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里的首都民生
摘要
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就业、居民收入、居住环境、生活水平、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民生社会领域发展成果丰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首都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民生与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就业渠道日益多元,居民收入连上台阶
就业总量持续扩大。70年来,北京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相关促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保障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全市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和民生改善。2018年末,全市就业人员达到1237.8万人,比1974年增加857.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到1161.9万人;就业人员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7.5%,比1974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市场进一步放开搞活,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等就业形式更加多样,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就业结构随之调整优化。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1974年末的35.5:33.3:31.2调整为2018年末的3.7:14.7:81.6。第三产业吸纳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百姓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更好的服务。
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北京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的新兴就业岗位不断涌现,居民就业选择越来越丰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就业保持良好态势,失业率处于低位。201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3万人,连续12年保持在40万人以上的较高增长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为3.9%,保持在较低水平。劳动效率大幅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由1978年的0.25万元/人提高到2018年的24.4万元/人。
收入来源更加广泛。全市居民收入实现了由百元到千元再到万元的连续跨越式提升,居民生活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步入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6年突破千元大关,2000年突破万元,2015年突破5万元,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990元,是1955年的316.2倍,年均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08年突破万元,2014年突破2万元,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490元,是1956年的194.8倍,年均增长8.9%。
由单一到多元,居民增收渠道更加丰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全市居民收入来源由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导向四项收入全面增长转变。2018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为59.6%,比1955年降低38.7个百分点。社保体系更加完善,转移净收入为增收注入新动力,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2%和10.4%,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居民金融活动日趋活跃,投资意识不断增强,1988年城乡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分别仅为7元和23元,2018年则分别达到11983元和1877元,财产净收入增长助推居民财富积累。居民经营创业热情不断提高,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由1984年的人均不足1元提高到2018年的1073元,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由1956年的人均23元提高到2018年的2021元。
居住条件显著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居住条件极大改善,生活设施更加便利。70年来,北京住房供应从福利分配逐步向商品房与保障房相结合转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显著增加。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3.08平方米和46.26平方米,比1978年分别提高26.38平方米和37.06平方米。住房条件与设施显著提升。2018年,全市共有燃气家庭用户934万户,比1978年增加868.8万户;有线电视用户数超过590万户,是1994年的11.3倍;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由2005年的228.9万户增加到2018年的634.7万户。全市大力推进“背街小巷”整治,不断提高居民居住公共空间整洁度与舒适度。2018年北京“民生”与“民愿”调查显示,全市居民对居住环境总体满意率达91.9%。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活环境更加绿色宜居。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着力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完善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污水处理率由1975年的8.6%提高到2018年的93.4%。绿色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949年的3.6平方米/人,增加到2018年的16.3平方米/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由2000年的每日6550吨提高到2018年的每日28591吨。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改善生活配套设施与生活环境。“民生”与“民愿”调查显示,2018年全市居民对“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总体满意率达92.9%。
通州区大运河绿化景观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居民消费支出百倍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70年来,全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于1986年突破千元大关,2002年突破万元,2009年突破2万元。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926元,是1955年的209.0倍,年均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于1991年突破千元大关,2011年突破万元。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95元,是1956年的134.1倍,年均增长8.2%。
从“三大件”到“新高端”,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70年来,全市居民耐用消费品经历了数量从少到多、种类从无到有、品质从低端到高端的变化趋势,家用汽车、空调等电气化、现代化耐用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52辆和45辆,分别是2000年的20.8倍和15倍;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为226部和248部,分别是2000年的8.2倍和17.7倍;每百户空调拥有量分别为179台和168台,分别是2000年的2.6倍和8.4倍。
居民生活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70年来,全市居民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用于满足基本生活的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快速下降,201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0.0%和23.8%;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不断上升,2018年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的支出达到14116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2.9%,比1978年提高19.1个百分点。
多层次社会保障 ,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
教育优先发展成效显著,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70年来,北京认真贯彻中央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成绩斐然。教育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全市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达到134.8万人,是1949年的3.7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达58.1万人,是1949年的38.3倍。师资力量不断壮大。2018年全市各类学校专任教师突破24万人,全市小学、普通中学平均每一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3.9人和7.9人,分别比1949年下降27.3人和15.4人。居民注重教育的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消费投入不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由2000年的不足700元增加到2018年的1960元。
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70年来,北京不断加大公共卫生领域投入,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保障居民“病有所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幅增强。201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1100家,是1949年的182倍;全市卫生人员突破35万人。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18年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2.2岁,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居民健康意识、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医疗保健支出不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由2000年的不足700元增加到2018年的3476元。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居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70年来,北京充分利用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优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2018年,全市图书馆馆藏数6777万册/件,是1978年的4.8倍;全年放映电影达到309.5万场次,是1978年的9.7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由2000年的不足400元增加到2018年的1691元。
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居民健身意识显著增强。70年来,北京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都实现长足发展。2013年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20075个,是1950年的1056.6倍。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资源不断丰富,100%的街乡镇、行政村和有条件的社区均建有体育设施。国际赛事接连不断,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5年7月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织就密集社保网络。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逐步建立起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1994年的210元/月提高到2018年的2120元/月,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由1995年的174元/月提高到2018年的1536元/月。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截至2018年底,累计建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680家,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截至2018年底,累计建成“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580个,覆盖92%的城市社区,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
作者:徐荣华,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
本文发表于《前线》杂志2019年第11期,原标题《统计数据里的首都民生》
责任编辑:高 斌
版式:邝岩
监制:李爱玲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id:qianxiantheory)
点击图片下载前线客户端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前线杂志】
◆ ◆ ◆ ◆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链接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