碧池”“逼格”“滚粗”;四是少数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例如“屌丝”“土肥圆”“矮矬穷”等。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使用人数最多、空间分布最广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践证明,丰富的汉字,好用更够用。有科学统计表明,1000个常用汉字,就能覆盖大约92%的书面资料;2000个,就能覆盖98%以上;3000个,差不多可以覆盖100%了。

随着中国的繁荣富强,汉语的推广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新华网消息,自2004年起,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藉此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前不久,俄罗斯决定,将汉语考试列入俄罗斯“高考”,成为全球首个“高考有汉语”的国家。



匪夷所思的是,在汉语越来越受欢迎的时代背景下,有人却把无聊当有趣,有意无意糟践汉语,热衷于“发明”、盲目使用网络低俗语言。

对此,不可掉以轻心,而应像铲除野草一样予以铲除。

作者:张桂辉


文章来源于《前线》杂志2019年第7期,原文标题《对网络低俗语言说不》

责编:金蕾蕾

版式:邝岩

监制:李爱玲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id:qianxiantheory)



◆ ◆ ◆  ◆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链接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个“在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