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自己1984—1987年参加自学考试的那段经历,是我多年来的心结,今天终于“破土动工”了。
三年多的自学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品尝了其中的艰辛,也从中感受到了收获后的甘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形成一种独特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和高等教育制度。当时,人们读书自学、求知求新的激情高涨,尤其对于深受文革影响,失去上大学深造机会的我们,更是跃跃欲试。
那时,我从四处调到局工会工作不到一年,时龄28岁,恰巧赶上局高教站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局机关党群口的干部能参加的都踊跃报名。此刻,我感到需要学习积累的东西太多,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机关参加自学考试的有40多人,年龄最大的是局党办主任王丕汉50岁,最小的是公安处的陈文鑫、丁加成20来岁。
图为作者与企业签订的学习合同
我们参加自考的专业是党政干部基础科,共设有13门功课,即: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文学原理、形式逻辑、大学语文、法学概论、中国历史、中国近代史、国民经济管理、世界近代史、自然科学概要。自学考试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每次考试时间为两天,分别是五月和十一月各一次。大专阶段共需要通过基础科段所规定的13门课程的考试并领取各科的单科合格证书,才能获得专科毕业证书。一年里,安徽省根据上年的考试情况,对这13科课程进行滚动安排,基本上会把所有公共科目安排进去,然后对各科专业课程分两年的时间轮流滚动,具体到每个人,参加一次考试最多可以报考四门功课,也就是说,如果每次你都报四门课程,且每次都能够顺利通过的话,两年时间就可以毕业。其实,自学考试是很难的,两年内通过几乎不可能。因为,它所考试的范围广泛无所谓的重点与非重点,每科必须整本书都得反复看,一个地方都不能落下,否则,很难拿到单科合格证书。在读书自学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难以名状的困难。三年来,我白天正常上班,几乎天天晚上都要到机关业校听老师讲课,听完课,要整理笔记,消化后还要读书。记得1984年夏天,有一次我头疼,下班后不想吃饭,就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想到晚上还要到机关业校听哲学课,当时心里很是矛盾,加上那天天公不作美,临到听课时间,天气突变,狂风暴雨倾盆而下。是去还是不去?自己心里在不停地打鼓,最终理智告诉自已必须去,那天听完课后,浑身上下都淋湿透了。遇到星期天听课,我们吃饭就成问题了,那时单身宿舍食堂星期天只开两顿饭(上午9点,下午4点),听完课回来后开饭时间就过了,只好泡方便面或饼干、面包充饥。那段时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就一门心思埋头在书本里,即使出差也要带上书本学,生怕拉下课程,晚上都要学到深夜,我反复的看书,随时做笔记、做习题,学习虽然很辛苦,却努力支撑着。
1984年11月,第一次自考就将来临,在这节骨眼上,我爱人生孩子需要我回去照顾。面对两难境地,我打算放弃这次考试,机关业校陶有锁老师听说后,马上找到我,他开门见山地说:“学习快一年时间了,放弃考试多可惜!再难也要考试,若失去这次机会,自学考试就有可能与你无缘。”我想:假设放弃这3门功课的考试,以后再考很难,或许会半途而废。是陶老师坚定了我参考的决心,我回家照顾爱人生产后就急忙赶回来考试。成绩单公布的那天,我参考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二科顺利过关,中共党史没有通过。考了53分。虽没有全部过关,但我很高兴,第一次考试就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的信心。应该说,自己付出的多少,相应的也就能够收获多少,第二次考试公布成绩的时候,我有两门功课没有通过,这让我很沮丧。这次的失败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而是因为我的轻视和自大,认为考试并没有多难,结果却耽误了半年的自考时间。过后,我以此为戒并告戒自己,既然已选择了这条自学之路,你就必须扎扎实实地走下去。接下来的日子,我一点也不敢懈怠,把自己和书紧紧地捆在一起,更加刻苦用功,力戒浮躁,自我加压,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特别是把每科的教学大纲弄通记透,就这样我硬是坚持了一年多。
图为作者与同事的合影
俗话说得好,学然后知不足。越学我越觉得自己懂得少,也就越想学。在我们自学的圈子里,单身宿舍里有好几位年轻人,我们常常在一起学习、复习功课、讨论问题,尤其是在临考前的一个月内,大家互相督促,交流学习心得,你提问、我解答、大家提问、大家补充,受益匪浅。1986年,在我不懈的努力下,上半年报考4门、下半年报考4门(包括补考的2门)功课顺利通过,并且有3门功课在80分以上。1987年上半年,最后3门功课也顺利过关,至此,13门单科成绩全部合格,顺利拿到了安徽省自学考试大专文凭。回顾那段自考经历,给我的启示是:干任何一件事都要有顽强的毅力,做事贵在坚持,只有这样,生活才会甘甜。
来源:北京城市建设研究发展促进会、学习强国,原标题《洪爱成: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梦的自学考试》
点击图片下载前线客户端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前线杂志】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链接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