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女特工黄慕兰:你不知道的上海滩“名媛”另一面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东方红啦 Author 宋莹


黄慕兰,原名黄彰定,1907年生,湖南浏阳人


2017年2月7日,黄慕兰辞世,享年110岁。这位以“名媛”的身份周旋于社交圈,暗中从事革命工作的红色女特工,曾经将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叛变的消息传递给中央,营救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她跌宕起伏的人生折射了中国革命的另一面。 
以慕兰之名,立木兰之志
黄慕兰梳了一个巴巴头,装扮成家庭妇女的模样,她的丈夫宛希俨穿上长衫马褂,两人登上了开往南昌的船。这是1927年7月14日的晚上,黄慕兰和丈夫宛希俨接到了党组织的通知后,乘船从武汉匆匆赶往江西,当时,宛希俨在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机要处主任秘书和警卫团政治指导员。在到达江西大旅社后,两人见到了中共江西省委书记陈潭秋,并得知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的消息。“因为要从事长期隐蔽的地下工作,组织上吩咐在南昌不要公开露面。”他们没有被告知具体日期。
 两人在南昌的具体工作之一,是与共青团江西省委保持联系。“党中央有什么文件要传达或各地有什么重要情况向中央汇报,都是见面时传递的。”“凡是中央发来的文件,我们都要再重写一份,一份留在省委,一份转发给共青团江西省委。”在这里,黄慕兰学会了用米汤水在《圣经》中写秘密文件,去小旅馆与人对接头暗号。她对父母说自己是出国留学了,殊不知,从这里她以“交通员”的身份正式开启了特工人生。

年轻时的黄慕兰


黄慕兰,原名彰定,字淑仪。1907年7月17日,出生在湖南浏阳。她的父亲黄颖初曾是谭嗣同的幕友,并与许多民国政坛人物都有交往。12岁那年,她被父母送到湖南省长沙周南女校读书。1926年,黄慕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十分仰慕花木兰的智勇双全,便在参加革命后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慕兰”。
“交通员必须十分机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情况有异,就要设法灵活应变。”一次,黄慕兰到指定的交通站去接头,交通站设在一个弄堂口的过街楼上,在弄堂口就可以看见交通站的窗户。按原先的约定,如果安全,窗口摆一盆花。黄慕兰去时发现窗口没有花,心中觉得不妙,不敢贸然闯进去。她转向隔壁弄堂打听,正好碰到一位做护士的熟人,对她说:“昨天我们可吓死了,来了很多军警,把隔壁楼上一个人抓走了……”黄慕兰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与熟人闲扯几句后悄然离开,立刻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陈潭秋,保证了自身的安全。
1928年,黄慕兰儿子出生的第三天,她的丈夫宛希俨被调往赣西南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4个月后不幸牺牲。
解救关向应
“在大城市里做党的地下交通工作的,大多以女性为主,因为便于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化装成各种身份的妇女,适应各种各样的变化,不大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1928年12月,黄慕兰接到地下党组织的调令,秘密前往上海,之后被分配到党中央书记处,同时还兼任党中央的机要交通员,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工作。

以职业妇女身份从事地下工作的黄慕兰


1931年1月,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受到极大破坏,许多地下党员被捕。这时,组织任命黄慕兰为中国人民革命互济总会的营救部长,与刚刚接任中央特科工作的潘汉年单线联系,营救被捕同志。
同年4月,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关向应在上海被捕,当时的关向应化名李世珍,被捕时身份并没有暴露。但在几天后,担任中央保卫工作的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在汉口被逮捕,随即叛变,不仅将中共中央地下几乎所有机关及领导人地址说出,还将在押的,身份尚未暴露的中共领导人一一指认出来,但他并不知晓关向应被捕的消息。
关向应 


情况非常紧急,黄慕兰接到指示后立刻准备解救还未暴露的关向应。她装扮成上层妇女的样子,去找一位名叫陈志皋的律师。这位陈志皋出身名门世家,家族背景雄厚,他的父亲陈其寿在上海法租界当了18年的刑庭庭长,在上海司法界非常有威信。
她请陈志皋充当关向应一案的律师,并特地拜见了陈其寿,说她有一个远房表亲叫李世珍,被当局误抓到龙华监狱,想要通融一下将人放出,陈志皋和陈家上下都不知道黄慕兰的共产党身份,对她很有好感,一口答应了下来。就这样,在陈其寿的打点和疏通下,被关了半年的关向应终于被放了出来。不久后,关向应受到中央派遣去了湘鄂西苏区,担任湘鄂西苏区的军委书记兼红三军政治委员,继续投身革命事业。
报告向忠发叛变
黄慕兰还在营救关向应期间,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当时,陈志皋约黄慕兰出去看电影,因为到的时间比较早,两人就找了一个咖啡厅坐了下来。恰巧碰到一位叫曹炳生的熟人,他是陈志皋的同学,在租界当局做法语翻译。
三人闲聊间,曹炳生无意中透露“巡捕房捉到了一个共产党的大头头,五十多岁的样子,湖北人。他酒糟鼻子、金牙齿,一只手只有4根手指。这个人架子蛮大,但一点儿没骨气,还没用刑就什么都交代了……”
黄慕兰心头一惊,开始在脑海中搜索这个人是谁。“后来我想到了(叛变的人)应是向忠发。那天陈志皋本来还想拉我晚上去看电影,我装作头痛病发作先回了家。回家后我立即给住在徐家汇一家烟纸店楼上的潘汉年打电话。我们见面后,我催他赶紧向组织汇报情况。当时负责党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知道情况后,叫李富春、蔡畅等转移到都城饭店暂避。”
当天晚上,向忠发带着巡捕房的人直接用钥匙开门闯进了周恩来转移前的住所,扑了一个空,他联想到其他领导人肯定也转移了,于是直接扑向附近的地下印刷厂——红旗印刷所,破坏了印刷所后抓走了好几个人。向忠发叛变之前知道太多事情,影响非常大,他被捕之后的口供让每个人都陷入危机之中。
周恩来问黄慕兰是否可以通过陈志皋收买巡捕房的人,以获取向忠发的口供材料。黄慕兰说,这样做恐怕不妥,她现在的身份是一个到上海来求职的地主家小姐,贸然关心向忠发,收买口供只会引来旁人怀疑,不如以好奇心为借口不着痕迹地让陈志皋打听下向忠发案件的进展,徐徐图之。周恩来点头称是,并嘱咐她“千万小心谨慎,一定要想法设法隐蔽好自己,做好工作。”
黄慕兰得到同意后开始按计划进行,“过了几天我再去见陈志皋,装作不经意地问向忠发的案子如何了。打听到抓向忠发的人给蒋介石打电报说已经抓到了共产党的总书记,蒋介石回电‘就地正法’。审讯的人发第二个电报说向忠发已经投诚,但收到第一个电报的人急于邀功,已经抢先把向忠发枪决了。我们也算松了口气。”
黄慕兰在上海时,与周恩来、潘汉年等人见面请示,交流工作, 后来随着党中央撤出上海她只能与“组织来人”保持单线联系。黄慕兰以“名媛”的身份,穿梭于各种政治舞台,斡旋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无论是政界、商界,还是文化圈,上海的顶尖人士几乎没有她不认识的。

以学生形象从事地下工作的黄慕兰


她利用广阔的人脉资源帮助党在上海开展地下工作,后来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的抗日刊物《文献》,就藏在她的办公室,机密文件和珍贵手稿,也能安全地保存在她的保险箱中。当时的进步社会运动,很多都得到黄慕兰出面担保的透支户头的资助,譬如《鲁迅全集》的出版等。她参与“全国冤狱赔偿运动”、营救“七君子”出狱、打通中共海路交通线、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重大行动。 
透过历史的帷幕,依稀能看到黄慕兰的背影,那个充满着坚毅与勇敢的身影似乎在无声地诉说自己的信仰。
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起伏间,这位红色女特工是如何用她一生的行动证明当初所立的“木兰”之志?或许正如她晚年所说:“我生性好强,对中央信赖从未动摇,一贯迎着困难上,从不消极颓伤,处逆境而能坚持革命乐观主义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吴志菲.红色“女谍”黄慕兰的潜伏传奇[J].党史文苑:纪实版,2011,(第6期).
[2]彭苏.黄慕兰:从名门女子到革命之花[J].同舟共进,2019,(第11期).
[3]于继增.为党立下奇功的“美女特工”黄慕兰[J].党史博采(纪实),2014.
[4]黄慕兰自传[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2.01.


作者:宋莹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东方红啦”

责编:林苗苗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国家人文历史”“求是网”

监制:李爱玲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